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木修(三):轻自动车(K-Car)市场拯救者

前文阅读:

铃木修(三):轻自动车(K-Car)市场拯救者

20世纪70年代,日本轻自动车销量持续下跌,从1970年的125万辆(占新车销售的30%),跌至1975年的58万辆(占新车销售的13%)...业界都认为K-Car要完

当时的铃木汽车,为了能符合汽车排气规则而进行的新型发动机开发失败,正是遭遇打击、垂头丧气的时候。1977年6月,二代目社长俊三先生辞世,10月至11月,创始人道雄先生、三代目社长实治郎先生相继病倒,公司所有重担都落到了铃木修的肩上。

铃木修(三):轻自动车(K-Car)市场拯救者

1978年(昭和53年)6月,48岁的铃木修,成为铃木第4任社长。

那时奥拓已经开发了一段时间,打算年内上市。但当时的奥拓并没有出彩之处,刚上任社长的铃木修担心在K-Car车型市场疲软的情形下,如果奥拓不能卡住K-Car衰退的市场车轮,无法带起一波销售势头的话,铃木公司本身就有破产倒闭的危险。

基于种种考虑,铃木修决定将奥拓的上市计划推迟一年,并请当时铃木的最高技术负责人稻川诚一(1987年1月~1993年6月任铃木公司董事会会长)常务对奥拓进行重新调整。

铃木修(三):轻自动车(K-Car)市场拯救者

稻川诚一,2008年入选日本自动车殿堂人物

铃木家的技术担当


轿车 or 货车

有一天,铃木修溜达到滨松郊外的锻造工厂,当时是下午3点,正是工人交接班的时间。因为铃木修年轻时经常驻扎一线工厂,所以认识很多工人,这次在停车场就看到了好多熟悉的面孔。

同时,铃木修也注意到很多工人都是开着有货斗的小卡车(我觉得可以算是皮卡)上班,于是就问熟悉的工人怎么大家都开小卡车,工人也开玩笑的说:“我们也没有拿到开得起轿车的工资啊”。

铃木修(三):轻自动车(K-Car)市场拯救者

在聊天中发现,大家选择皮卡是十分实用的,当时的工人大都是半工半农,平时在工厂上班,休息日就在农田里务农,种植蔬菜。对他们而言,把蔬菜运到市场的时候,皮卡就是最佳选择。

铃木修决定把奥拓的“轿车”标签拿掉,同时扩大后备箱的容量,贴上“货车”标签销售,兼容“轿车”与“货车”的使用性能!看起来是一辆美观的轿车,可里面的空间很宽敞,既能满足运送蔬菜等货物的需求,也可以单纯当做轿车使用。车身从流线型变为箱型,同时还有宽敞的后备箱,这些想法也成就了后来“Wagon R”的开发。

给奥拓定位为“货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少交商品税,轿车属于奢侈品,税率约为15%~30%,而作为生活必需品的货车的商品税基本为零。这样车子的价格下来了,竞争力就会得以提升!奥拓最终定价为47万日元,如果作为轿车,那么至少会是60万日元。


一个车型

奥拓没有“入门版”、“豪华版”、“超级豪华版”这些车型等级,只有一个车型!

铃木修的专车是丰田皇冠,皇冠有很多不同等级的车型,铃木修发现司机在开车经过比自己的皇冠等级低的车子时,脸上的表情很是得意,但遇到高级的车型时就会扭过头,假装视而不见。人都有这种心理,谁也不乐意平白无故被别人比下去。

自己家买了辆丐版,邻居买了辆豪华版,你说别扭不别扭,好不容易买辆车,还得受这个委屈...

于是,铃木修决定不给奥拓细分车型等级!奥拓只有一个车型!

铃木修(三):轻自动车(K-Car)市场拯救者


压榨成本,轻量化

当时微型汽车的售价大都在60万日元以上,成本在45万~50万日元,而铃木修对稻川诚一说,一辆车的成本要控制在35万日元。

修:“降低成本,我们可以去掉烟灰缸、备胎。”

稻川:“就算那样,也降不到35万日元。”

修:“那我们干脆把发动机去掉吧。”

稻川:“......那我试试......”

汽车的成本取决于重量,重量轻说明零部件材料使用有限,所以便宜,而重的汽车成本就高。于是,铃木开始了降低成本的技术挑战之路——整车轻量化

也就是说40年前,稻川诚一就带领团队挑战轻量化了,在业界使用1.2厘米钢板制作车身时,他们尝试过0.8厘米...“为了便宜,所以轻量化”,这个想法从那时起就成为铃木汽车制造的核心理念。


K-Car市场回暖

行将终结的K-Car市场,在奥拓的带动下,重新燃起了生命力,上演了一场“微型车市场的文艺复兴运动”! 一辆汽车的诞生,改变了一家公司的命运,改变了一个市场的结构。这一年,铃木修49岁。

奥拓的成功使铃木成为实至名归的微型汽车市场No.1,在此之前,这个市场一直是马自达、富士重工、本田三家企业的天下。当时的铃木只是个小公司,并不具备与这三个巨头抗衡的能力。

铃木修(三):轻自动车(K-Car)市场拯救者

铃木修暗下决心:“我的公司绝对要有自己的特点,哪怕只是小小的一个点,也要成为在这个点上独一无二的存在。” 随后铃木进入印度市场也是出于这种考虑,在其他大公司还未介入的印度市场成为No.1,开拓自己的天空。还有后来的巴基斯坦匈牙利市场,都是基于相同的考虑。

微型汽车市场在别人看来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对铃木而言,能够成为这个市场的No.1就足以!

铃木修(三):轻自动车(K-Car)市场拯救者


浩子:“铃木修的很多决策,不按常理出牌,往往是与时代相违背的,从吉姆尼到奥拓、到Wagon R,无不是逆时代之作,如果没有他,就没有这些经典的微型车!

在市场开拓方面也是如此,当巨头们争夺世界第一、第二大汽车市场时,铃木修带领公司默默的耕作印度、巴基斯坦、匈牙利...别人忽视的市场,并成为这些市场中的No.1,以此跻身全球车企销量前十名!

退出北美四轮车市场、退出中国四轮车市场,这样的决策在别人看来很艰难,相信铃木修心中早已另作打算。”

资料来源

1.铃木修自传《我是中小企业掌门人》(袁淼翻译)

2.铃木日本官网 www.suzuki.co.jp

3.铃木全球官网 www.globalsuzuki.com

4.日本自动车殿堂

5.维基百科


历史文章阅读

《铃木历任社长图谱》

《木匠铃木道雄,铃木的匠心造物根源》

《铃木摩托的灵魂——铃木俊三,让SUZUKI扬名世界》

《三代目铃木实治郎,铃木困境期的担当》

嗨~我是小熊油耗的浩,铃木粉。

如果你也喜欢铃木,那就关注一下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