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市值和戰略看,做遊戲的騰訊已全面落後馬雲的阿里巴巴

從市值和戰略看,做遊戲的騰訊已全面落後馬雲的阿里巴巴

截止2018年11月29日,$騰訊控股(00700)$​ 總市值29588億港元,合美金3782億美元,$阿里巴巴(BABA)$​ 總市值4130億美元。

從市值和戰略看,做遊戲的騰訊已全面落後馬雲的阿里巴巴

兩者相差近400億美元,而且阿里的市值裡還沒有算上螞蟻金服!

兩者的差距在今年逐漸擴大。各方面來看,阿里巴巴的潛力和戰略都會比騰訊強的多。再過五到十年的時間,騰訊將毫無可能反超阿里,而阿里未來各個核心指標將會是騰訊兩倍甚至更多。

先別急著噴,看完歡迎來討論。

從市值和戰略看,做遊戲的騰訊已全面落後馬雲的阿里巴巴

這是網上傳的比較廣的BAT行業佈局圖

騰訊的佈局似乎更廣。但其實仔細看來騰訊只是廣撒網,就像養蠱一樣,真正的核心優勢,僅僅在社交和娛樂兩大板塊,遊戲這裡也算在了娛樂裡面。

阿里看似佈局更少,但其實相當精準,在電商、金融、物流、雲計算、新零售、物聯網、O2O、人工智能、國際化等各方面都極具優勢。

下面一個一個板塊來講

1.社交

騰訊是毫無疑問的社交巨頭。QQ和微信滿足了95前95後所有人的基本社交需求。這讓騰訊擁有中國最大的流量優勢。可以說,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騰訊的社交巨頭的地位都無可撼動。而社交內容上看,微信公眾號,天天快報(用戶以95後為主),騰訊新聞等都具有一定的地位。

張一鳴的抖音和今日頭條把短視頻和圖文內容做到了行業第一,對騰訊很有威脅!但是隻要字節跳動沒有自己的IM(即時通訊產品),僅靠短視頻和圖文機會還是寥寥。

阿里一直想要做社交,出過阿里旺旺、來往等產品。也投資了微博和陌陌,但最終都放棄了私有化併入阿里,因為實在和騰訊相去甚遠。

而內容和流量上,豌豆莢、UC瀏覽器、神馬瀏覽器、大魚號等等,比騰訊也要差上好大一截。

2.企業級IM

這個和社交分開因為企業級IM和社交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東西,但都有著巨大的用戶基數和使用時長,市場規模不弱於任何一個板塊。

阿里巴巴在社交上失敗了多次,唯獨釘釘,成為了企業移動辦公市場上的佼佼者,尤其是中小企業。

根據第一財經的《2018中國智能移動辦公行業趨勢報告》,目前在移動辦公領域,釘釘的活躍用戶比第二名到第九名之和還多。

從市值和戰略看,做遊戲的騰訊已全面落後馬雲的阿里巴巴

今年9月,釘釘和企業級OA藍凌成為戰略級使命合作伙伴,雙方的合作將為釘釘帶來大量企業,尤其是中國的500強公司,釘釘的市場份額和影響力將進一步擴大。

騰訊看到釘釘的成績後,全力支持企業微信,企業微信騰訊痕跡太強,B端的需求並不能很好地得到滿足,目前和釘釘想去甚遠。如果諸位去體驗過企業微信和釘釘,相信會和我有同樣的感受。這也是諸多企業對微信表示懷疑的原因。

而今年9月和泛微也迅速出了一個最新版的OA系統,將企業微信嵌入泛微OA,但目前從市場的反應來看,企業並不是很買賬單。企業需要的是解決問題,而微信的優勢在於流量的優勢,無法給企業帶來實質的效果,因此市場暫時來看,企業微信要超越釘釘還是不太可能。

3.娛樂

這是一個娛樂至死的年代。娛樂是衣食住行外最硬的需求。

而娛樂行業又分了很多種,遊戲,短視頻,小說,電視劇,任何打發時間的都可以是娛樂。

其中最大的行業是遊戲行業,2017年中國遊戲行業規模2100多億,騰訊佔了7成,是行業絕對霸主,也是全世界最大的遊戲廠商,同時投資了很多國外的大遊戲廠商。

短視頻方面騰訊鉅額投資了快手將其納入商業版圖,快手月活跟抖音差不多甚至稍高,日活差點。

直播領域,騰訊先後投資鬥魚直播、虎牙直播,其餘幾家也有合作的意向。幾乎一統天下。

小說部分,閱文集團有巨大IP優勢,騰訊動漫、QQ閱讀、B站都是霸主,知乎的大股東也是騰訊。

至於音頻視頻,網易雲音樂是騰訊音樂唯一的挑戰者,騰訊視頻和愛奇藝雙嬌。今年8月騰訊還投資了喜馬拉雅補全了音頻短視頻的版圖。

但是今年開始遊戲行業乃至整個娛樂行業受到了政策的嚴厲管控,對騰訊打擊很大,股價上就能看出來。

而阿里和騰訊相比,在娛樂方面跟騰訊差了不止一個檔次。

優酷月活只有愛奇藝一半不到;阿里文學、書旗小說、阿里遊戲、蝦米音樂都可以忽略不計。

阿里在娛樂方面主要是在兩大塊,一塊是電影,一塊是在線票務,而這兩部分都緊密的和阿里本身的支付結合在一起,在戰略上有護城河。

從去年暑假開始,中國最火爆的電影幾乎都和阿里影業有關,《我不是藥神》背後就站著阿里影業的身影。

今年8月萬達影院接受了阿里78億的戰略投資背後,阿里就成了萬達影院的第二大股東。

從市值和戰略看,做遊戲的騰訊已全面落後馬雲的阿里巴巴

在線票務方面,淘票票和大麥都很有市場競爭力。而騰訊最失敗的投資,就是一個一個合併在線票務,微影、娛票兒、格瓦拉、貓眼電影等等,但最後卻眼睜睜看著淘票票的市場份額不斷從10%一路上漲到目前的45%以上。

4.電商

電商市場規模太大,而阿里涵蓋最廣,幾乎都是行業霸主地位。

有C2C的淘寶,GMV目前是拼多多的十幾倍;

B2C的天貓,GMV是京東兩倍還多;

B2B的阿里巴巴佔市場份額30%以上;

二手市場閒魚2018年GMV預計突破千億;

國際版淘寶速賣通2018年成交買家過億,已經引起亞馬遜的高度警惕;

僅有跨境電商部分,存在網易考拉這麼一個可以和天貓國際掰掰手腕的對手。

基於這麼大的優勢,阿里媽媽是國內最好的精準營銷廣告平臺,促使阿里成為中國電商廣告界的霸主。

而反觀騰訊在電商方面失敗了十幾回,易趣、拍拍網、QQ商城、騰百萬都是鮮活的例子。

自己做電商無果後開始主動投資,目標只有一個,只要不是阿里的,我就投。京東、拼多多、唯品會、楚楚街、美麗說、蘑菇街、每日優鮮等等。初期流量的偏向讓他們取得了高速的發展,但受到模式的限制到了後期就無能為力。

京東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就不斷增速下滑,被天貓越拉越遠,加上強東今天這一炮,京東市值僅有309億美元,都快被拼多多反超了,未來還能不能對淘寶構成威脅,相信大家心裡應該都有數!

拼多多從17年開始快速崛起,帶動了四五線群體的消費能力提升,原本騰訊想借此分流淘寶,但結果從財報上看,淘寶每個季度的新增活躍人數都創了新高。

相比騰訊,阿里在電商上的投資更理性更有戰略眼光,匯通達、寶寶樹、小紅書和易果生鮮等,代表著電商目前最具潛力的農村電商、母嬰電商、內容電商和生鮮電商。

5。金融

在各個重要國家金融行業都是規模最大的行業。

螞蟻金服已經獨立出來很多年,目前估值超過1500億美元,是世界第一獨角獸。

支付寶一度受到了當年紅包大戰迅速崛起的微信支付的威脅,但現在已經完全hold住。在目前的市場上,支付寶市場份額54%,微信支付36.5%,而規模上支付寶更是微信支付2倍多。

在其他方面,螞蟻金服是當之無愧的行業霸主。

餘額寶今年開始開放,對接多家基金,之前僅對接天弘基金,導致天弘基金是連續多年世界最大的貨幣基金,前幾天的數據剛剛出來,餘額寶的規模不斷擴大,目前已經超1.93萬億,跟四大行比肩!

花唄、螞蟻借唄大發展,雖然被限制,但去年規模達到6000億,整個螞蟻財富的規模有超過2.7萬億。

芝麻信用是除了央行外最權威的信用評分,對推動中國信用社會體系至關重要。

螞蟻金服佔中國企業ABS市場的9成份額,還有金融基礎設施商恆生電子!

投資方面有阿里資本和雲峰基金。

券商方面大手筆入股了華泰證券。

保險銀行方面有眾安保險、國泰產險、網上銀行,近期推出的相互寶已是市場焦點。可以看出螞蟻金服在金融各方面都涵蓋了,而且地位極高。

反過來看看騰訊金融。

與螞蟻金服不同,騰訊金融沒有獨立,而且微信支付也不可能獨立!

為什麼?

因為按照規定,一家公司只能有一張支付牌照。騰訊已有一個獨立支付產品叫財付通,微信支付要獨立的話,QQ錢包等就不能有!

理財通規模超3000億,微粒貸1000多億,整個騰訊財富的規模最新數據是4800億,券商方面入股了中金公司,保險方面也有眾安保險(沒有螞蟻金服股份多),比較好的是微眾銀行。

對比一下,兩者差距很大。

6.物流

曾經淘寶被噴得最多的問題,一個是假貨還有一個一個物流速度。

不得不說阿里打假力度還是很大的,成效比較顯著。

而物流方面,阿里是開始下大功夫的,13年就成立並佈局,到今年引起不小動靜,三通一達徹底脫離順豐,站隊阿里,快遞櫃中的豐巢真正成為了順豐自己的巢,而阿里和中國郵速遞易的合作,讓阿里幾乎覆蓋了全部的物流渠道。

阿里雖然說過不做快遞,但它花了大力氣投資快遞,今年菜鳥物流為了打造中國智能物流骨幹網,戰略投資了卡行天下、易流科技、運滿滿,加上原來的萬象物流、點我達、日日順、餓了麼、快倉、心怡科技等,各個物流形態都已經囊獲。

目前,菜鳥網絡估值已經已經超過了200億,而京東引以為豪的京東物流目前的估值才134億而已!

至於騰訊的物流,是0,只是投資了京東物流、人人快遞、美團配送等等。

7.新零售

阿里是最早提出新零售概念的人。這兩年在新零售上動作頻頻。

京東的侯毅轉投阿里,盒馬鮮生應運而生,9衣蛾的首份成績單顯示單店坪效超過5萬,成熟店日銷售額超過80萬,是個非常大的量。

阿里還產生了很多新零售模式,比如筷馬熱食、盒小馬等等,這些都是划進阿里版圖的戰略投資,是阿里的下屬企業,能算到阿里營收裡面的。

而騰訊新零售的投資就像是病急亂投醫。

永輝超市、步步高、海瀾之家、沃爾瑪中國、家樂福中國等等,騰訊都投資了!但也只是投資而已,投票權和未來規劃騰訊完全做不了主,最多隻能提點參考意見,然後做一個年底分紅的角色而已。

而騰訊能給它們帶來什麼呢?僅有微信支付!沒有任何創新化的業態形式出現。這些商超的收入也不計算到騰訊營收當中。

8.O2O

O2O又是一個萬億大市場。

2015年美團背叛阿里,當時和大眾點評合併佔了O2O市場7成份額,所有人都覺得O2O格局已定的,王興將一家獨大,背後的投資人騰訊恐成最大贏家。

阿里立即投資餓了麼,重新開放口碑網,當時美團到店市場份額是口碑的十幾倍,結果2017年底,口碑到店規模達到4200億,反超美團,美團到今年6月30日的12月時間裡GMV也只有剛過4000億。

O2O市場,阿里絕地求生。

而外賣市場,可能是唯一美團佔優勢的地方。目前各個公開的機構統計數據各有不同,易觀和艾媒諮詢都支持餓了麼份額大,而trustdata說美團外賣優勢很大。

其他O2O方面:

精準地圖,高德地圖第一,已經甩開百度,騰訊地圖份額很小;

旅遊,攜程第一,去哪兒第二,阿里的飛豬旅行第三,騰訊的同城藝龍第四;

網約車,滴滴快的合併,騰訊和阿里董事會席位相同,騰訊股份更多,目前第一大股東是軟銀,阿里在滴滴出事前精準減持,滴滴稍稍偏向阿里;

共享單車,騰訊扶植的摩拜一年鉅虧50多億,賣給美團,騰訊出局;阿里坐擁哈羅單車,也不會讓ofo死掉,意在拖死美團。

從外媒公佈的數據來看,2017年阿里o2o市場份額54%,美團騰訊系僅34%。

從市值和戰略看,做遊戲的騰訊已全面落後馬雲的阿里巴巴

而現在美團不甘人下,自立的心思越來越重,騰訊和美團的關係也變得很微妙,能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已經是極限。

9.雲計算

阿里優勢巨大,世界第四,前面只有AWS,Google,Microsoft,國內毫無疑問的第一,每個季度阿里財報都會有具體數據公佈,今年營收突破210億應該不成問題!

從市值和戰略看,做遊戲的騰訊已全面落後馬雲的阿里巴巴

去年底,科技部給阿里雲的估值是390億美元,而給騰訊雲估值是33億美元,差距太大。

10.物聯網

阿里已經正式把物聯網作為自己的五大賽道之一。

阿里對物聯網有很明確的認識和戰略,想要做到通吃,城市大腦就不說了,天貓精靈和天貓魔音已經是國內同類產品的第一名,市場佔比60%,出貨量世界前三。

而騰訊10月公佈即將推出車載微信,和阿里比起來動作有些遲緩。對物聯網的嗅覺和阿里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11.人工智能

在中興出事之前,很早阿里就注意到了人工智能芯片的前景,並人工智能方面早就有很大的動作:

戰略投資了兩家人工智能頭部公司:商湯科技和曠視科技,

連續投資了寒武紀科技、耐能等多家AI芯片企業,

從市值和戰略看,做遊戲的騰訊已全面落後馬雲的阿里巴巴

中興被特朗普制裁以後,馬雲立刻宣佈成立平頭哥半導體公司,要開發屬於自己的芯片。

而騰訊投資了優必選科技公司,自己旗下的騰訊覓影是很不錯的產品。

12、國際化方面

前面提到的阿里的速賣通很受歡迎。俄羅斯、以色列、西班牙等地方都是第一名,雙11時候,累計230個國家和地區參與速賣通狂歡。

而且投資東南亞和印度也是發展重點,子公司Lazada是東南亞最大電商。

最值得關注的是印度的移動支付公司paytm,印度第一獨角獸,是世界第三大移動支付公司。

18年Q3財報顯示,阿里國際業務一共帶來460億人民幣的收入。

而騰訊的國際化更多是以投資國外大遊戲廠商和遊戲出海形式完成的,在財務上也並沒有體現給公司帶來了多大收入。

故整體來看,騰訊的戰略佈局比阿里略差

阿里的佈局都能很好地貫穿結合。以新零售為例,口碑網、盒馬鮮生、高鑫零售、阿里雲、菜鳥物流、餓了麼等等都能發揮大作用,協調的很好。

而反觀騰訊,這些方面都有,但是毫無協調聯動能力,唯品會、楚楚街、美麗說和蘑菇街之間能有什麼聯繫呢?說起來還是騰訊戰略規劃不清,只是再養蠱。

並且阿里的增長動力遠勝騰訊。

在幾乎所有大潛力的行業,騰訊都完全落後於阿里,短時間裡騰訊怎麼追?

現在阿里的增長動力較強的行業已經很具規模,阿里雲一年營收額超過200億,菜鳥網絡超過百億,新零售也是幾百億,這些行業就足以保證阿里在未來四五年時間裡確定的高增長,而且電商和廣告這個大頭,它的增長速度也不慢,遠高於其他行業。

被外界看好的騰訊三大業務增量,廣告、移動支付和雲計算,全都在阿里的射程發哪位之內。

2011年微信面市,當時騰訊的營業收入是阿里的4.4倍,阿里還是虧損的,騰訊當年的利潤比阿里的營收還高。

7年過去了,阿里實現了全面反超。今年會是阿里巴巴自然年第一次營收超越騰訊,之後的差距會逐漸拉大。

截至目前,阿里巴巴加上螞蟻金服的市值等於騰訊+百度+京東+美團+小米+網易,以後還會是差距更大還是縮小?歡迎大家來跟我討論。

-end-

搜索「騰訊」「阿里巴巴」可查看文中相關投融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