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焦點訪談》聚焦非洲豬瘟 獸藥需求可能繼續下滑

1月13日,焦點訪談聚焦非洲豬瘟,詳解非洲豬瘟疫情,指出,當前我國非洲豬瘟疫情處於點狀散發狀態,疫情總體可控。

央視《焦點訪談》聚焦非洲豬瘟 獸藥需求可能繼續下滑


自2018年8月,遼寧瀋陽沈北新區出現我國第一起非洲豬瘟疫情,隨後,河南鄭州、江蘇連雲港、浙江溫州等地也先後發生疫情。幾個月以來,我國已有24個省市陸續出現疫情,87.6萬頭生豬被撲殺,引發了公眾的擔憂。

★非洲豬瘟來了,豬肉是不是不能吃了?

聯合國糧農組織首席獸醫官盧布斯說:“非洲豬瘟病毒並不會向人類直接傳播。也不是一個食品安全問題。”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副主任黃保續說,60多個國家發生了非洲豬瘟,沒有因為人吃豬肉而感染非洲豬瘟的情況。

★但非洲豬瘟對豬市的影響不可忽略

據瞭解,自疫情爆發以來,豬價一改18年年中向上態勢,轉而進入低價調整。進入2019年,生豬價就一直處在下跌通道之中,而且下跌的省份還越來越多,目前部分省份生豬收購價到達3.5元/千克,養殖戶虧損較大,養豬戶日子不好過。1月7日,溫氏股份發佈2018年業績預告,比上年同期下降37.79%-41.49%;總部位於河南牧原股份下調了2018年業績預期,該公司原先在三季報中預計2018年公司淨利潤為7億-10億元,但現在預期淨利潤為5億-5.5億元;正邦科技)表示,由於生豬銷售價格下降幅度較大,對公司盈利規模造成不利影響。公司預計2018年盈利規模在1.6億元-2億元之間,下降61.96%-69.57%。由此可見,非洲豬瘟影響巨大。受非洲豬瘟和低迷豬市影響,2019年,不管是大型養殖戶還是中小型養殖戶,都有意壓縮存欄量,尤其是在疫情爆發的省份,某些養殖戶甚至退出養殖業。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馮忠武說,面對非洲豬瘟,既要做好打攻堅戰,同時也要做好長期打持久戰的準備。國際上有60個國家發生了非洲豬瘟的疫情,目前僅有13個國家根除了非洲豬瘟疫情,最短的國家用了5年時間,最長的用了36年。肥豬豬瘟的影響將會保持較長一段時間。

事實上,除了非洲豬瘟影響減少存欄量,我國人民飲食結構的調整也將減少豬肉攝入量,最終較少養殖量。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豬肉消費需求將逐步進入“量穩質升”階段,近年來豬肉消費量呈遞減趨勢,從 14 年頂峰時期的 5719 萬噸下降至 16 年的 5498 萬噸,降幅達到 3.87%。2014 年,我國人均豬肉年消費量在達到 41.81 公斤的歷史高點後,掉頭向下,已連續兩年回落,2016 年降至 39.76 公斤。

中國獸藥飼料交易中心對記者表示,養豬業作為使用獸藥大戶,在整個獸藥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以獸用生物製品為例,2017年,我國的獸用生物製品市場總產值達144.74億元,銷售額達133.64億元,其中豬用生物製品銷售額達52.64億元,佔生物製品總市場規模的39.39%。養豬量的減少,將直接使獸藥使用量下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