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青島港集團:打造世界領先的智慧型港口

新華網山東頻道2月26日電(譚天鵬)港口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規劃,青島港作為港口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雙雙位居世界第七的全球知名大港,已成為國家“一路一帶”交匯點上的重要橋頭堡之一。港口發展,信息先行,伴隨著青島港發展,港口信息化進程也經歷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有到優的蝶變過程。

青島港集團有限公司信息中心副主任莊開宇博士介紹說:“新世紀,青島港集團提出了建設億噸大港的目標,為配合這一目標的實現,青島港加快信息化改造步伐,1997年成立了青島港信息中心開啟了自主研發的信息化之路,投資上千萬建立國際集裝箱EDI系統示範工程,成功創立了國內港口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EDI中心,從而實現與國際貿易方式接軌,促進國際集裝箱運輸大發展。”

據莊開宇介紹,信息化作為港口建設的有力支撐,先後建設了《青島港信息港技改工程》國家重點項目,在沿海港口率先建成了集成度最高、技術最先進的生產指揮中心和技術先進、服務功能強大的物流信息平臺;建設了先進光纖系統和無線網絡,構建港口信息化“高速公路”;開發了近百項重點信息化項目,實現了港口信息資源的整體規劃利用和業務流程再造,滿足了億噸大港生產發展和現代化管理的需要。

創新能力、市場能力、服務能力是信息化改造的重要目標,青島港集團按照港口樞紐信息網、港口信息資源庫、港口公共信息平臺和港口GIS平臺相結合的“一網一庫二大平臺”的建設目標,實現了港口業務與管理的數字化、網絡化、集成化,加快數字港、電子港、信息港建設,以持續的科技創新打造港口核心競爭力,標誌著青島港從二代港口想三代港口邁進的步伐。

“2006年到2010年青島港集團建成了生產管理、船舶資料、財務管理、資產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設備管理、物資管理、工程管理八大主題數據庫;投資1.2億元完善全港信息化普及使用,實現所有系統的數據集成和信息化系統應用的集成;《青島港現代物流及電子商務系統工程》獲得首批全國電子商務專項基金,併成功批准為國家發改委電子商務專項項目。建設了適應現代化物流業務運作的物流信息中心和沿海港口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110指揮中心。”莊開宇介紹。

近年來,青島港集團不斷加快拓展全球航線,全力打造區域航運物流中心港。大力推進信息化與港口業務深度融合,建設信息化港口是成為區域航運物流中心的技術基石。“此間,青島港集團信息中心積極研發自動化碼頭信息系統,優化集裝箱、散雜貨、貨物疏運等業務流程,先後實施了東營、淄博、鄭州、西安、烏魯木齊等內陸港系統,實現了青島港與內陸港的信息‘無縫直通'。與此同時,逐步加快推進現代物流信息化建設,建設公共訂艙、集裝箱集疏運、電子支付等平臺,推進中加集裝箱班輪物聯網技術示範航線項目在我港落地,逐步打造智慧港口。”

如今,青島港已建設了世界級大碼頭,建立了“門到門”完整物流鏈條,吸引了世界知名船公司全部登陸青島港,截至目前順利開通航線150多條,形成了東南亞22條、日韓33條的“優勢航線組群”,航線數量和密度穩居中國北方港口之首,為國家“海上絲綢之路”戰略實施提供了有力支撐。

莊開宇表示,依託港口物流鏈,構建區域性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實現了與海關、國檢、船公司、貨代等眾多相關方的數據共享,併成為國家集裝箱海鐵聯運物聯網應用示範工程之一。同時,青島港還將加快發展海鐵聯運,全力打造內陸組合港。鋪設了近20條通達山東、輻射西部、直至中亞的鐵路班列線路,並在河南鄭州、陝西西安、新疆烏魯木齊合作共建了內陸港,通過新疆阿拉山口和霍爾果斯兩個邊境口岸,開通了連接日韓、東南亞和中亞五國、貫穿東西的“過境海鐵聯運大通道”.青島港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地區最佳出海口和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的地位作用日益增強。

莊開宇表示:“今後青島港集團將加快信息產業化發展,逐步向信息技術服務商、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現代物流及電子商務信息平臺運營商,加快四代全程物流港口建設。青島港在信息集成和平臺建設等方面的領先優勢,未來可以完全輸出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為‘一帶一路’打造統一公共的信息平臺提供技術支持。建立健全集團信息化管理體系,完善集團信息化管理制度,實現集團信息化與業務在縱向管理層次、橫向業務領域的融合建設和統籌發展。強化互聯網創新思維,大力開展港口裝卸智能化、現代物流及電子商務、港口現代管理等信息化建設,全力打造大數據信息中心港,打造世界領先的智慧型港口典範。”(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