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時候,說說冬至

吃罷冬至飯,一天長一線!

都記不得多久以前,父親就給我這樣講過今天這個日子——冬至。印象很深刻,而且這句話好理解的很就是,白天越來越長了,黑夜越來越短了。

上午在縣裡,母親發信息,問中午回來吃飯不?我回信息說回不去,在忙著。

母親發:別凍著耳朵......

冬至的時候,說說冬至

這個日子裡,或者說是關於我們過年傳統的好多日子裡,總會和吃什麼關聯起來。至於今天是否真的必須要吃餃子這個事兒,以及為什麼和耳朵聯繫起來的,其實還真的去查證過,網上大多講是說因為“醫聖”張仲景的由來,那就是冬至吃餃子的由來了。

“治耳朵”這個?那南方吃元宵,或者湯圓是怎麼個意思?

其實要我說,那可能就是人們對於偉大先人的一種敬仰的變形吧,就和諸葛亮發明的饅頭一個道理。真的如何?也就是一個挺好的說辭罷了。說些更簡單的原因,也許更應該是由於天氣的變化吧。畢竟,在2000多年前,日夜之分,對於我們這樣的一個古老的農耕民族來講,是至關重要的。而對於“餃子”這樣很“精貴”的食品來說,找一個好的由頭,也是能讓它吃起來更有意義。

所以,不要講我們缺少儀式感,只是,儀式的方式不太明顯而已。


冬至的時候,說說冬至


我對冬至的印象向來很深。當然,與吃是沒有什麼關係了。重要的原因還是父親從小愛給我說一些聽起來很押韻,可又似乎沒什麼理由的諺語,好幾個還都和冬至有關,比如這一個——幹冬溼年下。

這個冬自然就是冬至的意思,這句話白過來,也就是冬至是好天了,那過年的那些天裡就應該是雨雪天氣。你說這個有沒有什麼科學依據?網上查了,確實,專家們說沒有什麼所謂的科學依據,那也許就是一個偶然罷了。可在我看來,這倒是一個蠻準確的預測了。至少在我的印象裡,這兩者的呼應應該還是很到位的。具體理由?

沒理由。你信就信了,不信,也沒什麼。這就和天氣預報中的局部有雨一樣。反正我從小就盼著冬至那天豔陽高照,這樣,就能在“年下”裡有雪玩兒了。要知道,在我小時候,過年裡有沒有雪,還是很不一樣的!


冬至的時候,說說冬至


關於這“乾溼”一講,據說還真有好事者查閱過前些年的天氣預報來對照,以此證明古語的對錯。事實上,對錯與否毫無意義,流傳幾百幾千年的東西,本身就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有相對的理由。也就比如一些更加被人熟悉的。

數九寒天!大家都知道這個詞兒。寒天自然好理解,而“數九”從哪開始?其實也就是從冬至開始。古人如此看待冬至這個節氣,自然是有其不可替代的原因。中國人向來以九為大,所以以九算的日子自然是重要的緊。“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隔河看柳,七九八九地上耕牛遍地走!”翻著日曆看看日子,也就是這個時間了。

想想,還是有意思呢。你要非得說出不出手和走不走冰?這也就和你穿著大棉襖在風中搖曳,對面卻歡蹦亂跳的走過幾個露肩短裙絲襪一樣。你別說傻逼,也別去流哈喇子。


冬至的時候,說說冬至


冬至!

我把它當做一個好日子。

於是,很閒散的在夜深時坐在電腦前敲上一些文字。依舊,寫的很隨性,想到哪裡寫哪裡,不查書不百度,也是個很有趣的事情。就像這幾天在寫金庸,寫寫,還得想想,想的多了,就總會想起和那些無關或和那些有關的,也是有趣的緊。

似乎已經好久沒有打心裡覺得,哪裡會是一個開始和起點,把這樣一個日子,當做,未嘗不是個好主意。重要的,還往往都在心裡。忙於不忙,是另一回事兒了。

就覺得,明天,天會亮的早一些,就是件很好的事情......


冬至的時候,說說冬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