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被我们错把“丫环”当“娘娘”的食物,它们的名字骗了很多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太高,使得商品大量的流通,一些外来的食物也就逐渐走进了咱们的生活。例如我们东北因为气候及地理原因本地出产的水果种类十分有限,而随着物流的高度发达,你不但可以在市面上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水果,乃至世界各地水果也不在话下。诸如这些外来的食物流传到本地后,或是因为翻译的问题或者是其他原因,就造就了很多名不副实的食物。今天就让我们来盘点一下,那些年我们错把“丫环”当“娘娘”的食物,有些甚至骗了咱们十几年。

曾经被我们错把“丫环”当“娘娘”的食物,它们的名字骗了很多人


你还记得十多年前火爆一时的美国大杏仁吗?之所以对它的印象最为深刻是因为有一段小小的回忆。小时候家里院子大,院里种了几棵樱桃树还有杏树。那时候会把吃剩的杏核儿晾干,然后用砖头敲碎吃杏仁。不过自家种的杏树的杏仁有的香有的却十分苦,每次吃到苦杏仁的时候都要吐半天口水才能去掉嘴里的味儿。所以吃杏仁就像赌运气,苦与香只在一念之间,这也可能是吃杏仁一大乐趣之一。后来市面上开始流行美国大杏仁,第一次吃到的时候非常感概,还天真的问妈妈“为什么人家的杏仁没有苦的?”。多年之后才知道那所谓的“美国大杏仁”跟杏仁没有半毛钱关系,现在这货已经“从良”,叫“巴旦木”,这下大家都知道是啥了吧!

曾经被我们错把“丫环”当“娘娘”的食物,它们的名字骗了很多人


在哈尔滨上学的时候最喜欢当地一道名叫红烧日本豆腐的一道菜,那时候跟寝室一个哥们搭伙吃饭总会点到它,北方的菜码比较大,所以一道红烧日本豆腐加上两大碗米饭就可以解决一顿饭。以前一直以为日本豆腐是日本发明的豆腐做法之一,直到现在才知道它跟豆腐一点都不搭边。日本豆腐是以鸡蛋为原料,配水、调味料、植物蛋白制成的,也叫鸡蛋豆腐。至于为什么名字冠以“日本”俩字,应该这东西还是来自日本,要不然以咱们两国“睦邻友好”的关系,也不会拿他们冠名。

曾经被我们错把“丫环”当“娘娘”的食物,它们的名字骗了很多人


很多朋友家中都会备一些麦片,在早上起来时间紧迫或者犯懒的时候就会用开水一冲,食用起来非常的方便。但是你可能以为这家伙是一位“正宫娘娘”,是用燕麦做成的;那么恐怕你就弄错了,这些麦片其实是一种以小麦为原料加工而成的食品。是用普通的麦子和一些东西加工而成的,说白了就是一“丫环”。不过不用过分紧张,燕麦也好小麦也罢,能填饱肚子就可以。

曾经被我们错把“丫环”当“娘娘”的食物,它们的名字骗了很多人


吃火锅要是没有蟹肉棒就像一个人缺少了灵魂,尤其是那些小孩子更是喜欢它。但是蟹肉棒跟蟹连远房亲戚都算不上,甚至说是八竿子打不到。蟹肉棒中不含有蟹肉,而是冷冻的鱼糜制品做成的,是一种仿生食品,所以你才能以那么便宜的价格买到它,螃蟹多少钱你可以去菜市场打听打听。

曾经被我们错把“丫环”当“娘娘”的食物,它们的名字骗了很多人


每次带孩子去超市的时候,他总会在超市卖牛奶、酸奶的专柜前耍赖,这时候只有一打爽歪歪才能抚平他受伤的心。你去超市的时候如果稍微留意就会发现各种“奶”都被放在一起,然而这些在一起的可并不都是“牛奶”。按照国家相关要求,配料表镇中的各种成分要按高低顺序依次排列。牛奶中一般只有生牛乳;而那些牛奶饮料中第一位的确是水,接着就是各种添加剂。所以你可不要以为它们也是“正宫娘娘”,给孩子不限量的喝。

曾经被我们错把“丫环”当“娘娘”的食物,它们的名字骗了很多人


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组诸如此类的食物还有很多,所以在选择它们的时候不要能光看名字。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看食物的配料表,更不要被那些高大上的名字忽悠了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