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分析:分眾傳媒迴歸A股的增髮套利之路!

值得注意的是,借殼上市剛完成還不足一個月,原七喜控股的大股東易賢華就開始減持套現。根據Choice數據顯示,2016年5月13日以及6月8日,易賢華分別在大宗交易市場減持380萬股和103萬股,套現金額合計為1.42億元。

當然,原七喜控股的大股東想套現發財,這個沒什麼好說的。我們只想說分眾接下這個殼以後怎麼玩。

中概股完成私有化迴歸A股後,真正獲益的往往是原股東和參與私有化的新股東。

而在2016年4月七喜控股定向增發前夕,一份基金產品介紹顯示,該基金為契約型基金,產品的規模為5億元;100萬元認購、每10萬元遞增;產品期限為:15+5個月(預計存續期為15個月,可選擇延期終止,但延期不得超過5個月),該基金的投資方向為:不少於80%的金額投資於七喜控股的定向增發,剩餘部分投資於其他定增資管計劃。基金的退出方式為:解禁退出以及退出標的資管計劃。

公開報道顯示,江南春是該基金的基金管理人的天使投資人。

大家看看這張圖:

股市分析:分眾傳媒迴歸A股的增髮套利之路!

宏達新材、七喜控股、世紀遊輪、*ST金路四家公司的再融資涉及控股權的轉讓,即被第三方資本借殼。以宏達新材為例,該公司6月初擬與分眾傳媒籌劃借殼重組,後者100%股權作價457億元,宏達新材擬以全部資產及負債(作價8.8億元)、現金(49.3億元)及增發募資398.9億元進行支付。交易完成後,分眾傳媒將完成對宏達新材的借殼動作,然而隨後的8月份,宏達新材及其實際控制人朱德洪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導致重組進程暫停,分眾傳媒放棄借殼宏達新材,最終另行借殼七喜控股。

與借殼宏達新材的方案類似,分眾傳媒亦擬用同等估值與七喜控股達成借殼重組,七喜控股資產及負債作價、現金支付及募資規模均與宏達新材相同。

很明顯,為了完成借殼,分眾2015年增發募資398.9億,2016年又增發募資48.61億元,實實在在的在中國資本市玩了一出出色的金錢遊戲。

分眾傳媒在迴歸前融資時,該基金曾經給予其非常重要的幫助,為分眾傳媒引入了諸多100萬元投資門檻的高淨值個人投資者。但顯而易見,在分眾傳媒借殼上市之後,也將遭遇減持壓力。

2016年12月29日,分眾傳媒迎來了第一批定向增發機構配售股的解禁,解禁數量高達30.36億股,佔分眾傳媒股份總數的34.75%,按當時的市價算,該批解禁股市值為412.40億元,而這些機構的持股成本只有5元多/股。

在上述限售股大規模解禁後,分眾傳媒就開始頻頻現身大宗交易平臺。其中,分別在2017年1月9日、2月14日、2月15日以及3月1日成交3000萬股、3.36億股、1870萬股以及360.06萬股,成交金額分別為4.20億元、41.77億元、2.33億元以及4007.49萬元,合計成交金額48.70億元。成交價格區間在11元~14元之間。

不僅如此,約1個月後的4月17日,分眾傳媒還將有約5.05億股限售股解禁(持股成本是9.9元/股),佔總股本的5.78%,對應的市值為59.24億元。

在大量大宗交易發生的同時,分眾傳媒的股價也不斷承壓。截至3月17日收盤,分眾傳媒的股價為11.73元,相較於2016年12月底約14元左右的股價,公司的跌幅已達到15.31%。

對此,分眾傳媒方面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可能受解禁壓力影響,分眾股價近期出現一些波動,這屬於正常的市場行為。分眾並不太關注股價的短期波動,而更看重公司的經營和業績。

“接盤俠”淚奔

溫莎資本首席策略師李犖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通常情況下,股東減持的主要原因有,股東對公司未來預期不好、原來持有股票的資金到期以及股東對資金有需要。減持只要在規則允許的範圍內,且綜合考慮了對市場的影響,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分眾這次減持規模的絕對數確實太大,而2月14日的大宗交易顯然是減持行為,雖然基本都是機構接盤,但股價上也明顯受到了巨大的影響,短期來看這個影響因素還沒有結束,仍然需要進一步觀察。”

解禁後的減持無疑給分眾傳媒的原股東帶來了財富的增長,但也使買入的中小股東成了接盤俠,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相關的監管規定,持股5%以上的股東質押上市公司股票的,必須及時、準確地履行信息披露義務,這也是公眾獲知質押信息的來源。但是,對於持股5%以下的股東質押,則無需披露。當小股東質押的股份跌破平倉線時,危機就已經上演,但市場卻一無所知,而由此導致的隱患也常常發生。事實上,類似上海箏菁出質分眾傳媒股票爆倉事件只是A股市場股權質押大勢的一個縮影。

進入2017年以來,股權質押之風愈演愈烈。根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17年2月,兩市公告的股權質押交易就超過千宗,同比去年增幅五成以上。

公司擴張太快導致資金鍊條融資出問題,一旦抵押品出問題,就很麻煩。近期,關於減持方面的監管措施已經在《證券法》的修訂中提及,監管機構未來也會出臺政策或法規文件加強市場監管,但具體內容尚需等待最終版本。

如此大規模的解禁股套現,一級市場壓根沒把分眾傳媒的經營狀況放在眼裡,這裡面充滿了對分眾深深的不信任!(作者:水平也許低於平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