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小寶肯定是個商業奇才

韋小寶肯定是個商業奇才

契訶夫在著名小說《變色龍》中塑造的人物警官奧楚蔑洛夫受到了大家的鄙視和嘲笑。但現代職場風波險惡,卻最忌過分執著。換句話說也需要“變色龍”。

韋小寶肯定是個商業奇才

領導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

先看看歷史上著名的“變色龍”吧!叔孫通以制定了朝見皇帝的禮儀而大受劉邦的賞識,成為西漢初年一個在朝廷中舉足輕重的角色。《漢書》還專門為他立了一篇傳記。

其實,他嶄露頭角開始於秦始皇時期。當時他是博士頭銜,秦始皇焚書坑儒,坑的就是這些有博士頭銜的人,當時坑的博士人數大概在460多人,而叔孫通卻能倖免於難,至於他用什麼手段討好了秦始皇,大家在這裡就可以腦洞大開一下了。

韋小寶肯定是個商業奇才

無往而不勝,靠得是智慧,尤其靠的是始終與領導想的一樣,甚至把領導不方便說的也說出來。

到了秦二世時代,陳勝、吳廣起義,二世招來一群博士儒生問計(大概和現在政府有關部門深入開展的“問計於民”差不多)。

有30多博士紛紛進言:“臣民聚眾鬧事就是造反,是不可饒恕的死罪,請陛下發兵平亂。”

可是,偏偏二世喜歡的是駝鳥政策,打心眼裡就不承認民眾會反對他。一聽這話臉色都變了,馬上拍案而起、怒不可遏。叔孫通當時就明白了二世的心思:“他們說的都不對,現在天下一家,郡縣的城牆、關卡早已撤銷,兵器也早已銷融,朝廷已經向百姓表示過不再動武的聖意,只是下面辦事的人沒有把朝廷的意思完全準確、原原本本地傳達到老百姓心眼裡而已。現在上有英明的君上,下有嚴格的法令,官吏們恪盡職守,百姓心向朝廷,怎麼會有造反的人呢?南方那些人不過是些小偷小摸,何足掛齒,不信過一會很可能就會傳來當地官員已經將盜匪緝拿歸案的好消息。”

他的這番話果然討得了二世和趙高的歡心。結果是,那些認為是造反的博士們都被交司法部門審訊,而叔孫通卻得到了20匹布帛、一身鮮亮衣服的賞賜,並被官升一級。

等到他回到住所,那些博士們責問他“你怎麼那樣會討好巴結?”

叔孫通說:“你們也太不會審時度勢了,害的我也險些喪命於此。”

其實,他早已看清了秦國即將滅亡的大勢,當天便逃出咸陽,投奔陳勝的隊伍了。陳勝失敗後,他又先後歸順過項梁、義帝、項羽,最後又投奔了劉邦。

劉邦不喜歡讀書人,叔孫通趕緊脫掉自己的長衫大掛之類的儒生服裝,穿起了劉邦故鄉流行的短衣短衫,果然很快贏得了劉邦的好感。

面對劉邦的垂詢,他首先推薦的是一些不怕死、敢拼命的壯士,而隨他來投奔的100多名學生卻沒有得到他的推薦。面對學生們的責難,他說:“打江山需要的是能夠衝鋒陷陣的人,你們能打仗嗎?彆著急,且耐心等待。”

劉邦當上皇帝后,那些故舊部下完全不懂君臣大禮,有時在朝廷上也爭強鬥狠、飲酒狂呼,甚至一言不合、拔刀相向。劉邦顯得很不耐煩,這一點被叔孫通看到了,他便趁機建議制定一套君臣禮儀。劉邦當即同意。

韋小寶肯定是個商業奇才
韋小寶肯定是個商業奇才

誰是領導,誰是上帝,有時候是會轉換的。

這樣,他的那幫子弟就派上了用場,同時他還特地去到禮儀之幫的魯地徵召一大批懂的朝廷大禮的人。面對有人說他不思當下百姓死活,想的卻是遠不是當務之急的禮儀時,叔孫通卻一點也不生氣,而是告訴他們“要懂得適應時局的變化有所為有所不為!”

由於他那一套禮儀極大地提高了皇帝的尊嚴,使得劉邦十分開心:“我今天才體驗到做皇帝的尊貴了。”

於是,叔孫通被加官進爵,一次得到500金的賞賜,一舉成為朝廷的近臣,到漢惠帝時還是恩寵不衰。

叔孫通以一人之身,能適應秦始皇之暴、二世之昏、陳勝之陋、項羽之威、劉邦之薄、惠帝之儒,在那樣一個天下大亂、文人遭劫的年代,他卻能苟全性命,而且處處得意、榮通富貴。難道是偶然的嗎?

深入探索一下他保身取寵的訣竅,可以發現,全在於“變”與“不變”之間。

所謂“變”,就是要在摸清不同上司、不同對象的脾氣、秉性、喜怒、好惡的基礎上,不斷地改變著自己的言行、對策,叔孫通對秦始皇採取的是“默”、對二世採取的是“騙”、對劉邦採取的是“捧”,對惠帝採取的是“嚇”,這些手段能湊效,不得不說他確實也費了不少心思。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當時社會的發展。

所謂“不變”,是迎奉的媚態是始終不變的。因當時的歷史條件所限,批評他一下,也是應該的(這種對上奉迎的態度是完全應該受到批評的)。

不過,也正是有了這一手,他能無往而不勝,得享一生富貴。這與那些因抗爭而遭到殺戮的人而言,自是可圈可點,見仁見智。

如果大家對此理解不深的話,《鹿鼎記》中的大紅人韋小寶可作為參照。他出身低賤、不學無術,卻能處處吃得開、受歡迎,靠得是什麼,相信大家都清楚。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如果進軍商場,韋小寶也能發大財。

韋小寶肯定是個商業奇才

這就是變色龍,已經成為傢俱的宣傳畫。

變色龍,在變化萬端的商場上銷路也不錯。君不見,現在市場上暢銷的“變色龍傢俱”,你又會想到了什麼。適應時局才是根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