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是清華教授,考清華卻差2分,母親查試卷發現這樣一句話

高考是很多人都非常重視和關注的一個話題。有很多家庭和學生都可能會因為高考而在未來變得不同。除了被保送的學生,每個同學在步入大學前都需要參加高考。雖然最後的結果可能大不相同,成績有高有低。有的人在高考後能夠被自己想上的大學錄取,而有的人連大學的基本招收分數線也達不到。

然而高考的經歷卻是可貴的,相信參加過高考的都很難忘記這種感覺。這次的考試會讓很多人以後的命運都發生改變,有的人甚至可能一輩子都會被影響。然而對於學習好,智力又高的學生們來說,被名校錄取卻是一件特別簡單的事情,不需要花費多大的力氣。尤其是對於一些特別擅長考試的同學來說,不只是普通人認為特別難考的985或者211大學,甚至就連考清華北大也是在他們眼中特別簡單的事情。

父母都是清華教授,考清華卻差2分,母親查試卷發現這樣一句話

每一年的高考過後都能聽說到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有很多父母面對高考要比學生本人還激動。在成績還沒有公佈的時候,家長們擔心孩子的分數不行,成績出來之後,家長們又在操心孩子們怎麼報志願的問題。所有的父母都想要自己的孩子能夠被理想學校錄取,而且還能選擇一個適合的專業。因此有許多的家長們老是選擇讓孩子們選擇一些聽起來很熱門的專業,但事實上他們通常並沒有去考慮過孩子怎麼想,不夠尊重他們。這個問題不僅是普通學歷的父母,就連在清華大學教授的身上也出現過。

父母都是清華教授,考清華卻差2分,母親查試卷發現這樣一句話

大家都應知道林徽因的大名。畢竟她在民國的時候是出了名的大才女,而最出名的應該就是她跟梁思成兩個人之間的愛情了吧,到現在還一直被大家流傳。她不僅有才,而且在建築方面也特別擅長,是一位建築方面的大師,還對我們祖國這方面的發展做出了很多的奉獻。他們夫婦兩個人都是清華大學的教授,由此可想他們的子女也一定是很優秀的,畢竟父母學歷高,所以他們從小到大都能從父母這裡接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

父母都是清華教授,考清華卻差2分,母親查試卷發現這樣一句話

他們夫婦兩個人共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兒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被這對夫婦培養著關於建築方面的興趣愛好。他媽媽肯定是想要孩子能夠跟父母一樣,能對中國的建築業做出一定的貢獻,有一定的研究成果。所以媽媽在兒子特別小的時候就一直教他建築這方面的有關知識。主要是建築,但是其他方面夫婦兩個人也沒有忽略掉,只不過更期待兒子能夠像父母一樣有作為。

父母都是清華教授,考清華卻差2分,母親查試卷發現這樣一句話

​由於父母的影響,兒子在成績方面自然是很好,父母對孩子參加高考也是特別放心的。想想父母都是清華的大教授,那他們培養出來的孩子在專業上一定也很強。然而等到成績出來以後,卻距離上父母的學校還差個2分。這讓他的媽媽實在是不明白,她想了辦法看孩子的高考卷子,才知道哪裡有了問題。

父母都是清華教授,考清華卻差2分,母親查試卷發現這樣一句話

她看完卷子之後發現上邊寫著這樣一句話,表示他一點都不喜歡建築,他其實更加喜歡歷史。剛剛開始林徽因肯定是特別生氣的,但是後來她就想明白了,其實學習的關鍵是興趣。所以第二年她就讓兒子報他想報的專業,到最後兒子果然被北大的歷史系錄取了。

父母都是清華教授,考清華卻差2分,母親查試卷發現這樣一句話

小編想告訴大家的是,父母心裡要求孩子學習的東西,不一定孩子就會喜歡。每個人都是獨立於其他存在的一個個體,他們都有自己的想法。父母不應該逼迫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