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說,氣候變化會危及全球近一半的含水層

研究说,气候变化会危及全球近一半的含水层

地下水層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庫,全球有 20 億人以地下水來獲得生活中基本的水資源以及農業或工業用途。近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篇研究論文表示,氣候變化將影響到 44% 地下水層對水資源的供應。

論文由來自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德國、法國和美國組成的聯合國際研究小組,他們利用現有的地下水數據建立了一個計算模型,將地下水儲量在氣候變化中產生的反應做成了一個動態時間表,時間表顯示,在未來的一個世紀裡,地下水位對水資源的補給與降水和蒸發之間的聯繫與變化,只有一半的地下水層可以進行平衡補給,剩餘部分都面臨枯竭的危險。

地下水層積水的原理是通過降水從地表滲進土壤,再通過土壤滲透到地下水層。雨水通過地表的基岩過濾至積水層往往需要幾百年的時間,各地的地質條件也不同。因為全球變暖導致乾旱和降雨等極端天氣的頻繁出現,都會對地下水儲量的補充與流失產生持久影響。

研究小組發現,氣候變化並不會讓所有地區的含水層變得更枯竭,受降雨量總和和降雨強度等不同因素的影響,一些地區氣候在變得潮溼的同時,地下水層可能會變得更充沛。乾旱地區地下水層對氣候變化的反應要慢一些,也比潮溼地區的儲備時間要長,現在撒哈拉沙漠下的含水層還未擺脫一萬年前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影響。

研究人員一直沒有停止過對水環境的研究,但在現有的研究中,針對氣候變化是如何影響地下水層的瞭解有滯後性,甚至現在仍無法準確測量含水層中剩餘水量情況,隨著時間的推進,水資源的問題正在變得越來越緊迫。

2015 年 NASA 就曾通過衛星數據觀測到,全球 37 個最大的含水層區域中有 21 個正在枯竭。這些面臨枯竭的含水層常年只有外流,而沒有新的流入。也有研究表明,美國加尼福尼亞中央河谷、印度、西班牙南部和意大利上恆河流域地區的含水層都會在 2030 年時消耗殆盡。

“儘管地下水枯竭是個全球性問題,但在探討出解決方案時,也要在當地進行執行,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社會、經濟和政治環境。”美國安大略省的土木工程與應用力學教授 Tom Gleeson 說。

題圖:ponaksom.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