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國土資源工作會議現場直擊

自然保護區礦業權退出應穩妥有序

首席記者 王少勇

“新時代國土資源工作要在生態文明建設上有更大作為,要推進國家公園等自然保護區內礦業權分類處置、有序退出。”在國土資源工作會議分組討論第六小組中,姜大明部長報告中的這句話引發熱議,特別是當甘肅省國土資源廳廳長王忠民提到祁連山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情況時,更是引起了在座其他省份國土資源廳廳長的濃厚興趣。

“請王廳長詳細介紹一下你們礦業權退出的做法。”不少人提議。

“甘肅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祁連山生態環境問題整改。”王忠民介紹,2017年9月,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調整後的甘肅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劃定限制開採區1個、禁止開採區127個,禁止在各級自然保護區內所有區域進行礦產資源開採。9月,甘肅省人民政府印發了《甘肅省礦產資源勘查開採審批管理辦法》,規定自然保護區不得新立、延續探礦權、採礦權;新設探礦權、採礦權應當符合環境影響評價要求;加強礦山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工作,改善礦山生態環境質量。12月,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礦業權分類退出辦法》,規定對保護區內已設置的礦業權採用註銷、扣除、補償三種方式分類退出。礦業權退出要實事求是分類處置,區分礦業權出資性質、勘查程度、開採現狀、資源儲量等,按照“共性問題統一尺度、個性問題一礦一策”的思路,分類實施,有序退出。

“工作開展以來總體平穩,一方面,礦業權人大多都認識到生態文明建設是大勢所趨,較為配合。另一方面,我們充分尊重礦業權人意願,先易後難,協商解決存在爭議,最大限度化解矛盾,維護社會穩定。總之,礦業權退出工作應當穩妥有序推進,不能著急冒進。”王忠民說。

參加第六小組討論的凌月明副部長有感而發,他說,各地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一定要以祁連山生態環境問題為教訓,倒逼綠色礦山建設和礦業結構調整,要積極爭取地方黨委、政府的支持,做好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向前推進。

“讓百姓獲得滿滿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首席記者 楊 旋

“我來之前,市委書記李鴻忠在我的報告上作了批示,說我們的不動產登記工作給了人民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老百姓對黨和政府的信心足了,感情更深了。”1月15日,在全國國土資源工作會議的第五小組分組討論會上,第一個發言的天津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局長蔡雲鵬語帶自豪。2017年,天津市局集中發力,用半年時間頒發了6萬餘件不動產權證,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

“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5年來,累計發放不動產權證4900多萬本、登記證明4000多萬份,有效保護了群眾和法人的財產權益。”姜大明部長在報告中對不動產登記工作的總結,引發了第五組與會者的熱議。

“我們從不動產登記工作啟動伊始,就高起點謀劃,全流程實現網上運行,老百姓只需要領證時候來一次。我們的窗口日接待2000餘人,還設立兩個中心以及多處社區便民服務點。”呼和浩特市國土資源局局長張瑞新表示,最近正和各大物業聯繫,爭取做到百姓不出小區就可完成登記。

今年南寧市國土資源局局長趙志萍已經是第五次參加全國國土資源工作會了,但她還是難掩激動之情:“每次聽報告都很有成就感。部長的報告不但部署新的工作,而且對以前的工作進行全面回顧。以不動產登記工作為例,剛開始啟動時大家都有畏難情緒,覺得是不可能的,但是3年過去了,現在不動產登記在我們南寧取得了令人欣慰和自豪的成績。”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報告的要求,努力提升不動產登記人員的思想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和業務建設,更好保障人民群眾的權益,讓百姓獲得滿滿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兩個房子”問題將迎來重大變革

本報記者 焦思穎

“2018年國土資源工作的重點,也是社會上普遍關注的就是‘兩個房子’的問題。”在1月15日全國國土資源工作會議分組討論中,浙江省杭州市國土資源局局長謝建華說:“一個是農房的問題,另一個是商品房的問題,他們關係著千家萬戶,如今將迎來重大變革。”

2018年全國國土資源工作會議上對農房和商品房提出了突破性的改革措施: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研究制定權屬不變、符合規劃條件下,非房地產企業依法取得使用權的土地作為住宅用地的辦法,推動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

在謝建華看來,這些都是利好政策,釐清了農村宅基地管理的概念,補上了農村宅基地管理中的短板。如何激活農村宅基地?他認為要做到三句話:行使好宅基地所有權,規範宅基地資格權,放活宅基地使用權。

“浙江目前的短板在農村,而村莊建設的無序在於農房建設的無序,農村宅基地普遍存在著管地不管天、管批不管建、管增不管減的問題,杭州農村人口在不斷下降,而新增建設用地卻在不斷增加,原因就在於宅基地所有權沒有行使好。宅基地獲得者在城市買了房,農村宅基地卻沒有退出,宅基地的繼承權沒有明確,亟須進行規範。同時要放活使用權,對宅基地進行減量化、有序管理。”謝建華說。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如何堅持這一理念?謝建華認為,目前,城市住房用地供應單一,主要是公開招拍掛出讓。下一步,要探索多種方式供應,如協議出讓、行政劃撥等,而核心則是要釐清分類,依據保障類、市場類、常租型進行供應,要探索住宅多結構形式供應。而非房地產企業依法取得使用權的土地作為住宅用地的辦法,將能夠提供更多租賃住房給買不起房子的人居住。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國土資源部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張德霖在分組討論中說:“新時代國土資源工作面臨著歷史性課題,落實宅基地集體所有權,保障宅基地農戶資格權,適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權,需要上下戮力同心,不斷改革創新,答好時代考卷,接受人民評閱。”

為掌握核心技術喝彩

本報記者 於德福

“2018年,我們要繼續為推進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化進行前期探索和技術儲備。”在全國國土資源工作會議第三組的討論中,中國地質調查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王研說,“目前,經前期調查論證,採取與地方政府、企業合作的方式,確定了兩片產業化開採的先導區。水合物鑽採船的製造已完成調研,發改委正組織專門力量進行論證工作。”

王研的話一結束,立即引起了與會代表的喝彩,大家的自豪之情洋溢而出:怪不得習總書記在新年賀詞中都專門提及我們的成果,這項成果,是我們地質人的驕傲。

“天然氣水合物是高效清潔能源,是未來全球能源發展的戰略制高點。試採成功,對解決我國的能源安全問題具有重要意義。”聽到代表們讚揚,參加討論的國家土地副總督察嚴之堯也興奮不已:“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成果!是一個大貢獻!”

看到代表們熱情洋溢,王研禁不住自豪地說:“試採連續產氣超過22天、平均日產8350立方米後,遠遠超出了當初的計劃。”他將手圈成一個圓筒向代表比劃著進一步解釋:“我們這次試採的還是開發難度最大的泥質粉砂型天然氣水合物,成功的關鍵是解決了開採筒的堵砂問題,實現了砂、水、氣的成功分離。這就是核心技術,我們掌握了!這既是地質人的驕傲,也是國土人的驕傲!”

制定國土政策要多用“白話文”

本報記者 張 晏

“以前在地方當縣長的時候,覺得自己很瞭解土地。等進了國土戰線,才發覺自己是個‘新兵’,國土資源領域要學的東西太多太多。”1月15日下午,全國國土資源工作會議分組討論第四小組,河北省石家莊市國土資源局局長趙路新在發言時,吐露了他作為國土新兵一員的切身感受。

“實際工作中,總是感覺國土資源政策說的是‘文言文’,而地方習慣講的是‘白話文’,兩套語言體系‘兩張皮’,擰不到一起。客觀評價,我們有些政策的確不夠接地氣,讓地方的同志看不懂,即便地方國土資源部門在做這種語言翻譯轉化時,也常常是消化半天,費盡口舌講給地方的同志聽,聽來聽去,他們還總是不理解。”趙路新說,上午聽完姜大明部長的主報告,內心倍感振奮,這份報告凝聚了集體智慧的結晶,內涵豐富,含金量十足,特別是一些新政策、新思路、新方法、新舉措。比如,改進耕地佔補平衡管理辦法,建立高標準農田建設等新增耕地指標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餘指標跨省域調劑機制;比如,探索盤活利用農村閒置農房和宅基地,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再比如,完善基礎性土地制度,推動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這些改革舉措,解答了新時代國土人怎麼幹的問題,舉棋定向,讓地方的同志們幹事心裡更有準星。但他同時提出,除了上述這種種“新”,地方切盼的還有一條,那就是“新規程”——規程是指導地方操作層面的指南,有了規程,地方才能有所適從;規程缺失,一些政策上頭開了口子,部門政策又不協調,壓力釋放到一線國土資源部門,地方的同志就會苦不堪言。

不管是新政策還是新舉措,國土資源部門都要學會講“白話文”,要讓地方聽得懂。趙路新介紹,這兩年石家莊市嘗試了把國土政策講成“白話文”——給每個縣市出一本資源利用和管理方法指南,把當地資源狀況、評價分析、資源紅線一一寫進指南,讓地方政府領導心中有數,種好自留地、練好基本功、劃好一張圖,實踐反響良好。“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我們盼著,各項改革‘新規程’加緊落地,國土資源部門上下同心,擼起袖子加油幹,共同建設安全、綠色、高效、法治、和諧的美麗國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