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人去世後不哭不悲的人,是什麼心理?聽聽心理學家的解釋

死,是一個很忌諱的字,我們常常用走了,離開了,去世了來代替它,在人的一生中,有很多人會離開我們,有的人不重要,所以我們會覺得無感,最多有點兒驚訝,誒,他身體不是一向很好嗎?有的人很重要,可我們聽到消息的那一剎那,會疑惑,會不解,會不相信,你在說什麼?怎麼可能?假的吧?等我們匆匆忙忙去見了最後一面,看著別人號啕大哭,彷彿置身事外,我該哭的啊,怎麼哭來著,怎麼哭不出來。這些很重要的人去世,我們不悲不哭的心理是怎麼一回事?

親人去世後不哭不悲的人,是什麼心理?聽聽心理學家的解釋

難道我們很冷血嗎?並不,其實這是一種很多人都有的心理疾病,心理學家稱之為“心理情感隔離”。隔離,是心理防禦的一種體現,即把已經發生的事實,和我們的意識隔離,以免讓我們覺得不愉快,通過潛移默化,慢慢讓我們接受現實。沒有安全感的人最容易這樣,預示到,或者突然收到,對自己很重要的人離開了,腦袋就會慢慢放空,可以很正常的去做一些事情,但是腦袋裡幾乎是空白的,而且幾乎在不停的問自己,怎麼辦,而不是怎麼了?

親人去世後不哭不悲的人,是什麼心理?聽聽心理學家的解釋

其實,當我們面臨死亡時,無論是重要的人,還是自己,都會經歷五個階段,否認,憤怒,爭取,悲傷,和接納。對人們來說,聽到死亡的到來,肯定是質疑的,是不相信的,確定了以後就是憤怒,為什麼會這樣?有可能不死嗎?我不想死!可是有什麼辦法呢?剩下的時間要想想辦法啊。哭泣會讓人變得軟弱,很多人不會做無謂的哭泣。

親人去世後不哭不悲的人,是什麼心理?聽聽心理學家的解釋

悲傷地表現,也不僅限於哭泣,哭泣只是悲傷若干種表現方式中的一個罷了,兩個牽手百年的夫妻,其中一個人去世,另一個牽著手親吻著,嘴裡還帶著安慰的笑容,他應該是最悲傷的吧?只是他接受現實了,悲傷的表現方式就是不斷地親吻,來證明老伴還沒離開自己,失落,腦袋空白,不能說是不悲傷。

親人去世後不哭不悲的人,是什麼心理?聽聽心理學家的解釋

這個時候的人是很堅強的,也是很脆弱的,非常的極端化,我見過有人不哭不悲,卻獨自攬下了生活的重擔,也見過裝作堅強的人崩潰後撕心裂肺的悲傷,自然規律而已,若干年以後,又會有人重複上演這一幕,對我們非常重要的人離開了,誰給我們安全感呢?就像狂歡後的散場,只有自己表現的堅強,他們才會放心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