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不是药神》到《地球最后的夜晚》,这十部国产佳片必看

上一期咱们盘点了2018年院线引进片10佳,这一期咱们来聊一聊2018年院线的国产片10佳吧。

需要再特别说明一下的是这个十佳榜单的排列完全是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的,也仅代表我个人的感受,如果你有意见或者建议都可以留言告诉我,欢迎讨论,拒绝攻击。

10.《动物世界》6月29日上映

李易峰正式区别于其他流量小鲜肉的分界线就在这部电影,他终于拥有了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代表作。

虽然还在演技上还有很多不足,但电影成熟的工业水准弥补了这些不足,使得李易峰扮演的郑开司有模有样的打了一个翻身仗。

《动物世界》改编自日本漫画家福本伸行的漫画《赌博默示录》,2009年日本也拍过一版,不过相对于《动物世界》来说,节奏太慢,煽情向的情绪又太多;

而《动物世界》恰好平衡了这一点,删掉了煽情洒狗血的部分,把主线故事全部放在了船上。

从《我不是药神》到《地球最后的夜晚》,这十部国产佳片必看

把简单的“石头剪刀布”的游戏玩出了花,就怕观众跟不上、看不懂所以特效解析紧随其后,用“小丑”这个意象来弱化了和弥补了李易峰演技上的缺陷;

把原著中的很多政治思考和人性思考都替换成了燃和热血,这其实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做法。

我看之前并没有抱有很大的期待,但却在观影过程中感觉到了惊喜。

9.《米花之味》4月20日上映

《米花之味》是少见的留守儿童题材的电影,但巧妙的是它拍的并不悲情与苦闷,相反则是用明亮欢快的调子来展现了整个故事。

除了留守儿童的问题,大城市和小乡村,现代文明与古老文明的对撞也是电影所讨论的一个命题,母女关系从手机里衍生至现实生活里,疾病从现代医学里衍生至祈祷祝福里。

有些暂时解决不了,化解不了的纠葛就交给时间吧。

从《我不是药神》到《地球最后的夜晚》,这十部国产佳片必看

最后母女二人在岩洞中起舞的场景非常美好,这种神迹式的结尾显得格外温柔,一切散去,生活总是要继续。

8.《大世界》1月12日上映

《大世界》获得了第5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的最佳动画长片,是一个黑色幽默式的故事,多线索叙事和小人物悲喜的框架有点像之前的《疯狂的石头》。

它将一个紧张荒诞的故事浓缩在了一天之内,用一笔钱作为引子来讽刺芸芸众生和世间百态,各式各样的人物轮番出场,个性鲜明,令人过目不忘。

从《我不是药神》到《地球最后的夜晚》,这十部国产佳片必看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部动画是由导演刘健自编自导、耗时三年时间独立完成的,他几乎一人完成了电影的所有工作,包括编剧、画分镜图、做动画、导演和剪辑。

这种被调侃是“零成本”的动画背后是艺术家的执着与坚守,所谓的匠人精神也是如此。

7.《暴烈无声》4月4日上映

忻钰坤虽然只独立指导了两部长篇电影,但这两部都属于是惊艳之作,尤其是《暴烈无声》,相比于《心迷宫》时期的低成本小制作,《暴烈无声》的制作水准有了明显的提高。

虽然在叙事层面上没有做非线性的多线索叙事,但依旧将整个故事讲的细思极恐。

尤其是在隐喻方面,对于社会阶层和权力结构的解析做的很好。

不能说话的张保民是底层的失语者,在钱和良心之间摇摆不定的律师徐文杰是中层民众,而为了谋利不择手段的煤矿老板昌万年则是食物链顶端的人。

从《我不是药神》到《地球最后的夜晚》,这十部国产佳片必看

超现实主义部分的加入是亮点,可解读的空间很大,导演用这样的虚无来映射现实的残酷,最后和山体一起崩塌的是底层人民最后的精神依靠。

6.《影》9月30日上映

《影》最令人惊喜的自然是片中无处不在的各种中式传统元素,张艺谋一直都是追求形式感的导演,在这部《影》中则格外明显:

布满书法的殿堂,屏风林立的寝宫,沛伞与杨刀的刚柔相克,比武时的站位与走位,甚至是打斗时的姿态和身段,无一不经过精心的设计。

从《我不是药神》到《地球最后的夜晚》,这十部国产佳片必看

这种犹如传统中国水墨丹青般的质感为阴狠的权力博弈故事铺好了背景,难得的是张艺谋在电影中启用的都是明星型的演员,在国师的调教之下,这些人对于表演的完成度都很不错,尤其是邓超。

一人分饰两角时在身材管理上下了苦功夫,之所以在两个人的体态上狠命做出如此巨大的差异,也是想用病态羸弱的外型,突出真身狷狂暴戾、外强中干的本质。

5.《无双》9月30日上映

《无双》被视作是港片的翻身之作,奇观式的场景着实给予了观众强烈的感官刺激和心理震撼,双男主的设定有种重归港片鼎盛年代的感觉。

发哥端起机枪扫射的那一瞬间似乎又带着观众回到了80年代,而片尾最后做的反转也算相当不错,虽有《非常嫌疑犯》的珠玉在前,但靠着周润发和郭富城的魅力算是圆回不少;

“尽皆过火,尽是癫狂” 的港片美学传统在这部电影中被延续了下来。

从《我不是药神》到《地球最后的夜晚》,这十部国产佳片必看

香港独有的市井世俗养料,才会培植出这般张扬又绮丽的美学表达方式;片中所呈现的极致浪漫化的江湖道义、兄弟情谊吸引的不仅是电影人物,更是银幕前的我们。

4.《狗十三》12月7日上映

《狗十三》凭借着一己之力拔高了中国内地青春片的水平,它不是之前我们所鄙夷地那种充斥着撕逼、车祸、阴谋乃至堕胎的青春片,而是一部真正讲述中国式青春的电影。

它没有那些虚假的疼痛与感伤,大多数时候是在直接地揭露、批判和挑战。揭露父权思维下的家庭教育模式,批判中国式家长习惯将孩子雕刻成为自己所期望的那样,挑战传统意义上的圆滑、世故和成熟的定义。

从《我不是药神》到《地球最后的夜晚》,这十部国产佳片必看

本应该2013年就上映的它因为种种原因被尘封了5年,可就算过了5年,《狗十三》里所反映探讨的那些问题也绝不过时,只要你经历过中国式青春,就会清晰地感知到主人公李玩经历过的,就是你我经历过的。

3.《江湖儿女》9月21日上映

《江湖儿女》一如既往的“很贾樟柯”,几乎所有人都在尝试革新,唯有贾科长在电影里还在不厌其烦的缅怀那些过去的情与义。

所以他电影中几乎所有的人物都拥有面对山西与外面世界之间的挣扎,《江湖儿女》也不例外。

《江湖儿女》原本的名字叫做“金钱与爱情”,它本质上是在讲痴心巧巧与负心斌哥之间的纠葛。在闹市为斌哥开枪的巧巧因为失去了原本的生活和爱情而被迫变成了江湖人,从此恪守道与义;

原本身在江湖的斌哥为了利益而背弃了自己原来的信念,他变成了商人,变成了自己曾经最看不上的人。

从《我不是药神》到《地球最后的夜晚》,这十部国产佳片必看

这两人身份的转变其实是贾樟柯对于旧时代的一种回顾,人的变化伴随着的是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贾导的视角更像是个观察者和亲历者,如实的记录下了中国社会人情与世事的变迁。

2.《地球最后的夜晚》12月31日上映

抛去这部电影的营销不谈,仅以电影的质量来说,我非常喜欢《地球最后的夜晚》。

这部电影更像是毕赣为观众所营造出来的一个梦境一样,他看透爱情的本质,浪漫爱情总是包裹着谎言与神秘,罗纮武和万绮雯的这段故事则更加深情和难舍。

湿漉漉的环境,永远蒙着层烟雾的回忆,谁也说不清的思绪;爱情在本质上就是种形式,毕赣则把这种形式发挥到了极致,困惑着、前进着、并浪漫着。

从《我不是药神》到《地球最后的夜晚》,这十部国产佳片必看

那个悠长的长镜头让电影造梦的属性彰显无遗,除了毕赣,没人能把中国18线开外的小城镇拍的如此旖旎动人;

至于有些人说得看不懂,我倒是觉得这部电影本不需要被看懂,观众只需要跟着感觉走就行了,你感觉到的是什么,电影就是什么。

1.《我不是药神》7月5日上映

《我不是药神》是去年最现象级的电影,不仅拿下了30.99亿的票房,让主演徐峥获得了2018年金马奖的最佳男主角,更重要的是在现实层面上,我们终于有了这样一部针砭时弊的电影。

而且每一个角色都是活生生的人,有自私自利的一面,有悲天悯人的一面。它的可贵之处在于并没有粉饰太平,而是将几个群体的矛盾全部摆在了明面上。

从《我不是药神》到《地球最后的夜晚》,这十部国产佳片必看

执法机构和倒卖药品的投机商人、药厂代表和病人、卖药的商人和病人,每一种关系之间都有着欲说还休的故事,电影的创作者们巧妙的将这些关系呈现了出来,最后落在了这世界只有一种病治不了,那就是穷病这个点上。

既规避了审查上的问题,又提炼出了这样警世恒言型的道理,可谓是一举两得。

更重要的是《我不是药神》贡献出了王传君和章宇这两位演员,演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却迸发出了极大的生机,一个略带谦卑的笑着说“吃个橘子吧”,一个为了保住药奋不顾身的开车引开警察,这是去年两个普通人在银幕上最有力量的时刻。

从《我不是药神》到《地球最后的夜晚》,这十部国产佳片必看

好了,今天的盘点就先到这里,也欢迎你们在留言区告诉我你们自己的十佳片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