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防止樓市過快上漲到防止樓市過快下跌

歡迎前往關注。

近日,住建部住房政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顧雲昌在2019年首屆中國產城融合大會上表示,2019年房市主要矛盾已經從過去的房價過快上漲,變成了過快下滑,體現在銷售、投資、房價方面的下滑。

有多人留言想聽我對房地產政策的解讀以及未來走向的分析。

但我不想解讀。

如果我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解讀,那文章肯定是發不出來的。而如果我要讓文章能通過審核,發的出來,那它一定被批閱十載,增刪五次。

它還是我想表達的原意麼?

所以看了我的文章有疑問的不要奇怪。因為雖然它署了我的名。但是,其實每篇文章都是我和網監共同創作。嚴格點說,網監才是第一作者,我只能排名第二。你們看到的並不都是我的意思,而是以他的意思為主,我的意思為輔......

其實,我並不是在黑網監,我一直很崇拜這個職業。

因為:

第一,消滅貧窮,走向美好非常容易,只需要一個網監就可以。你只要對一切不美好的現象進行審核,那它就一定會呈現出美好的一面。這一點確實值得全世界學習,這樣達到美好的終極目標,真的很容易。

第二,我發現小時候語文老師的一個錯誤。老師曾經說曹雪芹對紅樓夢批閱十載,增刪五次是因為他對作品精益求精。經過這一年以來的寫作經歷,我深深的懂得,曹雪芹背後一定有一個網管給他整整十年審核不過。才導致他改了5次。由此可見,偉大的文學作品後面一定有偉大的網監在默默的付出著。

此處應有掌聲。

從防止樓市過快上漲到防止樓市過快下跌


恭喜你們,你們贏了。我終於不敢說話了。其實也不是不敢,而是因為我收到了一個膠帶,對不起,錯別字,是交代。膠帶讓我的文字沒法傳遞出去。

我有說話的勇氣,但沒法通過審核......

那我們聊什麼呢?咱還是清談吧。

我聊佛。希望佛的世界裡,沒有審核......

我們今天就聊佛經裡,五般若裡的兩種。實相般若與境界般若。

為什麼聊這兩個東西呢,因為往期裡,讀友們的各種留言,問題,其實都在這兩個般若裡。

般若是什麼意思呢?你就當它是智慧的意思好了。我們不用佛教的語言去解釋什麼叫實,什麼叫相。因為這樣寫文章,不夠通俗,我講個故事。

大概10年前。我做程序員的時候。我的上司與我談過一個C語言裡的話題,虛函數與實例化。虛函數是一個函數,但是你調用它,它映射到不同的模塊裡會有不同的實現體。後者就是實例化。同一個虛函數,在視頻模塊裡有視頻模塊的實例化,在音頻模塊裡就有音頻模塊的實例化。但是對於上層應用調用者來說,只需要調用同一個虛函數,並且傳入模塊的ID即可。

這就是用C語言寫出了C++的感覺。

這話還不夠通俗,再翻譯下。那就是筷子是一個名詞。木頭筷子是筷子,象牙筷子也是筷子,包銀包金的仍是筷子,找根樹枝,一折為二還是筷子。每隻筷子各有不同。但它們都叫筷子。筷子就是虛函數,木頭筷子就是實例化。

我為什麼非要提這回事呢。因為這其實就是我們遇見一切事物的緣起。一個人,要打理錢財,他問的其實不是打理錢財這個虛函數。他其實關心的就是這一會兒,這一次,能不能掙錢這個實例化。

換句話說,他只要這一次能掙錢,是買彩票還是大風颳來。他不care。他的目光始終侷限在這個實例化裡面。

而我們聊的是虛函數。有虛函數,你就跳出了這個侷限。

聽著不理解是吧。我打個比方。

他在扔骰子。我壓這一把開大,還是開小。這就是一個實例化。這個實例化裡面取決於運氣。

他在仍骰子。我賭他不可能永遠開大或者永遠開小。比如我拿一半的資金去壓他不會連續100次開大。後者,是個虛函數。

再通俗一點,前者是條魚。後者是釣魚。前者思考的是我能得到什麼,後者思考的是,規律是什麼。

如果你跳出實例化,去看虛函數。你會發現,兩種視角的人截然不同。

前者問的是,什麼品種賺錢呀?比如這個問題很流行,人都會問,買房子賺不賺錢?比特幣賺不賺錢?

但如果前面你看懂了。你就會發現這個問題本身是有問題的。

買房子有人賺錢有人不賺錢,如果你把時間拉長到百年。

比特幣呢,有人賺錢有人賠錢。

而且賺錢本身也是一個錯誤的名詞。一個人,只會存定期。那他存餘額寶,就已經是賺錢了。因為比他原來的回報率要高嘛。另一個人,假如他是巴菲特,那他去存餘額寶,就賠錢了。因為回報率比他原來要小嘛。

看到了麼?任何品種都有人賺錢有人賠錢。任何賺錢都是相對的,相對於這個人而言。

那這個人身上體現了什麼呢?體現了虛函數。這個虛函數就是人與人的差別。

很多人都會說,人與人的差別並不大。那是因為你限於實例化太久了。在企圖用實例化去解釋人。

人與人看你怎麼劃分。你要是看外形,都是一個腦袋兩隻眼。馬王爺才長三隻眼。

你要是看國籍,出生地,性別,人種,原生家庭,畢業院校,職業,地位。你都會發現似乎可以把人歸類。

但事實上呢?前者全都一樣的情況下的兩個人,可以是完全不一樣的兩個獨立的個體。這種例子太多了,曹操和袁紹,從小玩到大,他倆是一樣的麼?差異太大了。曹操和劉備,從小沒見面,倆人其實有極多相似之處。

還回到打牌來解釋這個差異,我們假定一個遊戲。大家打牌。

你很快就會發現,人有四種。

第一,運氣好的,贏牌。

第二,運氣不好的,輸牌。

第三,運氣一般的,輸贏參半。

第四,他就是一直在贏牌。

那最後一種吧,我就告訴你,他一定是抓著某些賭場尚沒有計算在內的規律。最後那件事就是虛函數。

所以賭場並不較真前三種,因為和自己無關。賭場較勁的就是最後一種,賭場不停的修改玩牌的規則與算法,就是為了彌補第四種漏洞。而一旦沒有第四種人的存在,他們其實就是黑天鵝本身。那賭場不僅長期穩定盈利的,而且也規避了所有的黑天鵝式的風險。

換句話說,第四種和前三種人差異非常大。因為虛函數不同。而不是實例化不同。

這就是我們聊的實相般若。

你看到我們聊了程序,聊了筷子,聊了賭博。都可以用這個理論來解釋。我還可以再給你加一種。我們聊佛。

話說喬達摩悉達多為啥不做王子出家了?

王子是什麼?就是實例化。按照佛的看法,王子是人族某個國土上的王。它仍然在六道輪迴裡。這一世的相或者叫實例化是王子,下一世的實例化,或者相也許就是乞丐。再下一世呢?也許是頭豬,是一隻飛蟲。等等。

所以喬達摩悉達多覺得這事沒意義。他想知道虛函數是什麼?於是就修道。等他修成了佛。那他就跳出了六道輪迴。

你注意我們這是相當於把時間軸描述成了一條射線。把喬達摩悉達多出生的時代作為了射線的起點。所以是這麼一個維度看法。就是一個六道輪迴裡的王子通過逆襲成為佛的故事。

但時間軸是射線麼?當然不是。是直線。直線就是無始無終。注意無始。那說明什麼?說明喬達摩悉達多就不是起點。起點在哪裡?沒有起點。

所以才說佛本來就在那裡。喬達摩悉達多出生之前的時間軸裡,佛本來就在那裡,不離不棄。佛在這個時間段裡的投影,化作喬達摩悉達多。修行,再一次迴歸本位。這才是佛與喬達摩悉達多的關係。你看,還是用的實例化與虛函數在解釋。

費這麼大口舌,我要講的並不是實相般若,而是境界般若。只是後者必須要前者作為背景知識鋪墊。

那什麼是境界呢?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普通人的境界有句詩寫的很形象:“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

人所有的問題,無外乎愁與病。愁錢的,愁權的,愁安全感的,老了,眼花了,頭髮白了,病了,要走了。這就是普通人的境界。所以在各種實例化裡掙扎。

那我們看看不普通的人,是啥樣呢?

比如佛陀。你以為佛陀什麼樣?丈六金身?離地三尺?盤坐蓮花臺上?喝風飲露?

佛陀在喬達摩悉達多這一世的實例化裡。他光著腳,踩著泥土,拿著缽盂挨家挨戶的討飯。人道是,世間莫若修行好,天下無如吃飯難。你真以為佛祖只需要打坐麼?一樣要討飯,洗碗,洗腳,上洗手間。剩下的時間才能去修行。喬達摩悉達一樣有生老病死。

我再給你舉一個離如今時間更近的例子。千古二聖,唯孔子與王陽明。孔子太遠了,我們來看王陽明。

如果你從心學的角度去看,那王陽明就是神在人間。東鄉平八郎,在對馬海峽中帶領日本艦隊打敗俄國艦隊,開創黃種人打敗白種人的先例。這樣一個日本近代的軍神,隨身帶著一塊牌子,上面刻著“一生俯首拜陽明”。

問題是,王陽明是離地三尺,閃閃發光的聖像麼?當然不是。

事實上,王陽明患有肺結核。年輕的時候就如此,終身不愈。這種病在古代是治不好的。他完全就是咳死的,而且時時刻刻都得被咳血折磨。

你用今天的視角看,他完全就是個病人。

你換作常人去過他的一生,那正好應和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一輩子都在生病,半輩子被各種陷害。那不是隻有愁和病麼?

看到了吧。這就是王陽明的實例化。但是似乎他沒有愁,也沒拿病當回事。這個跳出了處境,跳出了遭遇的部分就叫做虛函數的境界。這個跳出了實例化的王陽明,才開創了心學這種虛函數。

所以,學佛也好,學心學也罷,並不能解決任何實例化的問題。就像學賭術是不可能影響這一把的概率的。它該開大還是開大,該開小還是開小。佛陀也要化緣,王陽明也要吃藥。

那既然它這般無用?千百年來,那麼多聰明智慧之人,為什麼苦苦探索超脫於實例化之上的虛函數呢?

你用實例化的視角是沒法理解的,所以才會有各種這一世受苦是為了來世投個好的實例化的胎,然後去享福。但這話其實不是佛的教義,這是因為在傳教的過程中,向普羅大眾根本解釋不清楚什麼叫六道輪迴的概念下顯示無始無終的整個時間軸上你享福與吃苦呈現平均分佈,但是這不影響每一次投胎都是一個獨立的隨機事件,與前後兩次並無關聯。

這段話你要聽懂,起碼要學過高等數學。顯然不符合佛教傳播的群眾基礎。那對著說不清的教徒,於是就演化出了一切圍繞著實例化去傳教,所謂現世報,來世報的說法。

就像人本來就有兩種:

一種人活著是為了吃飯。

另一種人吃飯是為了活著。

當然,還有一種人,他們吃飯是為了審核......

有人問我,你為什麼喜歡程序與佛?

我回答:因為網管看不懂C語言,而且佛的世界裡沒有審核......

我現在終於明白某些大人物為什麼很多年前就告訴我們說C語言要從娃娃抓起。真是高瞻遠矚,他早就預料到了,今後的世界,說話,交流,寫日記,都要用C語言......

人要知足。雖然不可以聊具體的事,甚至不可以聊武俠聊歷史,但起碼,聽佛經還是允許的。

從防止樓市過快上漲到防止樓市過快下跌


金剛經

王菲 - Smile Angel

從防止樓市過快上漲到防止樓市過快下跌


想起很多年前在國企的時候,業界大佬問,有問題可以提,大家暢所欲言。我坐在他旁邊,低聲問了句,真的可以說問題麼?

他目光如同鷹隼一樣看著我,冰冷的說了句,“你,覺得呢?”......

而那些老油條們從來都不會問,他們直接報以雷鳴般的掌聲,決策一致通過,臉上洋溢著職業化的無比幸福,露出職業化的對未來充滿無比期待的眼神。散會後,紛紛安排各自的後路......

散會後有個剛混進圈的供應商拉著我,焦慮的問我,XX,就你是個實誠人了,我們公司投入了太多錢在這個項目裡,風險太大了。你能不能給我句真話?

我目光清澈的看著他,笑著說,“你,覺得呢?”......

昨日大號記憶承載鏈接:

我忍住不又想罵徐小平這個老忽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