《大浦東》溫暖收官 第一代金融人譜寫時代史詩

今晚,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獻禮劇《大浦東》即將迎來溫暖收官,這部開創了金融領域影視化先河的現實題材劇目獲得口碑、收視雙豐收,被業內人士盛讚立意深遠、視野廣闊,堪稱浦東發展史詩。年輕觀眾也被劇中人物的勵志精神所感動,稱《大浦東》不僅給自己惡補了一堂金融課,還從趙海鷹等人身上學習到了創業者必備的精神與品質。如今劇目雖然收官,由趙海鷹等一眾財大學子人生經歷凝練而成的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卻早已深深地融入觀眾的思想當中,並將反覆回味。


《大浦東》溫暖收官 第一代金融人譜寫時代史詩


趙海鷹不懈築夢終立鰲頭 海融集團載愛前行回饋社會

“我飾演的趙海鷹被稱為打不死的小強,那時候我們國家剛剛改革開放,所有外來事物都是新鮮的,事業也是新鮮的,大家都在各自的領域開墾荒地,所以每個人都幹勁十足,精氣神滿滿,結局也都很好。”張博告訴記者。 及至《大浦東》收官,先後經歷退學、辭職、公司破產、債務人跑路等重大打擊的趙海鷹終於實現君子豹變,以金融企業家的身份站在華爾街“全球智慧城市高峰論壇”的講臺上,向世界傳達來自中國的先進理念。而趙海鷹等人的成功,同時也印證著中國金融業完成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直至被國際認可的蝶變。或許正緣於此,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副司長劉梅茹才會由衷感嘆“《大浦東》展示和折射的社會發展背景廣闊深遠,具備國際化視野。”


《大浦東》溫暖收官 第一代金融人譜寫時代史詩


自踏入職場起,趙海鷹便始終遵循著“以人為本”的人生信條,在廣瀚時便力挺永康公司負責人韓要強放棄設備全力救人的做法,並提出“投資就是投人”的超前理念。創辦海融集團之後,趙海鷹更將回饋社會視為企業家應盡的義務與責任,在慈善的道路上載愛前行。汶川地震來臨時,他不僅帶頭捐款捐物,還先人一步投資康復中心,讓在災難中遭受創傷的人們從身體到精神均能得到專業治療。回國發展的陳夢蕾亦再次展示出女強人的一面,被外界稱為“金融女俠”的她不僅成了趙海鷹事業上的合作伙伴,在生活和情感上也和趙海鷹越走越近,只是各自經歷過一段失敗婚姻之後,兩個人遲遲無法突破普通朋友的界限,直到陳夢蕾收養汶川地震中失去雙親的女孩兒楠楠,這對曾經的校園戀人才各自擔當起爸爸、媽媽的角色。在兩個人愛意滿滿的陪伴之下,楠楠逐漸擺脫地震留下的陰影,並變身二人情感發展的神助攻,終於促成了兩個人在遊輪上的勇敢牽手。


《大浦東》溫暖收官 第一代金融人譜寫時代史詩


人物群像刻畫構建生活百態 影像力量傳達改革精神

本劇對於人性的探討顯而易見,雖為財大同窗,趙海鷹和他的兄弟們卻分別秉持截然不同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並因此收穫了成功的榮譽或失敗的教訓,劇目對四兄弟人生遭遇的細膩刻畫,於成長中的年輕人來說實則是一次超脫於言語說教的普世價值觀傳達。財大學子之外,《大浦東》還圍繞著浦東這一改革前沿熱土,刻畫了一批層次豐富的多元化人物圖譜,其中包括以趙國平為代表的政府領導形象,以徐敬之為代表的經濟學者形象,以及企業家韓要強、建築工程師陳建華、國外投資者布朗、投機者查爾德等,城市的煙火深處,還有世代生活在洋涇老街的鄰里街坊……這些身份各異、性格多元的小人物,共同構建起鮮活而又生動的生活百態,同時又串聯起從1986年至2017年三十多年間的社會變遷和居民生活變遷,以三代人的奮鬥史展示了大眾對美好情感的追求與嚮往,對理想的堅守與追尋,對大時代發展的感悟與反思,其立意之深遠、視野之廣闊由此可見一斑。


《大浦東》溫暖收官 第一代金融人譜寫時代史詩


如果說趙海鷹等人的成功揭示了中國堅持走改革開放之路的歷史必然,那麼大批思想前銳、知識豐富的高材生在金融界嶄露頭角,則是對“創新成就未來”精神力量的再度肯定。以吳凱為代表的一群年輕人,在“海融集團”飛躍式發展過程中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同時也以撲面而來的青春氣息展示了新一代金融人才的風采。他們的順勢崛起,實際上正是對上代人“奮鬥者才幸福”人生觀的傳承,是對中國精神影響國際思想的歷史展望。《大浦東》以影像流轉記錄歷史發展脈絡,以人物刻畫探討人性真諦,以未來展望凝結精神內核的藝術創作,可以說是一次對現實題材創作路徑的全新探索與提升,而且,結果是成功的。

該劇由王義明執導,張強編劇,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和北京二十一世紀威克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等聯合出品。《大浦東》即將收官,感動與溫暖持久相伴,趙海鷹們的精神力量將永遠激勵著新一代年輕人在現實中砥礪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