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性而活》:自作聰明的上司碰到一根筋的下屬會發生什麼?

《率性而活》:自作聰明的上司碰到一根筋的下屬會發生什麼?

自作聰明的上司碰到一根筋的下屬會發生什麼?

一部有品質的電影告訴你。

國慶期間看了一部韓國喜劇《率性而活》。2007年在韓國上映,羅喜燦執導、張鎮編劇。豆瓣評分8.3。

影片說的是刑警鄭度滿在調查一樁受賄案中沒找到證據,被降職去做交警。

他一根筋式的行事方式,讓新來的李署長在打擊搶劫銀行的演習中焦頭爛額,出盡百寶。

影片樸樸素素,場景不多:銀行內、銀行外和黑燈瞎火的三圃港。

音樂優美、結構精巧,水墨畫般的清麗。

人物簡單。老實本分的倒黴蛋鄭度滿(鄭在泳飾),升遷有捷徑的署長李承宇(孫秉浩飾)、慈愛忠厚的鄭母和眼神乾淨的銀行妹全多惠(李英恩飾)。

一個包袱接一個包袱的逗樂,一句廢話沒有,一個巴格也沒有。

凝鍊的對白,詼諧的臺詞,必不可少的微表情小動作,刷新韓國電影又新潮又土鱉的印象。

《率性而活》:自作聰明的上司碰到一根筋的下屬會發生什麼?

1.

三圃市新來的李承宇署長剛上任,車子還沒開到警署,違規左拐,被交警鄭度滿開了一張罰單。

鄭度滿懂禮貌、有耐心、辛勤工作,就是做事一根筋不知進退。他跟署長叫板,受到隊長和同事的嘲諷和埋怨。

三圃市銀行搶劫案頻發,市民很受困擾,警署破案卻不力。

李署長召開了新聞發佈會,宣佈要搞一次驚險的、沒有預案的打擊搶劫銀行的演習。

新官上任三把火。

第一把火,要顯示警署的治理能力,找回市民們的安全感。

第二把火,積累政績,風風光光調回總署。李署長本意是隻在這個小城過渡一下。

第三把火燒到鄭度滿頭上。李署長說,鄭度滿長得像強盜,這一次演習扮演劫匪非他莫屬。

鄭度滿呆板歸呆板,但不傻。他意識到開的那張罰單,李署長跟他清賬來了。

李署長彷彿已經看見了鄭度滿作為劫匪被按在地上,咔嚓戴上手銬,被押走的鏡頭出現在全市直播的熒屏上。

好好的,井水不犯河水。

可李署長死活要把他和下屬鄭度滿拉在一塊兒鬥法,就為鄭度滿開了他一張罰單。猥瑣。

不是冤家不聚頭。

鄭度滿的服從下有逆反:李署長,你會後悔的。

但鄭度滿素質蠻好,他把做劫匪當成一件嚴肅的工作去完成,早早進行了準備。

他調閱以往搶劫檔案,讀推理小說,到銀行踩點,觀察地形,尋找隱蔽位置。

他把家裡望遠鏡翻出來,頭套、著裝、口罩、靴子和包,樣樣齊備不漏。

包括提示銀行櫃員的小本子,上面的字一律從報章雜誌剪下來粘貼。

一個演習而已,鄭度滿他做筆記,寫流程,擬方案,可能還做了思維導圖,把預案做得細密周全,滴水不漏。

演習那一天,全家一起吃早飯。

鄭度滿放下勺子,神色莊重地跟家人告別:今後無論發生什麼,你們都是我最愛的家人,我也是你們最引以為傲的兒子。

過去當刑警時,鄭度滿去辦案這種橋段太多,毫無新意,家人已經習慣。

一桌子人全不搭理,只有媽媽一如既往地心疼,囑咐他快吃飯。

《率性而活》:自作聰明的上司碰到一根筋的下屬會發生什麼?

2.

李署長作為演習總指揮的大致想法是:劫匪進入銀行劫持人質,警察救出人質,特警隊出動擒住劫匪,圓滿收官。

一切盡在掌握中。

李署長還要把陣勢做大,他叫來三圃市的媒體,電視、廣播和報社,要求做現場直播和採訪。

演習開始。

演習嘛,誰都覺得差不多行了,可鄭度滿要來真格的。

鄭度滿先撂倒干涉他行動的警察便衣。然後,收走銀行人員的手機和手錶。

他用交換人質的辦法,讓一位攝影記者進入銀行做起了全國直播。

他切斷監視器,拉起百葉窗。外面看不到銀行裡的情況,李署長乾著急。

鄭度滿進入劫匪狀態,變被動為主動,

他把金庫空氣閥關閉了幾分鐘,從後門進入金庫的特警隊員被憋暈算犧牲。

李署長也只好跟著鄭度滿把演習當成實戰。

眼看演習結束不了,李署長叫來張博士勸降,叫來鄭度滿的媽來勸降。

可鄭度滿也參考了劫匪路數就是死扛不投降。

鄭度滿隨即治服了鬧事的金姐,擊斃了女警武術冠軍,最後,還向李署長提出條件。

要李署長派出大巴,把人質運往三圃海港,自己逃到公海,演習才算結束。

切,一個劫匪命令總指揮,有沒有搞錯。李署長傲起不理。

那,鄭度滿就等待。

8個小時過去,死了2名警察,8名特警。演習完全超出預料。

這下驚動了中央警署,李署長情緒失控,電話裡大罵鄭度滿,恨不得一槍崩了他。

這樣的下屬,確實很讓上司崩潰。

晚上9點過,電視收視率已經達到30%。

鄭度滿繼續作妖。

他又給了攝影記者一槍,砸了窗戶,大叫再不派大巴,他十分鐘殺一個人質。殺完他就贏了。

李署長恨得牙癢癢的,風頭沒出成,倒成了他丟醜的直播。

鄭度滿這邊應有旁白:我就是喜歡你看不慣我又打不死我的樣子。

李署長知道鄭度滿那句 “你會後悔的”是什麼意思了。

他再也耗不下去了。願賭服輸。他給鄭度滿派來大巴。

但鄭度滿又耍寶,人質都上了車,警車跟著到了海港。而他和一名人質銀行妹卻留在了銀行地下室。

無意中,鄭度滿打翻了一盒子資料,發現了市長受賄的證據。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是意外之驚喜啊。

《率性而活》:自作聰明的上司碰到一根筋的下屬會發生什麼?

3.

演習中狀況頻出。一個狀況過去,新的狀況又出現。一個狀況推著一個狀況進行。

所以,很考心態。

到最後,就成了李署長和鄭度滿二人的心態較量。

二人各自贏的機會一直都有。機會沒出現,鄭度滿會等,可李署長等不起。

機會出現了,鄭度滿能破釜沉舟,可李署長只能被鄭度滿牽著鼻子走。

因為,李署長心有掛礙。

他演習的目的是圍繞著作秀,積累政績,報復鄭度滿進行,打擊搶劫只是藉口說辭。

李署長要媒體報道亮點、重點,結果曝光的盡是糟點。

李署長解決問題的辦法是套路系列:專家喊話,親屬勸降,特警包抄,狙擊偷襲。沒有結合現場具體狀況的新招。

雙方僵持,李署長陷入被動。

他氣急敗壞,又束手無策。只想著儘快把演習結束止損。

所以,心態決定辦法,辦法決定輸贏。

《率性而活》:自作聰明的上司碰到一根筋的下屬會發生什麼?

雖然鄭度滿不願做劫匪,作為下級也只能服從。

他不怨天尤人,接受他所不能控制的,順著演習進程改變他能改變的。

剛開始,銀行員工不配合,但後來被鄭度滿圈粉,銀行妹也對鄭度滿產生好感,是因為他們看見了鄭度滿一板一眼的實際操作。

都不認為鄭度滿是劫匪,而是一個人在戰鬥。

倒地的警察便衣說自己穿了防彈衣,搶了鄭度滿的槍,那位初中學生站出來證明彈著點在頭上,銀行妹附議她也看見了。

為了確定中槍的位置,大家還一起觀看監控錄像。

李署長前呼後擁卻黔驢技窮,是因為他周圍的人都不把演習當真。

張博士勸降不在狀態光咳嗽;市長跑來說風涼話,諷刺李署長嚐到苦頭了。

弄得李署長信心全失,悔不該搞這樣一場得不償失的演習。

很明顯,鄭度滿的著力點在過程,而李署長的著力點浮在表面。

所以,首先要端正態度,專心去對待要解決的問題,而不存太多雜念,才會定下心,守住神,把事情做好,贏就尾隨而來。

其次,不排除舊有的方式方法,但誰能在過程中有針對性地解決矛盾,誰就能把握主動。因為辦法就在過程中,辦法就在具體的矛盾裡。

《率性而活》:自作聰明的上司碰到一根筋的下屬會發生什麼?

4.

如果認為鄭度滿這個人完美無缺,而李署長一無是處,也不科學。

李署長格局是小,三觀也不太正。但他知曉媒體的作用,調度各方關注很在行。造勢也是一把好手。

他愛出風頭、走捷徑,但他也知進退,懂轉圜,不固執己見。

一場演習,他從反面受教許多,起碼懂得了不再藐視能把劫匪都做到極致的一個普通警員的智商。

對李署長來說,多來幾次接地氣的下放蹲點,多遇到幾個像鄭度滿這樣的一根筋,他的認知會步步升級,提高也會很快。

《率性而活》:自作聰明的上司碰到一根筋的下屬會發生什麼?

鄭度滿的問題是在拼固執迫使對手就範,不知道解決矛盾除了非黑即白的原則之外,還有非黑非白的灰色原則。

罰單非開不可嗎?可開可不開。

三圃市郊外機耕大道,寒風瑟瑟,鬼都沒一個,李署長的解釋合情合理,但鄭度滿就是拒絕,一本正經地炫他很有原則。

鄭度滿小學一定熟讀了《列寧與士兵》課文,斯莫爾尼宮衛兵洛班諾夫要列寧出示通行證,被列寧表揚了。

可惜李署長離列寧同志的境界太遠,鄭度滿不會得到表揚,只會為自己找到大麻煩。

再試想,若李署長也是鄭度滿式的固執,一場演習要對峙多久呢?

鄭度滿也會道歉,說明還不算執迷不悟。但這樣的道歉能補救什麼?

過於較真到不懂變通,處處碰壁,無形中給周圍的人帶來壓迫感。家人為他擔心,上司和同事要分擔他的挫折和失敗。

他自己也感到做了很多,但總是很倒黴,被人忽視。

所以,鄭度滿該如何做事順暢而又不至於讓周圍的人不受困擾?該如何堅持原則而又不至於毀了自己?

從這兩個問題來說,鄭度滿檢省、反思和精進的空間還是很大很大的。

《率性而活》:自作聰明的上司碰到一根筋的下屬會發生什麼?

5.

後來,鄭度滿給了李署長一個大禮包。

他把市長受賄的200萬匯票寄給了李署長,讓李署長立了大功,攢足了調回總署的資本。

也因此,鄭度滿調回偵察科繼續做刑警。

鄭度滿是在和李署長交換好處嗎?是也不是。

不是的原因,是交警去查受賄案不在職責範圍之內。他媽也告訴過李署長,我兒子很善良。說明鄭度滿根子正,不會去做犧牲原則的事情。

但即使是,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孔老先生認可。

記得“子路受牛”的典故,子路救起一個落水者,那人感謝他送他一頭牛,子路收了。孔子說:這下魯國人一定會勇於救落水者了。這是說做了好事應該受到褒獎。

當然,相互好處交換一定不能突破法律底線。

鄭度滿如果怨恨李署長,他可以把匯票交給其他相關人員去辦理,他把匯票交給李署長,是他對自己的行事方式有所認識和改進。

再進一步說,鄭度滿李署長二人在合作中碰撞,在碰撞中合作,各自都有領悟。

他倆是互補的關係,不打不相識。若再次聯手,定會開啟打擊劫匪的新局面。

這是可以預料的。

《率性而活》:自作聰明的上司碰到一根筋的下屬會發生什麼?

End

圖片源自網絡,謝謝原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