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老師:“富而好禮,志在富民”,感受兩大財神的“富”能量!

近來有一部電影十分低調、謙虛、含蓄地點燃了夏天裡的一把火,它是主創人員多年蟄伏磨一劍的結果,它的名字叫《西虹市首富》。自其上映,簡直萬人空巷,男女老幼爭赴影院而觀之,一時之間,票房爆漲,口碑爆棚,"黑馬值"爆表,同期影片無出其右,就連大神級導演姜文先生的《邪不壓正》面對它也只能先低頭後仰望。好評如潮,自不必說,然則,有人捧殺,必有人棒殺,各種"口誅筆伐"洶湧而至,譬如,文化大咖們紛紛撰文批判它宣揚拜金主義價值觀。漸漸地,譭譽參半。這很正常,有爭議的電影才是好電影。古人云:"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我覺得吧,木若要秀於林,必需要有大風考驗之、磨練之、成就之,此乃萬物生長之道也。寫到此處,有朋友可能會問,今天的話題就是萬物生長之道吧?

非也,非也,此非本文之重點也。我想討論的是《西虹市首富》之中所著意彰顯的中國傳統的"富"能量、"富"精神。主人公王多魚在一夜暴富之前雖然是個混混級小人物,但他堅守著做人的原則,哪怕窮得只剩底褲,也絕然不踢假球,絕然不做違法悖德之事,這種品質就是孟子曰過的"貧賤不能移"。(所謂"不移",是指不改節操、不廢德行、不忘初心。)更難能可貴的是,當小混混搖身一變成首富、十億鈔票任其揮霍的時候,他也沒有忘乎所以,既沒有聲色犬馬、縱情享樂,更沒有因富生驕、甩掉那些"貧賤之交",此乃"富貴不能淫"。(所謂"不淫",是指不迷於聲色、不惑於金錢、不亂於權勢。)

韓老師:“富而好禮,志在富民”,感受兩大財神的“富”能量!

"富"能量,"富"精神,當然不止於此。不染本色,固守本心,在"富貴逼人"的時候,自然是可敬可佩,但是,富,還可以有更大的能量,還可以有更高的境界。兩千多年前,子貢問他的老師孔子,子啊,富而不驕的人怎麼樣?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如此推想:當時的子貢認為啊,人有錢了,不囂張跋扈,不仗勢欺人,就算不錯了。從人性現實的角度而言,能做到這一點,的確是很0k了。然而,子卻不這麼認為,他說,富而不驕固然好,但不如富而好禮。注意,"富而好禮"這四個字的意義並不像字面上的意思那麼簡單——富貴而有禮貌,它們有著一種深藏不露的精神。(凡事不要只看表象。)這種精神,名字叫作"仁",它是兩千年來儒家志士追求的終極理想,孔曰:"仁者無憂",孟曰:"仁者無敵",孔曰:"仁以為己任",孟曰:"仁民以愛物"。無論是韓愈的道學、朱熹的理學,還是王陽明的心學,它們都秉承著孔子的那個信念:"克己復禮,天下歸仁"。在聖人的思想中,禮是表,仁是裡,禮是外形,仁是核心。

富而好禮,好禮即好仁。子貢同學謹記老師的教誨,做人做事, 不悖於禮,不違於仁。所以,他毫無意外地成為了春秋時代的首富之一。子貢姓端木,名賜。端木賜,中國神話史上第一任財神。為什麼民間會奉他為財神?不止是因為他精於貸殖之道、做生意做買賣很有一套,也不止是因為他堅持"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更是因為他一直都在努力做到"富而好禮"、"富而好仁",博施於民而能濟眾。(博施濟眾,典出《論語》,簡單說,就是樂善好施、樂於助人)。

有情懷並不可貴,可貴的是把情懷落地。端木賜有一個很著名的故事,叫"子貢贖人"。(子貢贖人,典出一字千金的《呂氏春秋》。)

韓老師:“富而好禮,志在富民”,感受兩大財神的“富”能量!

話說,有一天子貢同學在外國旅遊,或許是命運的安排,他遇見了幾個淪為奴隸、受苦受難的魯國老鄉。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更何況老鄉在他鄉水深火熱,子貢同學不忍老鄉異國之艱辛,頓生惻隱之心,於是就用重金把他們贖回了魯國。這是好事,而這之後有更好的事,可謂好上加好——魯國政府為表彰他的愛國行為,給予他豐厚的補貼以示褒獎,他卻按照慈善家應有的"套路",高風亮節、理所當然地拒絕了。然而,老師孔子卻批評了做好事的子貢同學。孔子說,你不接受政府的鼓勵,是做了壞榜樣喲,以後誰還會主動地行善積德呢?孔夫子之意,做好事也是要有利益驅動或者精神鞭策的,如此,才能良性循環。是的,孔夫子不愧是我們至聖先師,洞察人性,推崇理性。——俗話說,你好我好大家好。

老師的用意,子貢同學心領神會;老師的批評,子貢同學化作動力。不改其道,秉持初心,但在行善施予的方式方法上,子貢同學更添了幾分智慧。能聚財,能散財,以仁為本的大富豪端木賜——也就是子貢——自然而然地成為了被百姓頂禮膜拜的華夏財神No1。他的仁者風度和"富"能量影響久遠,史稱"端木遺風"。("端木遺風",典出《史記·貨殖列傳》,代指誠信的經商之道和仁義的富貴精神。)

端木賜,是民間的第一任財神。那麼第二任財神是誰呢?這個人,大家應該很熟悉。你若知美女西施,必知此尊大神。他就是范蠡——和西施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范蠡,輔助越王勾踐滅吳稱霸、功成身退的范蠡,退隱江湖之後、大發其財的范蠡。

韓老師:“富而好禮,志在富民”,感受兩大財神的“富”能量!

公元前468年,68歲的范蠡泛舟五湖、輾轉三遷、終至山東陶縣定居。隱姓埋名的他開始了別具特色的"夕陽紅":治產業,通有無,短短几年積得萬貫家資,號稱陶朱公。陶朱公不僅堅持以道德經商,更是本著儒家的精神熱衷於慈善事業,二十年間三度聚財、三度散財。他的散財堪稱"裸捐",(范蠡:中國裸捐第一人),這位首富的信念是:取之於民,還之於民。所以說,無論從政還是經商,他的理想始終只有一個:志在富民。所以說,他和端木賜一起被後人奉為儒商始祖、一代商聖。

儒商之稱,並非說商人要儒雅、要有高深的文化,而是指商人應該抱持儒家精神,胸懷天下,好禮好仁,知行合一。綜上所述,富人要有"富"能量。孟子曰:"富者不仁,仁者不富",因為富者一心想聚財,而仁者一心想散財。其實呢,能聚財者方能散財,能散財者方能聚財。所以,越是富有,越應該當仁不讓,正可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西虹市首富》這部神奇的電影裡,王多魚在一個月內花光十億的方法值得深思,投資夢想,投資脂肪險,雖非公益,卻不遜於慈善。——既然要"揮霍",也要"揮霍"得有意義。朋友,如果現在你正富著,或者哪一天你忽然富了,請不要忘記孔夫子的那句話,富而不驕,不如富而好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