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董教父”安思远

安思远1929年7月13日出生于美国,纽约知名古董商兼收藏家,原苏富比教育学院中国区首席代表、资深艺术品市场顾问。1929年7月13日出身于美国。从小就对收集物品感兴趣,从收集中国邮票开始,逐渐进展到收藏鼻烟壶,1960年开办安思远高德画廊经营古董生意,并逐渐成为成为最具权威的国际亚洲艺术古董商。他是美国及整个西方艺术界公认的最具眼光和品位的古董商兼收藏家,有“中国古董教父”之称。

“中国古董教父”安思远

我首先是一个古董商,然后是一个收藏家。”这是安思远自己给自己的定位。对于安思远的友人来说,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友善、大度,甚至“大方”得有点儿夸张!据说正是因为具有这种秉性——过于信任、出手阔绰,因此安思远也经常蒙受各种欺骗。行里的人还会经常用 “导师”这个词来形容他,因为几乎所有跟安思远打过交道的人说他热情好客、不吝赐教。说起安思远购买艺术品的执着也是让人印象深刻。那件鎏金铜熊据说是他在2007年来参观佳士得的预展,一眼就看上了,马上变得异常兴奋,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并表示一定要购买!于是最终花高价购入囊中。或许是因为太喜爱,这件作品被一直留到了最后!安思远买东西的任性让人记忆犹新。也许他的任性还不仅仅体现在对喜欢的艺术品的执着上,他同样喜欢雪茄和酒精。曾和美国的一位记者聊起安思远,他曾在安思远生前采访过他。“整个采访过程,安思远一直没有放下手中的雪茄。对雪茄的依赖也是到了骨子里的,似乎并不亚于艺术品”。也或许正是因为此,安思远晚年身体不好,并且医生劝他戒除烟酒的话也从来没有听过,依然我行我素。所以安思远从头到脚都是一个非常感性、特立独行的人。“我或许不是最伟大的亚洲艺术品商,但一定是最富有的。”安思远这样评说自己,除了富可敌国的藏品,更多的可能在强调他内心的富足。

“中国古董教父”安思远

1960年,他和古董商詹姆斯高德合伙在纽约开了安思远高德画廊,经

营英国家具、工艺品以及亚洲艺术。1981年安思远大胆购藏了1500件印度艺术品,其中半数很快出售,他也成为最具权威的国际亚洲艺术古董商。经过多年的钻研和实际运作,他成为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的泰斗,是美国及整个西方艺术界公认的最具眼光和品位的古董商兼收藏家,有“中国古董教父”之称。安思远的中国艺术品收藏中最著名的是碑帖和明清家具收藏,因其颇具建树的明式家具收藏被称为“明朝之王”。而让安思远与中国产生渊源的还包括其收藏的北宋拓《淳化阁帖》六、七、八三卷及第四卷的转手往事。

“中国古董教父”安思远

安思远其所藏的古家具、中国书画、碑帖、文房等艺术品均属馆藏级文物,并先后出版有《中国古家具》(1971年)、《中国近现代书画1800-1950》(三卷本,1987年)等书。安思远对中国近现代的书画也情有独钟,1993年,纽约苏富比就曾为他收藏的近现代书画举办专场拍卖,其中不乏齐白石、傅抱石、徐悲鸿、张大千、潘天寿等人之作。在碑帖藏品中有《宋拓晋唐小楷》十一种(传“越州石氏本”)、《淳化阁帖》最善本四卷、宋拓《怀仁〈圣教序〉》、宋拓《怀素草书〈千字文〉》、水拓本《瘗鹤铭》、明拓《天发神谶碑》、明拓《礼器碑》、未断本《曹全碑》、旧拓《石鼓文》等。文物出版社1996年曾出版过《安思远藏善本碑帖选》,安氏一生收藏的碑帖精品多在其中

“中国古董教父”安思远

安思远是美国及整个西方艺术界公认的最具眼光和品位的古董商兼收藏家。安思远经营和收藏的门类颇多,几乎可以建立一家小型博物馆,被为“中国古董教父”,他对明式家具收藏颇具建树,又被称为“明朝之王”。

“中国古董教父”安思远

85岁的安思远没有子女,最后陪伴他的是他的日本管家,也是他信赖和爱戴的人。安思远很早就立有遗嘱,并且时不时的会做些调整。他一直筹划着在死后将自己的东西拍卖出去,并且还经常告诉别人最后一件拍品肯定将是他手上戴的这个完美无瑕的翡翠戒指。但是最后,安思远的这枚翡翠戒指并未上拍,而是送给了这位日夜陪伴他的管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