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略非洲上篇」:中國和西方援非的差異

「經略非洲上篇」:中國和西方援非的差異


歷史上中非交往應該不多,明代鄭和下西洋到過部分非洲國家沿海城市,以後就沒有什麼來往了。歐洲國家大航海開始深入非洲,賣奴隸,開礦山,在非洲混的時間不短了,除了靠地中海的北非國家有點起色,其他非洲國家沒有受益。


「經略非洲上篇」:中國和西方援非的差異


隨著新技術的發展,非洲與世界的差距更大了,西方國家對非洲的開發也就漸漸失去興趣,以保護動物的名義要求非洲國家為野生動物劃出保護區,以保護環境為名劃出熱帶雨林保護區,把非洲當歐美的後花園,時不時去秀秀慈善。至於非洲人能活得怎麼樣,那就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內了。


「經略非洲上篇」:中國和西方援非的差異


非洲和中國幾乎同時獲得獨立,但是中國的深厚歷史賦予民眾大國意識,他們要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獲得一席之地;中國的領導人具有雄心,要建設一個富國強國,為人類做出了較大貢獻;中國的精英具有獻身精神,放棄自己豐足的生活為貧困的祖國效力,這一切造就了中國的成功。

非洲也有優秀的領導人,但是畢竟眼光差了一籌,淪為大國鬥爭的棋子。當年美蘇爭霸,蘇聯在非洲也下過力量,比如幫埃及建了阿斯旺水壩。但是蘇聯目的在爭霸,為非洲自己的發展考慮不多。但是蘇聯當年發展速度快,黑哥們很多心儀的,也搞“社會主義”,其實就是國家資本主義。倒是中國除了搞了個坦贊鐵路,就是派醫療隊,畢竟自身力道不足呀。


「經略非洲上篇」:中國和西方援非的差異


蘇東崩潰,結果黑哥們看到蘇聯道路行不通,也有不少國家還想要發展,就走了“華盛頓共識”這條路。於是賣掉國有企業搞自由經濟,搞多黨競爭。但是西方援非主要是要非洲的資源,沒有幫助非洲工業化的意思,還造就了一個崇拜西方的高層,也就是買辦了。


「經略非洲上篇」:中國和西方援非的差異


非洲走華盛頓共識之路也差不多三十年了,很失望,還是不行。

現在看非洲,尤其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給人的印象是貧窮落後。但是這一切,我們中國也經歷過。我們的道路,正是走工業化之路,一步步走過來的。其中最大的區別,在於我們沒有被美國忽悠,實事求是的搞發展。非洲對比一下就清楚了。

二十多年了,非洲終於認清了中國道路才是他們需要的。中國就在他們眼前演繹了一出“超英趕美”的大戲,其劇情足令非洲人驚掉下巴。


「經略非洲上篇」:中國和西方援非的差異


說一個國家落後,或一種文明、一種文化落後,首先要讓人相信有一種文明是公認的模範,然後要相信所有其他文明最終都要向模範文明轉型,於是模範文明與其他文明之間就有了差距,最後還要相信模範文明引領其他文明的轉型過程是一種使命,而其他文明努力改變自己推動轉型的發生則成為了一種任務。這其實是西方不停地向世界灌輸的。


「經略非洲上篇」:中國和西方援非的差異


中國承認非洲文明,平等對待非洲文明,共同探索非洲轉型之路,這是非洲國家最欣賞的,中國的成功之路對非洲國家有很大的吸引力。一些國家比如埃塞俄比亞、肯尼亞、安哥拉、坦桑尼亞都願意走中國道路。中國在保證自己發展的前提下也願意幫助非洲國家,很多中低端產業大量走向非洲。

這種對比也使西方尷尬,他們不想非洲醒來,以免成為又一頭雄獅。於是他們煽風點火,聲稱中國使非洲“陷入債務陷阱”。 2018中非合作論壇於9月4日閉幕,同一天,美國駐津巴布韋大使館推特賬號“恰逢其時”地分享了一篇題為“美國援助如何避免‘債務陷阱外交’”的文章,意圖列舉中國貸款導致他國陷入“債務陷阱”的案例,抬高自己、貶低中國。


「經略非洲上篇」:中國和西方援非的差異


(根據中國商務部的數據,中國對非洲的直接投資在2008年和2013年達到頂峰,此後顯著放緩。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對非洲直接投資的下降是發生在中國尤其是中國企業,對外資本流動激增,投資者保持對外投資及其高回報的興趣的大環境中。通過借貸,中國已成為雙邊貸款的最大來源地,約佔南非以外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總債務總額的14%。但中國在非洲的外國直接投資(FDI)仍然很少,僅佔2015年外國直接投資總流量的5%以上。)

對此,津巴布韋主流媒體《先驅報》9月7日刊登題為“美國對中國‘債務陷阱’的譁眾取寵”一文,指出非洲歡迎中國的理念,而美國不但好管閒事,還是債務陷阱始作俑者。二戰後佈雷頓森林體系建立起了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但70年過去了,它們也未對非洲經濟產生積極影響。包括津巴布韋在內的非洲大多數國家陷入嚴重的債務陷阱,直到現在還仍在試圖擺脫這一陷阱。


「經略非洲上篇」:中國和西方援非的差異


美國這樣做的例子太多,舉最近的說吧。2015年美國搞了一個“電力非洲”的援助計劃,看起來不錯,因為非洲很缺電。但是在美國的“環保” 遊說下,加納、尼日利亞、肯尼亞等國接受美國建議,採納不併網分佈式發電建設計劃。什麼意思?就是太陽能和風電,為每個區域建一個“分佈式電站”供電,據說有利於保持非洲的環境。


「經略非洲上篇」:中國和西方援非的差異


綠色能源,這不是好事嗎?但是懂電力的都知道這不行。綠色能源只能是補充性能源,因為氣象原因不可能穩定供電。後果是,工業不能發展,因為工業要穩定能源;居民難以就業,因為缺乏工業企業;結果電網覆蓋區只能利用20%-47%的電力,因為很多居民沒工作,也就交不起電費。這樣一來,當地政府花了錢,卻收不上足額電費,債務怎麼還呀?居民守著電網用不上電,也就不會買政府的好。這還不是債務陷阱嗎?


「經略非洲上篇」:中國和西方援非的差異


那麼美國為什麼要推廣“分佈式發電”呢?其實對於發展中國家,建立集中式火電廠才是最需要的,這樣有利於興辦企業,吸收勞動力;民眾有了收入,同時也就普及了居民用電。但是美國資本不會這麼幹。畢竟去工業化多年,美國已經提供不了煤電設備,這是要找“藍翔”的。結果他們的貸款用他們的設備回收了,給當地留下債務,而當地的電力卻銷售不出去,形不成造血能力。

對比中國,在津巴布韋援建的旺吉電站,看起來不好,冒黑煙,這不是又走上“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了麼?不過理想代替不了現實,發展中國家最缺的是資本。一套超臨界的鍋爐,汙染很小,但是足以買一套半超臨界鍋爐或者兩套同功率的亞臨界鍋爐。而超超臨界鍋爐管理要求很嚴,發展中國家一時達不到這樣的管理水平,意味著離不開外國專家。那麼,方便管理,多發一倍的電力,多開一倍的工業企業,多吸收一倍的勞動力,難道不是這些發展中國家最需要的嗎?

早日形成生產力,產生造血功能,就能儘快還清債務,走上發展坦途。白蓮花們懂這些嗎?


「經略非洲上篇」:中國和西方援非的差異


中企在津巴布韋旺吉火電站擴容協議

我這還是舉的最近的例子,過去西方更不要臉,比如贊比亞,接受了華盛頓共識,把國有的銅業一分為七搞私有化。坦贊鐵路債務未清,他動不了,就把附屬的修理廠、培訓學校私有化了。

結果在自由經濟條件下,西方資本很快把銅礦收歸囊中,而上交的稅只有原來國有化收益的十分之一。坦贊鐵路也由於附屬設備的私有化而運力大降一半。資本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才不管留給非洲的是什麼。西方很明白,所以它們無意改變目前這種“大張旗鼓地增加善款、幸災樂禍地拉大差距”的對非援助模式,也滿足了他們的種族優越感。

而我們還沒有提到美國最偽善的一面,它以“老大”自居,愛管閒事,發展理念是先把“專制”國家夷為平地,再為他們帶去“民主”。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就是最好的例證,這些國家在重建之前都被美國徹底摧毀。


「經略非洲上篇」:中國和西方援非的差異


改變落後面貌,提高發展速度,發展中國家在起步階段需要國家保護本土產業,扶助本土社會。但西方援助所附帶的條件,恰恰要求受援國降低關稅、拆分國企、開放市場,其結果就是本土經濟根本發展不起來,形成了對於外部援助的嚴重依賴。最終在現代化進程中與先進國家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落後的現實被永久性地固定了下來。


「經略非洲上篇」:中國和西方援非的差異


人都不是傻子,一些非洲國家通過痛切總結,選擇了中國道路,選擇了同中國走近,不是偶然的。許多學者,即使是西方學者,都同意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所代表的全球金融體系,是為了使南北鴻溝永遠存在,讓南半球(新興經濟體)長期依賴並受制於北半球(發達國家)。美國非洲戰略研究中心網站8月30日文章2016年“非洲晴雨表”在36個非洲國家的調查發現,63%受訪者認為中國的經濟和政治影響是正面的。


「經略非洲上篇」:中國和西方援非的差異


中國的經濟和政治影響力是積極的還是負面的? | 2014/2015 年

「經略非洲上篇」:中國和西方援非的差異


中國在非洲的作為,使西方世界感覺到打臉。為了爭奪這最後一塊未開發的大陸,美國調整了“電力非洲計劃”,

改變了要非洲國家先接受苛刻的政治條件才予以援助的做法。但是仍然重點援助天然氣發電,據說就此評估了肯尼亞、坦桑尼亞、科特迪瓦、加納、尼日利亞、塞內加爾、安哥拉、莫桑比克和南非9國的“天然氣儲量前景”。不過有前景畢竟不是開採,這背後是否有銷售美國液化天然氣的圖謀,非洲其實應該考量。美國的報告就承認,如果進口美國LNG,“電力非洲”計劃可以為美國能源出口帶來50億美元/年的利潤,能夠“雙贏”。


「經略非洲上篇」:中國和西方援非的差異


歐洲也加大了援非力度。受困於他們自己製造的難民潮,他們一面對中國的投資加以譴責,一面自己加大對非洲,尤其是北非的投資,力圖將難民“堵截在源頭”。同時鼓吹非洲和歐洲達成零關稅協定,以利“非洲產品出口到歐洲”。但是明眼人很容易看出,一旦達成這個協議,質量更好的歐洲產品沒有了關稅壁壘,很容易沖垮非洲工業化的努力。


「經略非洲上篇」:中國和西方援非的差異


中國的作為瓦解了西方集團的“貧困治理”(貧困治理:讓被治理國長期保持貧困,以便持續獲取其低價出售的資源)。

鼓勵發展中國家通過武裝鬥爭爭取獨立的切·格瓦拉說:我們走後政府可能會來給你們修路、蓋學校、建醫院,不是因為他們良心發現,也不是他們變成了好人,而是因為我們來過。


「經略非洲上篇」:中國和西方援非的差異


是的,世界銀行、歐洲銀行現在開始逐步改變他們的作法,減少貸款的政治性條件,似乎更認真的幫助非洲國家,使得非洲國家有了更多的選擇,那不是因為他們良心發現,那是因為:

中國來到了非洲。


「經略非洲上篇」:中國和西方援非的差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