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菇商學院|世界品牌500強,百年企業,靠什麼?

近日,世界品牌實驗室公佈了2018年《世界品牌500強》報告。從榜單中可以看出,美國品牌依然位列第一,佔據223個席位;中國以38個入選品牌名列第第五;法國43個,英國42個,日本39個,德國26個入選。很明顯,近年來我國的企業在參與國際的競爭中影響力不斷擴大,品牌實力也在不斷增強。


冬菇商學院|世界品牌500強,百年企業,靠什麼?

從報告中可以看出,500強品牌企業中主要集中在汽車與零件(入選品牌36個)、傳媒(35個)、食品與飲料(33個)、互聯網(25個)、能源(23個)、零售(22個)、計算機與通訊(20個)等。耳熟能詳的有亞馬遜、谷歌、蘋果、微軟、美國電話電報、奔馳、可口可樂、耐克、豐田、麥當勞,這前10品牌中4個為互聯網,2個汽車、2個食品與飲料、1個計算機與通訊,1個零售;地域上主要集中在美國。


冬菇商學院|世界品牌500強,百年企業,靠什麼?

根據2018年2月份發佈的世界財富500強報告來看,此次品牌前5名亞馬遜、谷歌、蘋果、微軟、美國電話電報同樣進入了世界財富500強的前10名,可以看出不僅有錢,而且在品牌影響力、市場佔有率、品牌忠誠度、全球領導力方面都表現十分的突出。

冬菇商學院|世界品牌500強,百年企業,靠什麼?

對比我國的企業來說,雖然進入世界財富500強的企業是品牌500強的一倍多,除了少數的大型民營企業外,更多的是中字頭企業或國資企業。綜合兩份榜單,說明我國的企業在國際化的道路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品牌影響力的塑造,市場佔有率、品牌忠誠度、全球領導力的提升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不管是傳統行業,還是新興產業,都離不開與時俱進的創新,都離不開匠人匠心的精神。此次入選500強品牌中,有互聯網行業的阿里巴巴、騰訊;有計算機與通訊行業的華為、聯想、臺積電;有能源行業的中石化、中石油、國家電網;還有全國性傳媒央視、人民日報、新華社等。

從技術到新技術、能源到新能源、金融到新金融、零售到新零售、製造到新制造,未來的世界,或許只有以研發、創新、革新的理念,才能應對未來從產業到技術的突飛猛進的變化,才會不斷地發展壯大,才會更廣泛的參與國際競爭,領跑於全球的經濟浪潮中。

世界品牌500強中,還有份入選品牌年限的名單。最古老的品牌有922年的牛津大學、809年的劍橋大學、382年的哈佛大學、353年的法國建材聖戈班、317年的耶魯大學、314年的中國茅臺等。今年的榜單中平均的品牌年齡達到100歲左右,百年以上的品牌有213個,其中美國佔到92個,而我國入選的百年品牌就只有茅臺、青島啤酒、五糧液、中國銀行。

說到存世的百年品牌,對於一個擁有上下5000年曆史的華夏中國來說,是個非常大的遺憾。能說的上來且名氣較大的如北京同仁堂(創於1669年清康熙八年)、全聚德烤鴨(1864年清同治三年)、張小泉剪刀(1663年清康熙二年)、天津狗不理(1858年咸豐年間)、茅臺(800多年)、張裕(創於1892年)、青島啤酒(創於1903年)、東來順(創於1903)、中國銀行(創於1912)、招商集團(創於1872年)等,好像給人的印象就是數量少。相比於隔壁的日本來說,似乎是九牛一毛。


冬菇商學院|世界品牌500強,百年企業,靠什麼?

現如今留存的百年品牌中,其實可以分為兩大類:百年老店和百年企業。前者可能更多的是以百年老鋪的形式存在,更多的是以老配方、老手藝、老工藝一代代傳下來,儘管有些已經實行了企業化管理。據說這種百年老店在日本有20000多家,其中200年以上的有3000多家,大浪淘沙,對於這種在歷史長河中堅守下來的老品牌的匠心精神,還是不得不讓人佩服。

當然就像前面所說的那樣,我國也有一些這樣的百年老店,但是數量遠不及日本那麼多。不過你會發現我國的臺灣這樣的老店也有很多,如振發茶行、祿記包子、永盛帆布行、古井藥房等等。說到臺灣的文化,相信很多80後經歷了校園歌曲、青春偶像劇的流行,剩下的就是臺灣小吃了。據瞭解,臺灣像這樣吃的用的百年老店也有百二十家,或許哪天你在路邊買了份小吃,就已經有100多歲的歷史了。

冬菇商學院|世界品牌500強,百年企業,靠什麼?

時代在改變,面對新潮的文化和理念,這些百年老店又是怎樣生存下來的呢?我覺得根本上還是歸功於品牌內在的“匠心精神”。品牌老時間久不代表著刻板、老化,反而是憑藉著自身的核心技術、配方等,在追求品質的道路上不斷革新;此外在發展進程中,其本身的品牌歷史與文化,就是一張不可抗的競爭優勢,或許就是因為這些因素才造就了這些百年老店。

另外,就是百年企業了,如香港四大中資企業之一的招商集團,中國銀行,茅臺等,很明顯這些企業國資性質。然而,對於企業經營者來說,去打造一個百年品牌,經營一個百年企業,可以說不僅是願景,更是從產品、服務、制度等方面要去完善的事情。

百年偉大企業,都是始於你的產品,不管是硬件產品還是軟件服務,即便是投資也是投資那些有實力、有潛力的項目。市場經濟就好比一個競技場,每個企業都是參賽選手,只有擁有必殺技才能戰勝對手;這樣的殺手鐧就是你的核心競爭力,可能是技術研發、營銷方法、商業模式等。

另外再有一套優良的機制,使得每一位領導、員工以及一切的商業因素有效的融合在一起,發揮最大的效用使得企業長久的運轉下去。所以要做成百年企業,不是僅僅靠一個人,一群人,而是靠一套優良的機制保證正常運轉。


冬菇商學院|世界品牌500強,百年企業,靠什麼?

在這一點上,阿里巴巴的靈魂人物馬雲先生就在一步步踐行這一點。就在今年的教師節當天,馬雲決定明年不在擔任董事局的消息,在我們看來似乎太有些為時過早。他說道:我們相信只有建立一套制度,形成一套獨特的文化,培養和鍛煉出一大批人才的接班人體系,才能解開企業傳承發展的難題。為此,這十年來,我們從未停止過努力和實踐。

其實早在10年前,阿里創建了合夥人機制,來解決規模公司的創新力問題、領導人傳承問題、未來擔當力問題和文化傳承問題,以制度和人、文化的完美結合,讓公司得以健康持續發展。正是在這樣的機制上,阿里巴巴形成了以使命價值觀驅動的獨特文化和良將如潮的接班人體系。

那麼究竟是怎樣的一種良性機制呢?或許最根本的還得落到企業的精神與文化上。因為只有好的文化土壤,才能生長出各種良性的人才選拔、薪酬福利、職能標準、生產工藝、創新研發等優秀制度。只有在這種優秀的基因下才能物盡其用、人盡其才、引進來與走出去、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最終在全球化的競爭中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