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三大股指週一盤前微跌 蘋果下跌近2%

美國三大股指週一盤前微跌 蘋果下跌近2%

美國三大股指週一盤前微跌 蘋果下跌近2%


騰訊科技訊 11月19日,美國三大股指期貨週一盤前齊跌。其中道指期貨下跌33點,至25418點,跌幅為0.13%;標普500指數期貨下跌4.00點,至2738.75點,跌幅為0.15%;納斯達克100指數期貨下跌4.75點,至6890.50點,跌幅為0.07%。

【重要個股消息及盤前報價】

【中國概念股】

京東第三季度淨利潤4億美元 同比增長200%

京東集團(納斯達克股票代碼:JD)發佈了2018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京東集團第三季度淨營收為人民幣1048億元(約合153億美元),同比增長25.1%,略低於市場平均預期的153.1億美元;來自持續運營業務歸屬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為人民幣30億元(約合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人民幣10億元增長200%。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第三季度來自持續運營業務歸屬京東集團普通股股東的每股美國存託憑證攤薄收益為人民幣0.80元(約合0.12美元),好於市場平均預計的0.10美元,去年同期為人民幣1.52元。至發稿時,京東盤前下跌2.39%,股價為22.50美元。

融360第三季淨虧780萬美元 同比虧損幅度擴大

融360(紐交所證券代碼:JT)週一發佈了該公司截至2018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未經審計財報。財報顯示,融360第三季度總營收為人民幣4.437億元(約合646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下滑5.1%;淨虧損為人民幣5350萬元(約合780萬美元),上年同期的淨虧損為人民幣1670萬元。

樂居第三季度淨利潤680萬美元 同比扭虧

樂居(紐交所證券代碼:LEJU)週一發佈了該公司截至2018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未經審計財報。財報顯示,樂居第三季度總營收為1.336億美元,同比增長40%;歸屬樂居股東的淨利潤為680萬美元,去年同期的淨虧損為2310萬美元。

歐洲EBI全球百強品牌榜:騰訊、阿里巴巴躋身前20

11月19日,歐洲獨立品牌和專利評估專業組織歐洲品牌研究所(EBI)日前發佈“全球企業品牌價值百強排行榜”,蘋果公司高居榜首,谷歌第二,中國移動、阿里巴巴集團(紐交所證券代碼:BABA)、騰訊等躋身前20。

蘋果、谷歌、微軟、亞馬遜、Facebook等美國IT企業打入榜單前五,而中國企業品牌價值上升勢頭強勁,較去年增長63.8%,入榜的中國企業達12家,中國移動、阿里巴巴、騰訊分別名列第10、第14和第16。入選的還包括中國工商銀行(第29)、中國建設銀行(第30)、中國平安(第33)、中國人壽(第40)、中國農業銀行(第43)、中國銀行(第44)、百度(第75,納斯達克證券代碼:BIDU)、中石油(第76)、中國電信(第92)。阿里巴巴集團盤前上漲0.54%,股價為154.93美元。

杭州互聯網法院與騰訊京東搜狗達成涉網糾紛調解合作

在日前上海舉辦的“第三屆新興法律服務產業博覽會暨Legal+高峰論壇”上,杭州互聯網法院與騰訊、京東(納斯達克證券代碼:JD)、搜狗(納斯達克證券代碼:SOGO)等互聯網公司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探索互聯網案件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

互聯網糾紛多元化機制是新時期下司法主動適應互聯網發展,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實現便民服務,促進社會和諧的一項保障,同時也是藉助互聯網思維尋求共同參與、多元一體、激發全社會主動參與網絡治理糾紛的一項全新探索。

鳳凰衛視附屬與阿里巴巴就互聯網技術合作訂立備忘錄

11月19日,鳳凰衛視發佈公告稱,公司間接全資附屬鳳凰衛視有限公司與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在11月16日訂立了一份戰略合作備忘錄。根據該備忘錄,訂約雙方表示了在節目內容、產品、平臺以及雲計算、大數據等互聯網技術方面開展深化合作的意願,並將探索在跨界創新、資本投資、中臺技術共用、達摩院科創轉化與傳播等領域的合作可行性,及在該備忘錄的一年有效期內簽署有約束力的戰略合作協議的意向。

【美國科技股】

蘋果削減全部三款新iPhone訂單 供應商很沮喪

據外媒報道,多位知情人士稱,蘋果(納斯達克證券代碼:APPL)已削減了今年9月份發佈的全部三款新iPhone訂單。今年9月份,蘋果發佈了三款新iPhone,分別為iPhone XR、iPhone XS和iPhone XS Max。據媒體之前的報道,這三款新手機首發後的消費者熱情明顯不如上一代產品。據悉,最近幾周,蘋果削減了全部三款新iPhone訂單,這讓蘋果供應商的高管們、以及生產iPhone和相關零部件的員工們感到沮喪。實上,近期已經有種種跡象表明,新一代iPhone的市場需求低於預期。本月初有報道稱,蘋果已告知富士康等代工廠商,要求其暫停增加iPhone XR生產線的計劃。蘋果盤前下跌1.96%,股價為189.73美元。

蘋果CEO庫克:自由市場機制在科技業失效 美政府監管即將到來

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在科技領域自由市場的機制已經實效,行業將迎來政府和法律監管。在談到科技行業的監管時,庫克表示:“總體而言,我並不是監管的大粉絲,我信奉自由市場。但是面對自由市場機制並未發生效果時,我們不得不承認現實。”庫克還表示,科技公司必須做好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政府監管。他表示“這不是選擇隱私還是利潤、隱私還是科技創新的問題,這是一個偽選擇。”

歐盟擬徵“鏈接稅” 谷歌威脅關閉當地“谷歌新聞”

谷歌新聞高管日前表示不排除在歐盟國家關閉谷歌新聞(Google News)的可能性。目前谷歌正與歐盟就使用新聞內容徵收“鏈接稅”的計劃四處遊說。谷歌新聞副總裁理查德-金格拉斯(Richard Gingras)說,儘管“不希望關閉服務”,但該公司對目前的提議深感擔憂,這些提議旨在補償陷入困境的新聞出版商。他對《衛報》表示,谷歌新聞的未來可能取決於歐盟是否願意改變立法的措辭。“在看到最後的說法之前,我們不能做出決定,”他說。

高盛稱“看錯”英偉達 將其目標股價下調到200美元

投行高盛日前把英偉達(納斯達克證券代碼:NVDA)從其“確信名單”中剔除,聲稱它“顯然看錯了這隻股票”,低估了該公司庫存積壓的嚴重性。上週四,英偉達發佈了令人失望的第三季度財報和第四季度預期數字。高盛還把英偉達的目標股價下調到了200美元。 “雖然我們認為英偉達遊戲部門的庫存問題只是暫時的問題,不會影響到它的長期發展,但是我們也認為市場可能需要好幾個季度才能重新獲得對它的信心,尤其是在當前經濟疲軟的情況下。”高盛在發給客戶的研究簡報中稱。繼股價上週五暴跌18.76%之後,英偉達股價週一盤前下跌0.09%,股價為164.29美元。

加拿大皇家銀行:特斯拉將籌集約13億美元在華建廠

特斯拉籌集資金在上海附近建造汽車工廠一事,日前有了新進展。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分析師Joe Spak表示,特斯拉大約會在當地籌集13億美元,利率可能3%-5%。Spak稱,最初預算中的其餘7億美元將由特斯拉以股權投資方式在兩年內投入。他對該股評級為持有,目標價325美元。馬斯克曾表示,將加快在中國生產的步伐,希望2019年開始在中國建廠生產Model 3。特斯拉在華所生產的車輛將只在中國銷售,位於上海的3號超級工廠最初的計劃是每週生產3000輛Model 3。特斯拉盤前上漲0.15%,股價為354.85美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