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透半邊天的北歐Hygge風,連家居達人都在晒!

做到這5點,你也能享受風靡全球的丹麥Hygge生活!

北歐人是怎樣熬過漫漫寒冬的?大半年缺乏光照和溫度的國民,如何成了全世界最幸福的人?

這篇關於“丹麥式小確幸”的秘密,或許可以幫我們深層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


紅透半邊天的北歐Hygge風,連家居達人都在曬!

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民怎樣愉快玩耍?

前幾天已經迎來了小寒,北歐的冬天也早就開始了,丹麥人民不得不迎接長達六個月的晝短夜長。

大半年嚴重缺乏光照和溫度?活在這種鬼天氣裡連狗都會抑鬱吧?

別瞎操心了,人家丹麥可是連續四年在聯合國《世界幸福報告》中幸福指數高居榜首的國家,自然有的是辦法愉快玩耍度過漫漫長夜。這要歸功於Hygge這個神秘關鍵詞代表的生活方式,也可以稱作一種丹麥式的小確幸吧。

紅透半邊天的北歐Hygge風,連家居達人都在曬!

Hygge(發音同胡歌), 這個來自丹麥的詞彙,近幾年來在全球受到追捧,BBC有關於它的專題,英國有大學教你怎麼Hygge,時尚雜誌教你怎麼穿Hygge。在柯林斯詞典公佈的2016年度詞彙榜單上,Hygge名列第三,似乎很難翻譯成某個中文詞,換成關鍵詞就是:

活在當下、愉悅、平等、平和、舒服、真實,歸屬感和安全感。

紅透半邊天的北歐Hygge風,連家居達人都在曬!

一支蠟燭、一雙羊毛襪、一個壁爐、一杯熱咖啡、一件寬鬆毛衣,窗臺上鋪滿靠墊和毛毯,鍋裡的燉牛肉香氣四溢,木地板嘎吱作響,低垂的燈散發出柔和的光,這些都可以寫進Hygge List。

靜下心來想想,嗯,大冬天窩在沙發好吃懶做的時候也是一種Hygge。

那麼對丹麥本地人來說,他們有哪五種最Hygge的習慣和瞬間?

1 最Hygge的氛圍:

要有光

Hygge的秘方里絕對少不了蠟燭,儘管蠟燭燃燒後的煙會對健康有影響,但這依舊阻止不了丹麥人民對點燃蠟燭的熱情。

在北歐黑夜漫長的秋冬季,超過半數的丹麥人幾乎天天都點蠟燭(也是夠閒的),算下來每人每年會燒掉將近7斤的蠟燭

紅透半邊天的北歐Hygge風,連家居達人都在曬!

紅透半邊天的北歐Hygge風,連家居達人都在曬!

丹麥人對光的迷戀源於十月到次年五月光照的匱乏,冬天又黑又冷,夏天及其短暫,每年還有179天在下雨,讓人不僅想起《權利的遊戲》中臨冬城的景象。

Hygge是寒冷冬天和陰溼雨天的解藥,是冰冷黑暗中的光亮與溫暖,因此他們在選擇燈具這件事上毫不含糊,極力營造最舒適、最藝術、最科學的燈光氛圍。

至於對燈具有多講究?哪怕走進一個住32平米公寓的窮學生家裡,你也能碰見一千多歐的維爾納·潘頓的燈。最具代表性的燈有三款,PH燈、克林特燈、VP球形燈。

紅透半邊天的北歐Hygge風,連家居達人都在曬!

▲大師保羅·漢寧森於1925年設計的PH燈,分層燈罩分散光源、隱藏燈泡,讓光打得更柔和均勻

紅透半邊天的北歐Hygge風,連家居達人都在曬!

▲丹麥建築師P.V.詹森·克林特設計的克林特燈,1943年經過改造成了很有市場的家族生意

紅透半邊天的北歐Hygge風,連家居達人都在曬!

▲設計頑童維爾納·潘頓於1969年設計的VP球形吊燈,從中心邊緣投射出柔和而有層次的漫射光

2 最Hygge的吃法:

甜食和熱咖啡

丹麥人對甜食有著瘋狂的迷戀,糖果、蛋糕、點心,配上一杯香氣四溢的熱咖啡在手,心情瞬間美妙起來,又甜又富含脂肪的食物總是能使人產生愉悅感。

紅透半邊天的北歐Hygge風,連家居達人都在曬!

▲蛋糕超人是丹麥小朋友生日宴會的傳統食物,像個放大N倍的薑餅人

如果你看過丹麥的電視劇,比如《權利的堡壘》(Borgen)或者《謀殺》(The Killing),就會懂咖啡的Hygge之處,這些電視劇的每一集幾乎都會出現某人正在點咖啡、沖泡咖啡的畫面,或者一個人看著另一個人說,來杯咖啡嗎?

紅透半邊天的北歐Hygge風,連家居達人都在曬!

偶爾,嘗試一下慢食,享受準備食物、緩慢製作的過程,用親自動手烘培來消磨掉一下午的時間。鍋在爐子上煨著,湯咕嚕咕嚕地作響,肉香四散,而你倚靠在家的某個角落看書,彷彿時間已經靜止不動了。

你站起來的唯一原因,是給燉牛肉加一點紅酒,又是一段很Hygge的午後時光。

紅透半邊天的北歐Hygge風,連家居達人都在曬!

3 最Hygge的打扮:

休閒針織

對於丹麥人來說,休閒、舒服是穿衣服的基本準則。如何穿得像丹麥人一樣?圍巾是必需品,而且越大越好,即便在仲夏的街上,只要仔細觀察,總能發現有人戴著圍巾。

紅透半邊天的北歐Hygge風,連家居達人都在曬!

紅透半邊天的北歐Hygge風,連家居達人都在曬!

手工編織的羊毛毛衣、針織毛衣都以寬大為主,下身一般搭配黑色緊身褲或牛仔褲,在Hygge和時尚之間尋求到平衡。

疊穿是主要秘訣,可以根據溫度變化隨時穿脫,黑色是每個人都會選擇的顏色,追求一種看起來適合參加老佛爺卡爾·的新品發佈會的酷裝扮。

紅透半邊天的北歐Hygge風,連家居達人都在曬!

▲《權利的堡壘》

最具個性的針織毛衣大概就是《謀殺》中莎拉·隆德最出名的那件了,那件毛衣不僅在北歐火到供不應求,《衛報》甚至刊登了一篇題為“謀殺:莎拉·隆德關於針織毛衣的解釋”的文章。

紅透半邊天的北歐Hygge風,連家居達人都在曬!

▲《謀殺》莎拉·隆德

4
最Hygge的時光:

家裡蹲

翻一翻丹麥的電視劇,簡直就是一場持續的“傢俱展示”,大部分場景都是在裝修考究的房子或是配有丹麥經典設計的公寓裡拍攝的。

紅透半邊天的北歐Hygge風,連家居達人都在曬!

▲《權利的堡壘》

紅透半邊天的北歐Hygge風,連家居達人都在曬!

▲《謀殺》

因為丹麥人是真的喜歡和尊重設計,走進丹麥人的家,就像走進一本室內裝修雜誌的書頁裡。我們的社交往往圍繞餐廳、酒吧和咖啡館,而在丹麥,家才是社交生活的中心。

70%的丹麥人說他們最Hygge的體驗是在家裡,無怪乎都愛當個家裡蹲、對家居醜設計零容忍了,不過也有大部分餐廳都奇貴無比的原因。

紅透半邊天的北歐Hygge風,連家居達人都在曬!

在一個Hygge的家裡,一個Hyggekrog是必不可少的,可以理解為“舒適角”,有點像我們家裡的飄窗設計。

走在城市的大街上,你會看到路邊高樓的每扇窗後面都有個大窗臺,被靠墊和毛毯鋪滿,屋子主人疲勞時就會坐在那,擁著靠墊發發呆,想想心事,喝著咖啡,看一本書。

紅透半邊天的北歐Hygge風,連家居達人都在曬!

除了蠟燭、木製品、羊皮墊子和陶器,從復古商店淘來的古董是很重要的東西,一盞老臺燈、一張舊桌子、一把有年代的椅子,這些有歷史感的老物件會讓你的家更有溫度、更Hygge。

紅透半邊天的北歐Hygge風,連家居達人都在曬!

5 最Hygge的社交:

三四人的小圈子

不得不承認,丹麥人確實不太擅長接納新人,一個出現太多新面孔的聚會會被認為不夠Hygge,幾乎60%的丹麥人都說一起Hygge的最佳人數是3-4位。

所以,想要快速融入丹麥的社交圈幾乎是不可能的,你需要付出很多努力,還要學會忍住最初的孤獨。但積極的一面是,一旦被小圈子接納,你就是穩固的一員了,會與大家結下終身的友誼。

紅透半邊天的北歐Hygge風,連家居達人都在曬!

不同於美式的快速約會交際、快速產生激情,丹麥是內向人格的王國,無需有一般認為“開放活躍的人最受歡迎”的壓力。

內向者總是從內部獲取能量,而外向者需要外部的刺激獲得能量。因此內向者會被貼上“不合群”、“害羞”的標籤,被認為內向者抗拒設計,只喜歡安靜和獨處,其實不然。

紅透半邊天的北歐Hygge風,連家居達人都在曬!

內向者很樂於把自己的“社交時間”給他們熟悉的喜歡的人,進行一場更有意義的對話,或是坐下來,喝杯熱飲讀本書。

這對內向者和外向者來說都是好消息,好好把握就能平衡兩者之間的關係。或是每月週五玩桌遊,或是去海邊慶祝生日,或一起做個小手工,來一場高質量的Hygge,美好的回憶都是這樣創造出來的。

紅透半邊天的北歐Hygge風,連家居達人都在曬!

部分內容來自《The Little Book of Hygge: The Danish Way to Live Well》

/ 元子

#話題#

記憶裡有沒有觸動你的那個Hygge瞬間?

宜居秒懂客(ID:ikeaclu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