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不是藥神》到《地球最後的夜晚》,這十部國產佳片必看

上一期咱們盤點了2018年院線引進片10佳,這一期咱們來聊一聊2018年院線的國產片10佳吧。

需要再特別說明一下的是這個十佳榜單的排列完全是從我個人的角度出發的,也僅代表我個人的感受,如果你有意見或者建議都可以留言告訴我,歡迎討論,拒絕攻擊。

10.《動物世界》6月29日上映

李易峰正式區別於其他流量小鮮肉的分界線就在這部電影,他終於擁有了一部真正意義上的代表作。

雖然還在演技上還有很多不足,但電影成熟的工業水準彌補了這些不足,使得李易峰扮演的鄭開司有模有樣的打了一個翻身仗。

《動物世界》改編自日本漫畫家福本伸行的漫畫《賭博默示錄》,2009年日本也拍過一版,不過相對於《動物世界》來說,節奏太慢,煽情向的情緒又太多;

而《動物世界》恰好平衡了這一點,刪掉了煽情灑狗血的部分,把主線故事全部放在了船上。

從《我不是藥神》到《地球最後的夜晚》,這十部國產佳片必看

把簡單的“石頭剪刀布”的遊戲玩出了花,就怕觀眾跟不上、看不懂所以特效解析緊隨其後,用“小丑”這個意象來弱化了和彌補了李易峰演技上的缺陷;

把原著中的很多政治思考和人性思考都替換成了燃和熱血,這其實是一種非常聰明的做法。

我看之前並沒有抱有很大的期待,但卻在觀影過程中感覺到了驚喜。

9.《米花之味》4月20日上映

《米花之味》是少見的留守兒童題材的電影,但巧妙的是它拍的並不悲情與苦悶,相反則是用明亮歡快的調子來展現了整個故事。

除了留守兒童的問題,大城市和小鄉村,現代文明與古老文明的對撞也是電影所討論的一個命題,母女關係從手機裡衍生至現實生活裡,疾病從現代醫學裡衍生至祈禱祝福裡。

有些暫時解決不了,化解不了的糾葛就交給時間吧。

從《我不是藥神》到《地球最後的夜晚》,這十部國產佳片必看

最後母女二人在巖洞中起舞的場景非常美好,這種神蹟式的結尾顯得格外溫柔,一切散去,生活總是要繼續。

8.《大世界》1月12日上映

《大世界》獲得了第5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的最佳動畫長片,是一個黑色幽默式的故事,多線索敘事和小人物悲喜的框架有點像之前的《瘋狂的石頭》。

它將一個緊張荒誕的故事濃縮在了一天之內,用一筆錢作為引子來諷刺芸芸眾生和世間百態,各式各樣的人物輪番出場,個性鮮明,令人過目不忘。

從《我不是藥神》到《地球最後的夜晚》,這十部國產佳片必看

更難能可貴的是這部動畫是由導演劉健自編自導、耗時三年時間獨立完成的,他幾乎一人完成了電影的所有工作,包括編劇、畫分鏡圖、做動畫、導演和剪輯。

這種被調侃是“零成本”的動畫背後是藝術家的執著與堅守,所謂的匠人精神也是如此。

7.《暴烈無聲》4月4日上映

忻鈺坤雖然只獨立指導了兩部長篇電影,但這兩部都屬於是驚豔之作,尤其是《暴烈無聲》,相比於《心迷宮》時期的低成本小製作,《暴烈無聲》的製作水準有了明顯的提高。

雖然在敘事層面上沒有做非線性的多線索敘事,但依舊將整個故事講的細思極恐。

尤其是在隱喻方面,對於社會階層和權力結構的解析做的很好。

不能說話的張保民是底層的失語者,在錢和良心之間搖擺不定的律師徐文傑是中層民眾,而為了謀利不擇手段的煤礦老闆昌萬年則是食物鏈頂端的人。

從《我不是藥神》到《地球最後的夜晚》,這十部國產佳片必看

超現實主義部分的加入是亮點,可解讀的空間很大,導演用這樣的虛無來映射現實的殘酷,最後和山體一起崩塌的是底層人民最後的精神依靠。

6.《影》9月30日上映

《影》最令人驚喜的自然是片中無處不在的各種中式傳統元素,張藝謀一直都是追求形式感的導演,在這部《影》中則格外明顯:

佈滿書法的殿堂,屏風林立的寢宮,沛傘與楊刀的剛柔相剋,比武時的站位與走位,甚至是打鬥時的姿態和身段,無一不經過精心的設計。

從《我不是藥神》到《地球最後的夜晚》,這十部國產佳片必看

這種猶如傳統中國水墨丹青般的質感為陰狠的權力博弈故事鋪好了背景,難得的是張藝謀在電影中啟用的都是明星型的演員,在國師的調教之下,這些人對於表演的完成度都很不錯,尤其是鄧超。

一人分飾兩角時在身材管理上下了苦功夫,之所以在兩個人的體態上狠命做出如此巨大的差異,也是想用病態羸弱的外型,突出真身狷狂暴戾、外強中乾的本質。

5.《無雙》9月30日上映

《無雙》被視作是港片的翻身之作,奇觀式的場景著實給予了觀眾強烈的感官刺激和心理震撼,雙男主的設定有種重歸港片鼎盛年代的感覺。

發哥端起機槍掃射的那一瞬間似乎又帶著觀眾回到了80年代,而片尾最後做的反轉也算相當不錯,雖有《非常嫌疑犯》的珠玉在前,但靠著周潤發和郭富城的魅力算是圓回不少;

“盡皆過火,盡是癲狂” 的港片美學傳統在這部電影中被延續了下來。

從《我不是藥神》到《地球最後的夜晚》,這十部國產佳片必看

香港獨有的市井世俗養料,才會培植出這般張揚又綺麗的美學表達方式;片中所呈現的極致浪漫化的江湖道義、兄弟情誼吸引的不僅是電影人物,更是銀幕前的我們。

4.《狗十三》12月7日上映

《狗十三》憑藉著一己之力拔高了中國內地青春片的水平,它不是之前我們所鄙夷地那種充斥著撕逼、車禍、陰謀乃至墮胎的青春片,而是一部真正講述中國式青春的電影。

它沒有那些虛假的疼痛與感傷,大多數時候是在直接地揭露、批判和挑戰。揭露父權思維下的家庭教育模式,批判中國式家長習慣將孩子雕刻成為自己所期望的那樣,挑戰傳統意義上的圓滑、世故和成熟的定義。

從《我不是藥神》到《地球最後的夜晚》,這十部國產佳片必看

本應該2013年就上映的它因為種種原因被塵封了5年,可就算過了5年,《狗十三》裡所反映探討的那些問題也絕不過時,只要你經歷過中國式青春,就會清晰地感知到主人公李玩經歷過的,就是你我經歷過的。

3.《江湖兒女》9月21日上映

《江湖兒女》一如既往的“很賈樟柯”,幾乎所有人都在嘗試革新,唯有賈科長在電影裡還在不厭其煩的緬懷那些過去的情與義。

所以他電影中幾乎所有的人物都擁有面對山西與外面世界之間的掙扎,《江湖兒女》也不例外。

《江湖兒女》原本的名字叫做“金錢與愛情”,它本質上是在講痴心巧巧與負心斌哥之間的糾葛。在鬧市為斌哥開槍的巧巧因為失去了原本的生活和愛情而被迫變成了江湖人,從此恪守道與義;

原本身在江湖的斌哥為了利益而背棄了自己原來的信念,他變成了商人,變成了自己曾經最看不上的人。

從《我不是藥神》到《地球最後的夜晚》,這十部國產佳片必看

這兩人身份的轉變其實是賈樟柯對於舊時代的一種回顧,人的變化伴隨著的是時代和社會的變化,賈導的視角更像是個觀察者和親歷者,如實的記錄下了中國社會人情與世事的變遷。

2.《地球最後的夜晚》12月31日上映

拋去這部電影的營銷不談,僅以電影的質量來說,我非常喜歡《地球最後的夜晚》。

這部電影更像是畢贛為觀眾所營造出來的一個夢境一樣,他看透愛情的本質,浪漫愛情總是包裹著謊言與神秘,羅紘武和萬綺雯的這段故事則更加深情和難捨。

溼漉漉的環境,永遠蒙著層煙霧的回憶,誰也說不清的思緒;愛情在本質上就是種形式,畢贛則把這種形式發揮到了極致,困惑著、前進著、並浪漫著。

從《我不是藥神》到《地球最後的夜晚》,這十部國產佳片必看

那個悠長的長鏡頭讓電影造夢的屬性彰顯無遺,除了畢贛,沒人能把中國18線開外的小城鎮拍的如此旖旎動人;

至於有些人說得看不懂,我倒是覺得這部電影本不需要被看懂,觀眾只需要跟著感覺走就行了,你感覺到的是什麼,電影就是什麼。

1.《我不是藥神》7月5日上映

《我不是藥神》是去年最現象級的電影,不僅拿下了30.99億的票房,讓主演徐崢獲得了2018年金馬獎的最佳男主角,更重要的是在現實層面上,我們終於有了這樣一部針砭時弊的電影。

而且每一個角色都是活生生的人,有自私自利的一面,有悲天憫人的一面。它的可貴之處在於並沒有粉飾太平,而是將幾個群體的矛盾全部擺在了明面上。

從《我不是藥神》到《地球最後的夜晚》,這十部國產佳片必看

執法機構和倒賣藥品的投機商人、藥廠代表和病人、賣藥的商人和病人,每一種關係之間都有著欲說還休的故事,電影的創作者們巧妙的將這些關係呈現了出來,最後落在了這世界只有一種病治不了,那就是窮病這個點上。

既規避了審查上的問題,又提煉出了這樣警世恆言型的道理,可謂是一舉兩得。

更重要的是《我不是藥神》貢獻出了王傳君和章宇這兩位演員,演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卻迸發出了極大的生機,一個略帶謙卑的笑著說“吃個橘子吧”,一個為了保住藥奮不顧身的開車引開警察,這是去年兩個普通人在銀幕上最有力量的時刻。

從《我不是藥神》到《地球最後的夜晚》,這十部國產佳片必看

好了,今天的盤點就先到這裡,也歡迎你們在留言區告訴我你們自己的十佳片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