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老師:一個荔枝,三種“聯想”:愛生活,思故鄉,莫貪歡

大夏天已然過去,但是,炎炎之中的美好實在讓人懷念。閒來無事,提起筆和大家一起懷念則個。莫文蔚女士有一首曾經風靡大江南北的歌,謂之《盛夏的果實》。說起盛夏的果實,我們會想到哪些水果呢?我最愛吃西瓜,俗話說得好,豬八戒吃西瓜!三伏天裡啃西瓜,中國人都喜歡,《詩經》之中古人云:"七月食瓜,八月斷壺"。吃瓜,是我們泱泱華夏延續了至少兩千多年的優良傳統,故而,"吃瓜群眾"也絕非今日才有。

當然,本文的主題不是瓜,我想聊的是我們福建的水果之王:荔枝。煌煌中國,神州浩土,人傑地靈,物華天寶,盛產荔枝的地域自然不少,自古以來,產量最豐者當屬廣東嶺南。蘇軾有詩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蘇軾,字子瞻,自號"東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化人,史上著名"倒黴蛋"。)眾所皆知,一肚子"不合時宜"的蘇東坡先生,他的一生大半是落沒和慘淡的,一再被同僚排擠,一再被朝廷謫貶,多落少起,顛沛流離,用他臨終前自嘲的話說,那就是"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黃州在湖北,惠州即嶺南,儋州乃海南。)這是越貶越遠的節奏啊,"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被貶嶺南之時,蘇東坡已五十九歲,回首不堪的過去,直面潦倒的現實,遙望迷離的未來,難免悲從中來,他寫道:"四十七年真一夢,天涯流落淚橫斜"。所以,詩和遠方很多時候是會讓人鮮血淋漓的。儘管老淚縱橫,但真的勇士永遠不會被命運打倒。生活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一蓑煙雨任平生","何妨吟嘯且徐行",曠達豪邁的才是蘇東坡。在嶺南,讓蘇東坡"樂不思蜀"的,除了和他風雨同舟的家人,還有一大"功臣",那便是荔枝了。蘇東坡熱愛荔枝,其實就是熱愛生活。

韓老師:一個荔枝,三種“聯想”:愛生活,思故鄉,莫貪歡

寫到此處,也許有朋友會想,蘇軾在黃州發明了東坡肉,難道在嶺南發明了荔枝肉?非也,非也,荔枝肉乃福建名菜也,無關嶺南,無關蘇軾。其形似荔枝,味雜酸甜。相傳,千年美味荔枝肉最早是一道宮廷菜,它的"誕生",緣於一個女子。蘇東坡飄泊江湖,而此女子卻長住宮廷。這個女人姓江名釆蘋,唐玄宗李隆基的妃子,在楊貴妃出場之前,她很得寵。因江釆蘋性喜梅花,李隆基為她在後宮遍植梅花,並封她為"梅妃"。

梅妃和荔枝肉有什麼關係呢?答案很簡單:愛與被愛!梅妃愛荔枝,因為她是福建莆田人。我們福建是除嶺南之外的又一荔枝之鄉。荔枝對於梅妃娘娘而言,不是水果,而是童年,不是美食,而是鄉思。一入宮門深似海,雖然聖眷在身,但不免念鄉情切,雖然安居宮闈,卻是另一種漂泊。仲夏來臨,梅妃自然而然想吃故鄉的荔枝了。然而,大唐的首都不在福建,一時半會去哪弄荔枝呢?面對茶飯不思的梅妃,皇帝急得跳腳,宮人手足無措。他們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荔枝有這麼好吃嗎?那該怎麼辦呢?解鈴還需繫鈴人!來自福建莆田的廚子老蔣頭一眼便看穿了梅妃的心。荔枝綜合症,其實是"鄉思病"。於是乎,老蔣頭仿著荔枝的形色,照著莆田的風味,精心烹製出了一盤晶瑩剔透的豬肉球球,稱之為荔枝肉。對梅妃而言,此乃典型的家鄉味。梅妃思鄉,故有荔枝肉。"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不改鬢毛催",從古至今,對家鄉的思念,都是中國人打不開的情結,因為我們總是在路上,因為我們總是背井離鄉、闊別家人。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韓老師:一個荔枝,三種“聯想”:愛生活,思故鄉,莫貪歡

有一個問題,晚唐大詩人杜牧的《過華清宮》寫的是梅妃嗎?

非也,非也。大家不要誤會。"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句中的"妃子"應是特指楊貴妃。很明顯,杜牧寫此詩句的"作案動機"是諷時譏世,他不會拿賢良淑德的梅妃來開涮,卻會拿揹負罵名的楊貴妃來開刀。安史之亂,亂掉了整個盛唐,後來的讀書人多把問罪的矛頭指向了楊貴妃,認定她是紅顏禍水,杜牧似乎也不能免俗。看官請注意,他用了"妃子笑"三個字,這可不是什麼好詞,這裡暗含了一個典故。還記得嗎?周幽王為博美人一笑,烽火戲諸侯,終至身死國滅。(美人者,褒姒也。)在杜牧筆下,荔枝成了烽火,楊玉環約等於褒姒。因為楊玉環為了心頭之好荔枝而不惜勞民傷財,也催生了上流社會的奢侈和揮霍。然而,事實如此嗎?不,真相只有一個。

禍國殃民的不是荔枝,也不是楊貴妃,天寶危機、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毫無疑問是手握權柄的帝王將相,負首要和主要責任的是唐玄宗——唐明皇——李隆基。白居易在他的千古名篇《長恨歌》中暗示得很明白,"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唐明皇啊唐明皇,你日高起不早朝、荒廢朝政,不是楊貴妃的錯,是你戀上了人家的床!重用奸佞楊國忠、禍亂朝綱,不是楊貴妃在吹枕邊風,而是你上了楊家的船!同理可得,"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錯的不是妃子,而是博妃子一笑的君王。

韓老師:一個荔枝,三種“聯想”:愛生活,思故鄉,莫貪歡

歸根結蒂,唐明皇的失敗,不是荔枝惹的禍,不是美人犯的錯,而是身為帝王的他太貪婪。不是貪財貪權貪色,而是貪情貪歡貪安逸。如若不貪情,他就不會把本是兒媳的楊玉環變成自己的妃子,如若不貪歡,他就不會卸下責任、懈怠朝政,如若不貪安逸,他就不會委權於奸、放任李林甫楊國忠誤國害民。可惜了盛唐,成也唐明皇,敗也唐明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