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的多閃,視頻社交的又一次觀望

1月15日,一個熱鬧非凡的日子,三家公司同時發佈社交產品。

早上10:30,原快播CEO,現任雲歌人工智能CEO的王欣,發佈了他的首款匿名社交產品“馬桶MT”

下午2:30,早有消息的字節跳動,也發佈了它的獨立視頻社交產品“多閃APP”

下午5:30,羅永浩投資的快如科技,發佈新的IM產品“聊天寶”,也就是在原子彈短信的基礎上做的升級。

這三款產品的發佈讓“三大社交產品圍剿微信”的話題上了微博熱搜榜。

90後的多閃,視頻社交的又一次觀望

而“多閃”的slogan就是“so young”:這是一個年輕的時代

很不幸,年輕人再次躺槍,再次被用來作為巨頭混戰的主戰場。

花唄、白條、微粒貸都是主要服務於年輕人;

抖音、快手的主要用戶也是年輕人;

常年使用美團、餓了麼的都是年輕上班族。

然而,很難說它們和微信構成了直接競爭關係。

90後的多閃,視頻社交的又一次觀望

王欣早就說過,微信過於強大所以不要碰熟人社交。今日頭條CEO陳林在發佈會現場說多閃只是從微信裡拿一部分注重親密社交的用戶。而子彈短信從一開始就只是要做辦公IM。

降低熟人社交的壓力成了業內討論的熱點,但又普遍沒有很多太好的辦法,微信的時刻視頻用分佈式入口+24小時刪除的產品設置其實也是為了緩解這個問題。

而多閃的辦法是直接創造一個視頻為主的互動場景,基於抖音的生態基礎,給好友視頻評論就是直接發一條IM信息。所以多閃是衝著微信最核心的痛點去做的沒錯,但其實主打的是年輕人的社交市場。

熟人社交 痛點與縫隙

90後的多閃,視頻社交的又一次觀望

QQ,20歲;

多閃、馬桶、聊天寶等三款新社交應用,0歲。

當用戶的工作和生活圈子都被“託管”在同一個平臺上,效率與壓力是一對矛盾的存在,而且讓用戶為了維繫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社交,而不得不被長期“綁架”於此。這也就是多閃90後產品經理徐璐冉在演講開頭所提到的社交壓力。

道理很簡單,微信上有自己的上司、同事、同學、朋友,還有爸媽和愛人……當如此多重的關係集中在一處,勢必會讓人有一種本能的“謹慎”。發個朋友圈,拍個照片,吐個槽,都需要很大的勇氣去發佈,再秒刪,如此往復,折騰的是跳動的心臟。

90後的多閃,視頻社交的又一次觀望

“挖墳”也是對長期活在一款社交應用上的“恐怖片”,微信推出朋友圈三天可見,其實正是為了解決這個痛點。張小龍在微信之夜演講中就透露,微信裡面最多人用的一個開關就是超過1億的人設置了三天可見,這說明是一個用戶的強需求。

但是,用戶的痛點並非一個開關設置就可以解決的。因為一個痛點的背後,往往是更多的痛點和更多壓力無處安放的真相所在。或許也正是因為此,王欣是要用“暗網”來做匿名熟人社交,而多閃則是通過諸如72小時有效期的“隨拍”來為用戶“減壓”。主打視頻+熟人社交的多閃,或許會是三款新社交應用中,最得年輕人寵愛的一個。

多閃的亮點與隱憂

90後的多閃,視頻社交的又一次觀望

智能表情推薦+鬥圖場景可以說是多閃這次新產品裡最大的亮點了,幾乎又要有一場發佈會捧紅一個第三方團隊(閃萌)的趨勢。

這個功能解決的需求有兩個,一是很多人的微信表情管理是個痛點,多年來收藏下載了很多表情,但是具體聊到某句話的時候卻沒有合適的表情發送;

二是表情承載的信息豐富度已經相對過去大幅提高了(有人甚至可以光靠發表情完成簡單的工作對接),但這種溝通方式和場景更適合年輕一代的人,一句話都不喜歡用文字說,也不喜歡用同樣的表情說,這不就是曾經的我們在qq上做的事情?

第二個亮點在於多閃現在可以用到抖音的關係鏈做為基礎,智能推薦你新的好友。所以某種程度上說,微信的封殺長期來看不一定是壞事(對15日發佈的三款產品來說都是),而多閃的冷啟動其實也不用依賴微信。

然後通過這種智能分發拉動關係鏈和提高用戶網絡密度,再用視頻動態、表情鬥圖和紅包等小功能不斷拉動留存,所以其實手Q等偏向年輕人、陌生人和興趣社交的產品更應該小心一點。

90後的多閃,視頻社交的又一次觀望

多閃要避免的問題是重走微博單向社交媒體的老路,而是利用好頭條的中臺優勢,從智能推薦的角度去一個一個搞定很多原本應該由微博等社交產品拿下的社交場景。

第二點,現在的多閃還是一款測試版的狀態,甚至還未在蘋果商店上架,不過一上來就獲得了一款新產品能夠獲得的最大關注度。所以在等到這批媒體人+產品經理+分析師組成的觀光團潮水褪去後,多閃團隊最需要證明自己的是產品留存能力是否OK。

很多人的社交壓力其實沒有媒體宣稱得有那麼大,而就算為了躲避壓力,到底有多少人會換一款app來社交也是未知數。

另外就是多閃團隊確實很年輕,主創是93年的妹子,這對於洞察年輕人的需求沒問題,但社交產品是需要很多方法論和經驗才能支撐長期發展的,這是對多閃的另一個考驗。

2019年管它好或壞,只做好自己。

生活中總是有困難嗎?我想是的。

但是,每一個現在組成了這個時代,一切也都在重新開始。好日子過完了?不,明天永遠是好日子的開始。

要麼改變命運,要麼改變心態,生而為人,還有別的選擇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