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其自然,是孩子成長的最好狀態

1、

小女4歲剛過,猛然驚覺,已經很久沒有尿過床了,好象尿床這回事已經很久遠了。再想想,就在今年上半年,孩子還是一週要尿床三四次的節奏,當時回家跟自己媽媽說,她是老一輩人的想法,覺得三歲多的小孩子還尿床,說:“要打,這怎麼行,打幾次就好了。”我說,不打,不捨得。

於是每次半夜尿了就換,第二天早起曬,其實孩子尿了床,她自己也覺得挺不好意思的,每天早上我為了緩解她的情緒會跟她說,“不小心尿床了是吧?做了個夢,以為是在小馬桶上面,就尿了,結果發現褲褲和床單打溼了,原來不是坐在小馬桶上面,這才醒了,是不是呀?”她會順水推舟說“是”,下次半夜尿了後會跟我說:“媽媽,我不小心尿床了。”莫名心疼,不厭其煩地給孩子換、曬,慢慢地從一週尿三四次到一兩次,到最後一個月偶爾一次,到現在,已經有半年沒有沒有尿過床了。

順其自然,是孩子成長的最好狀態

2、

對於吃夜奶也是,孩子到兩歲多的時候還在吃夜奶,很多人都說,吃夜奶對牙不好,孩子應該在一週歲後斷掉夜奶云云,想著我們都兩週歲多了,下定決定斷掉夜奶。用盡了網上介紹的各種方法,比如半夜要喝奶的時候把奶瓶裡裝溫水給她喝,要哭就讓她哭一下,給她講道理,說是大孩子了,半夜再不能喝奶了等等。

如此折騰了一兩週,孩子半夜要喝奶的時候醒來的第一句話是“我不是大孩子,”莫名的心酸,孩子不想當大孩子,因為當大孩子就喝不成奶了。於是決定不聽專家的,繼續喝夜奶,想喝到什麼時候就喝到什麼時候。幾個月之後,在沒有任何措施、任何說服的情況下,孩子竟然自然而然地斷掉了夜奶。

順其自然,是孩子成長的最好狀態

其實孩子小的時候,胃容量有限,睡到半夜胃裡的食物消化完了,感覺到餓了,想吃點東西再睡,就好比大人餓了的感覺一樣,這時候不讓孩子吃,無論對她的身體還是心靈,都是多大的摧殘。隨著孩子長大,胃容量變大了,肚子裡睡前吃的食物夠支撐一晚上了,就自然不會再喝夜奶了。

3、

孩子剛出生的時候,母乳不是很多,當時聽信很多論壇上說的,奶不足要追奶,不能加奶粉,加了多少奶粉,母體就會少產生多少奶,要讓孩子多吸,自己會吸奶器吸,這樣才能多產奶。

於是,開始的那段時間,為了追奶,成天抱著孩子吸,孩子吸得滿頭大汗也沒吸出來多少,睡不了一會就醒了,餓了要繼續吃,於是只好繼續喂,疲憊不堪,孩子也累,我也累得不行。

順其自然,是孩子成長的最好狀態

可實際上,奶有可能可以追出來,但要付出的代價是,不管是我還是孩子,都必須放棄睡眠時間,孩子需要適當捱餓,用力吸,我得長時間保持餵奶姿式,孩子睡了還得用吸奶器吸,睡眠不足奶水更加分泌不足。

奶粉雖然比不上母乳,但也是有營養的,可以滿足寶寶的成長所需,如果母乳不足的情況下,不用剋意強求,順其自然,適當補充點奶粉,大人和孩子都不用那麼累,孩子也不用捱餓,其實對於孩子的成長更有利。

順其自然,是孩子成長的最好狀態

4、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每一個成長過程都有一個指導的時間線,比如,幾個月會抬頭,幾個月會翻身,幾個月會坐,幾個月會長牙,多大時可以不用尿不溼,多大時可以不用喝夜奶等等,各種“磚家”會拿出各種科學道理來指導,如果遲於這個時間,就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或害處,當孩子達不到這個要求時,大人就會緊張、焦慮,可實際上,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有差異,教科書說八個月開始長牙,八個月一到,家長就成天掰著孩子的嘴裡看牙長出來了沒有,沒有就焦慮得不行,實際上,九個月、十個月再長牙又怎麼樣呢?

順其自然,是孩子成長的最好狀態

對於戒尿不溼,戒夜奶的時候也是一樣,哪有什麼規定的時間表可言,順其自然,大人不急躁,孩子不焦慮,才是對於孩子最好的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