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湖洋:龙潜堂风云

永春湖洋:龙潜堂风云

龙潜堂风云

罗蘅


永春湖洋:龙潜堂风云


龙山,顾名思义,卧龙藏蛟之福地;龙潜,潜龙伏虎之宝所。龙山村龙潜堂,光闻其名便有一股气势磅礴而出,令人心生敬意,心驰神往。

冬日暖阳的下午,我们来到了这块期待已久的圣地福所。这是一所典型的闽南建筑,红砖石壁,圆脊青瓦,古朴大方。大门石柱有一副冠首联,“龙山高耸青云近,潜水平流野渡横”,点出了龙潜堂面对稳稳青山,背临潺潺碧水的地灵人杰。最吸引人的是,门前埕下的一方半月形池塘,占地约莫有半亩多,中植荷花,周边种满花草,真可谓“半亩方塘护堂来”,如若盛夏,自当“映日荷花别样红”。


永春湖洋:龙潜堂风云


龙潜堂占地大约1300平方米,二进厅双护厝,有24间房,带天井,一护院炮楼。偌大的建筑,如今只有一户人家居住,那就是安土重迁的老作家郑天采老师。郑老师是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省内为数不多的童话作家,如今已91高寿,戴着助听器,耳朵有点背,交流起来有点困难。好在周末时间,他的几个子女都携带家人回来看望双亲,于是便带我们参观了龙潜堂。

整栋华堂建筑雕梁画栋,集砖雕、木雕、石雕、灰雕为一身,可谓精雕细刻,巧夺天工,气势恢宏,古香古色中透露出洋气,这是民国时期华侨民居建筑的一大特色。屋顶饰以彩瓷灰塑的花果、鱼虫、鹦鹉、狮兽、学堂和文房四宝,有着20世纪闽南传统建筑风格。屋檐下彩绘古代忠孝故事,人物栩栩如生,蕴含儒学世家的传统追求。大门的正面有12幅石雕画面,两根大柱及础石都精细雕花,放射出石雕文化的光辉。


永春湖洋:龙潜堂风云


走进龙潜堂的大门,看见堂内和大门两侧共有14个木窗,都透雕立体人物活动,如“帝舜躬耕”、“孔明借箭”、“空城计”、“白蛇传”等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前厅、正堂和两侧书院的木板墙体,则刻有20世纪初泉州诗人、书法家的诗词、格言、书法,其中有永春著名书法家、岵山人陈如珠的字画,有泉州人李漱泉挥毫书写的古训家教铭言和诗人林桐、余垂园、余省三、郑敬嘉、郑德文等人题赠的诗词对联。集诗、书、画、雕、塑于一堂,洋洋洒洒,满屋书香,这又是龙潜堂的另一大特色。整座房子雕梁画栋,美不胜收,令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


永春湖洋:龙潜堂风云


龙潜堂为永春著名的红色文化展馆,原来是旅居马来西亚的华侨郑德脂先生于1927年始建。郑德脂即郑天采老师的祖父,出生于1862年。据《永春县志.华侨志》记载,他幼时失学,靠割芼捡柴籴米为生。因为不堪其穷,弱冠远渡南洋,是清末湖洋一带最早搭船出洋谋生者。他初到马来西亚的马六甲和麻坡,继迁居佛州峇株巴辖,开垦椰树园,督率子弟通力合作,努力开拓,勤俭创业。数十年间,致赀累巨亿,成为马来亚龙引坡开埠人。凡马来亚半岛者,都知道他的姓名,因而他顺理成章地成为当地的华侨领袖。他久居外洋而切念祖国,情系桑梓,热心教育,除了建造龙潜堂作为祖业外,还捐2万银元,创办龙山小学、仙溪小学。凡乡邦义举,如创办学校、修桥造路、恤难救灾,无不慷慨解囊。去世之时,林森、于右任、蔡廷锴等各界人士均题词悼挽,永春诗人郑翘松为其作墓志铭。

祖屋大堂上德脂公头戴礼帽,身着黑衣,瘦削的脸上双目炯炯,长髯飘飘,望之可亲,牌匾上的事迹介绍读之令人肃然起敬。


永春湖洋:龙潜堂风云


子承父业。郑德脂长子郑作余(即郑天采老师的父亲)除继承发展父亲的产业外,更遗传了父亲的爱国爱乡,情系故里的赤子之心。抗战期间,他积极响应陈嘉庚的号召,成立抗日筹赈会,任分会副主席,为国内抗日战士筹款,捐献医药、飞机大炮,深得旅居地土著与华侨的敬重,被拥为当地侨领。解放战争时期,龙山小学校舍被军阀彭棠烧毁,作余公筹资重修,并在1960年修缮仙溪小学,捐资华侨中学,对社会公益踊跃捐助,1958年受永春县人民政府嘉奖,授予荣誉证书。


永春湖洋:龙潜堂风云


“治国必先齐家,齐家必先修身,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先诚其意”,这一大厅题刻正是龙潜堂郑氏家族的写照。郑氏父子敢拼善赢,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爱国爱乡,情系桑梓的情怀,自然成了一种家风薪火传承,影响了下一代。郑天采1949年由香港华侨大学投奔华北解放区参加革命。后毕业于华北大学,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50年代初执教于沈阳俄文专科学校,辽宁大学外语系。大学时代就开始创作,作品频频见于《北方》《中国青年》《光明日报》《民生报》等报刊。虽在“反右”和文革中遭遇不公待遇,仍挫而弥坚,笔耕不辍。文革后更是出书立著,翻译作品,成为享誉文坛的作家。尤其是其童话作品、寓言故事,广受赞誉。与郑天宝、郑其岳合称“龙山三作家”。他的几个子女也都在各自领域小有成就……

龙潜堂除了记载郑氏家族侨居海外的拼搏史,拳拳的爱国心赤子情,还见证了那段如火如荼,烽火连天的红色岁月。


永春湖洋:龙潜堂风云


龙山村是红色革命老区,“龙潜堂”是中共地下党组织仙溪支部活动据点,具有光辉的革命历史。

据郑国宝先生《烽火南洋》一书记载,1948年,马来亚抗日军分队长,马来亚共产党员郑仕照回国返乡后,想找个立足点。当时,居住在龙潜堂的郑天采在仙溪小学当教员,他向学校推荐郑仕照到学校教音乐课。同年,原马共抗日军郑亚天、郑新华、郑山丰、郑既明也先后从马来亚回到家乡。他们就聚集在龙潜堂开会,秘密商议要密切关注国内解放战争形势,观察永春及湖洋的斗争动态,积极主动寻找地下党组织,尽快与组织取得联系。紧接着他们就在龙潜堂秘密成立了湖洋仙溪地下革命斗争小组,以龙山村为据点开展地下革命斗争,动员群众,组织一支骨干民兵队伍,想方设法搞到枪支弹药,建立地下武装。


永春湖洋:龙潜堂风云


龙潜堂成为发动群众秘密建立革命武装组织——民兵游击队的活动场所。他们秘密传唱革命歌曲,宣传国家形势。在他们的影响下,很快就有20多名以龙山村为主的青年加入民兵游击队,队伍一天天壮大起来。

1949年6月初,当时地下党永春西区区委书记张永年、陈日三等代表闽西南地下党组织来湖洋,宣布批准郑仕照、郑既明等5位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成立仙溪党支部。支部就设在龙潜堂,从此,它成为地下革命斗争战斗堡垒,与黄起寮校长为支部书记的中共闽中力行中学党支部互相配合,共同合作,带领湖洋人民群众进行一系列革命斗争,在湖洋先后建立十个革命基点村,发展地下武装,共举义旗,解放湖洋,并配合闽西南游击队,于1949年8月23日解放永春县城。

“谷口郑奇士,结庐倚碧湾。地当仙鼎麓,宅近板桥间。列岫儿孙拱,双流带砺环。地灵人应杰,且待起龙山”。龙山村人杰地灵,不仅有“三桥两半岛”的优美灵秀环境,可歌可泣的赤子情华侨史,光荣的红色革命斗争史,而且在当代文学上也做出了重要贡献。龙潜堂静谧厚重的建筑,见证了一段段风起云涌的岁月,书写着永不褪色的红色文化。展馆中一幅幅相片文字,记载着老一辈爱国华侨、革命家的感人事迹,在历史中静默成一道风景,供人学习,瞻仰。这里书写的不仅是建筑奇观,更是爱国热忱、奋斗精神与革命伟业!


消息来源丨永春乡土文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