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地崇拜到大地之母:神話的演繹

從大地崇拜到大地之母:神話的演繹


在史前社會,人類難以駕馭的自然物都可能成為遠古人類的崇拜物。諸如山川峽谷、江河湖海、日月星辰、石頭、洞穴、風雨、雷電、水火等自然物及自然力,人們將其視作具有靈魂、超強意志的對象加以崇拜。

人們崇拜自然物的行為常常以唱歌、跳舞、繪畫、雕塑以及食物、金錢供奉,甚至殺人殺牲畜等活動來表達人們對自然物的敬畏,寄託人們的希望,祈求它賜福避災。

一、大地崇拜

大地崇拜(Land Worship)主要是崇拜土地,是人類的古老信仰,屬於原始宗教的範疇,大地是萬物之母,無論是漁獵採集經濟還是生產性經濟,人們都依賴土地而生存。

從大地崇拜到大地之母:神話的演繹

土地孕育萬物



土地孕育萬物,《漢書·禮樂志》:“后土富媼,昭明三光。”注引張晏曰:“媼,老母稱也。坤為母,故稱媼。”這和《周易·說卦》“坤,地也,故稱乎母”是一致的。《太平經》有“地母臣承陽之施,主長養萬物”之說,這種崇拜大地的現象在民族學資料中也有相關記載。

崇拜大地的現象從“社”的造字法中亦可看出端倪,“社”從“示”從“土”,本身就表示了一種土地崇拜。自三百萬年前人類誕生起,人類就依靠大地而生存,尤其當時處於被動適應自然階段,敬畏自然、崇拜自然、崇拜大地更是不可避免的,故作為“萬物之母”的大地得到先民的崇拜。

二、大地之母

在中國神話傳說中,大地之母是指后土和女媧,後人將二神合併祭祀稱“媧皇后土聖母”。

(1)地神

地神,也稱地媼,故後世衍為地母,漢代文獻即稱之為“媼神”。

從大地崇拜到大地之母:神話的演繹

地神



(2)后土

后土皇地祇,又稱地母元君,尊稱后土娘娘。源於母系社會自然崇拜中的土地與女性崇拜。全稱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是道教尊神“四御”中的第四位天帝,她掌陰陽,滋萬物,因此被稱為大地之母。相傳她是最早的地上之王。後與主持天界的玉皇大帝相配臺,為主宰大地山川的女性神。

從大地崇拜到大地之母:神話的演繹

后土



(3)女媧

女媧是中國神話中的創世女神。又稱媧皇、女陰娘娘,史記女媧氏,是古代傳說華夏民族人文先始,社稷福德之正神。相傳女媧造人,一日七十化,以黃泥仿照自己摶土造人,創造人類社會並建立婚姻制度;因世間天塌地陷,於是熔彩石以補天,斬鱉足以立四極,留下了女媧補天的神話傳說。

從大地崇拜到大地之母:神話的演繹

女媧造人


從大地崇拜到大地之母:神話的演繹

女媧補天



女媧不但是補天救世的英雌和摶土造人的女神,還是一個創造萬物的偉大的自然之神。她神通廣大化生萬物,每天至少能創造出七十樣東西,她開世造物,因此被稱為大地之母,是被民間廣泛而又長久崇拜的大母神和始先神。

大地崇拜的現象很普遍,人們崇拜的主要神靈是地神,或者稱為地母神,土地神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土地神被人格化之後,他的人文色彩便豐富起來了,被冠以“地母”的美稱,以與天父相對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