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塊“人造牛排”端上餐桌,它背後是450億的市場規模

在2013年,第一個從實驗室誕生的漢堡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中,裡面的牛肉由人造肉替代,成本高達幾十萬美元。隨後,這個行業便迎來了資本的投入和高速發展。前不久,

以色列初創企業Aleph Farms推出了全球首款“人造牛排”,為了慶祝首款人造牛排的推出,該公司還請了以色列名廚 Amir Ilan進行烹飪。

首塊“人造牛排”端上餐桌,它背後是450億的市場規模

三週就長好的牛排,好處在哪?

人造肉的製作目前有兩種模式:第一種,模擬口感,從豆類、小麥等植物中提取蛋白質,然後加工成口感類似肉類的“素肉”;第二種,實驗室培育,從動物中提取幹細胞,在容器中加入氧氣、糖和其他營養物質進行培育。Aleph Farms就屬於後者,從細胞樣本到整塊牛排,大約需要三週的時間。那麼,精心培育的意義到底在哪?

從食客們最重視的口感說起。利用植物蛋白製成的素肉,會在剛入口時讓人覺得在享受肉食,這樣的錯覺在咀嚼2秒後就會消失,因為素肉沒有肉類的韌性。而通過幹細胞培育的方式製作出來的產物本身就是肉類,只不過是換了一種肉類的獲取方式,口感得到了保證。

首塊“人造牛排”端上餐桌,它背後是450億的市場規模

這樣的獲取方式對環境有著極大的改善。據統計,僅在美國,每年就有大約90億隻雞和3200萬頭牛被宰殺。而肉類生產,是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讓我們將目光放長遠些,美國食品公司漢普頓溪創始人喬希·蒂特里克表示,到2050年全球肉類需求會增長100%,對於中國來說,需要整個英國那麼大的土地來種植大豆和玉米,才能夠飼養足夠的畜禽。換一種肉類的獲取方式會極大程度地改善長期溫室氣體排放的規模。

從道德層面上看,這樣的肉類獲取方式不那麼殘忍。很多消費者改變飲食習慣,是因為宗教和個人信仰,與現有的屠宰獲取肉類方式起了衝突。同時,人造肉無菌的特點,也大幅減少了人們對食用肉類患病的擔憂。

消費者的態度如何?40%的美國人願意嘗試

來自Sruveygoo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在英國和美國,共29%的受訪者表示願意嘗試人造肉。

在美國,這一比例高達40%,高於對英國的調查數據。在這些樂於嘗試的消費者中,為數最多的是純素食者,佔60%,而只有28%的肉食者表示願意嘗試。

首塊“人造牛排”端上餐桌,它背後是450億的市場規模

這樣的數據對投資這個市場的人是極大的鼓舞。Impossible Foods的首席戰略官Nick Halla表示:“人們不是真正必須吃動物肉,他們只是想吃好吃的肉。”如果他判斷正確,這預示著人造肉前景可期。據研究機構估算,

“人造肉”未來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64億美元,接近人民幣450億元。

首塊“人造牛排”端上餐桌,它背後是450億的市場規模

根據鳳凰網介紹,自2014年起,很多投資界大咖就開始涉足人造肉領域。當年,香港富豪李嘉誠通過其投資公司Horizons Ventures向位於美國紐約的人造肉初創公司Modern Meadow注資1000萬美元,用於人造肉的研發。在投資Beyond Meat之外,比爾·蓋茨還投資了另一家同樣做人造肉的初創公司Impossible Burger。

首塊“人造牛排”端上餐桌,它背後是450億的市場規模

目前這些企業都在致力於兩個方面:1.減少製作成本。2.提升產品口感。Aleph Farms 首席執行官Didier Toubia 解釋道:“想要將動物體外培養的細胞製作成餡餅或香腸,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想象一下打造一整塊全肌肉牛排是多麼的困難。”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望潮科技微信號(ID:tech_bea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