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戶外紀錄片的“四宗罪”和“一副面孔”

國內戶外紀錄片的“四宗罪”和“一副面孔”

文 | 看山還是山

電視臺裡總會有一兩個欄目在播著跟旅行相關的節目,各大視頻網站的紀錄片頻道也會把旅行類紀錄片排在靠前位置 。

我曾經在一家媒體做過不少關於戶外運動、極限運動的紀錄片,也曾參加節展,時有入圍和獲獎。在這個圈子的幾年看到不少這類題材紀錄片的現狀。

國內的戶外題材紀錄片大致分為兩大類型,一類是大家經常看到的那些講述走走停停的觀光片,注重知識介紹、旅行過程展現、攻略分享等,比如大多數的電視臺播出的欄目,央視的《遠方的家》、旅遊衛視的《行者》等,還有網絡的許多類似節目,甚至許多明星旅行真人秀也層出不窮。

國內戶外紀錄片的“四宗罪”和“一副面孔”

這些片子也只能算是欄目的視頻節目,大多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紀錄片。

另一種類型是比較不多見的關於極限運動題材的片子,這個類型的片子市面上比較少,他們注重拍攝者本身參與的事件的挑戰性,媒體上播出的諸如央視的《極致玩家》系列,北京紀實頻道的《奇妙之旅》等,但大多數好的紀錄片還來自民間的製作,出現在一些影展和影像節,或者影視比賽。比如班夫中國、中國金犀牛獎、南山國際山地電影節等。

國內戶外紀錄片的“四宗罪”和“一副面孔”

紀錄片《重力騎士》劇照

這一類型的片子中大多有了紀錄片的味道。

但是,這些片子大部分有以下幾個特點,我這個人比較愛挑刺,所以說的都是缺點。

一、掉入事件記錄,缺乏人性。

這些片子故事大多起源一個事件,整個片子跟著事件走。

這個人先幹了這個,然後幹了那個,每件事都有噱頭,每件事都能吸引眼球,但是,事情的前因後果總是讓人不明所以,人物的性格不突出,動機營造得不鮮明,導致後面景色再美,觀眾也都審美疲勞,這樣的片子可以參照許多班夫的“大片”,他們不管是被拍攝者還是影像製作者,都具有超高的技藝和專業度,但有時候往往會掉進技術的漩渦,一個接一個的炫酷MV,我有時候去看班夫的展映,10幾分鐘以後就會有睏意。

當然了,他們的技術,絕對世界級的頂尖。

說到國內的戶外紀錄片,這個問題基本就是通病,大約10部裡面有8部都有這樣的問題。比如記錄一個穿越事件(徒步、越野、漂流等耗時較長的項目),故事一開始主人公們就忙得不可開焦,忙著行走,忙著探險。全程都在同一個場景中重複開頭三分鐘的內容,故事一馬平川,還沒有其他場景的交叉,故事維度非常單一,這就很容易審美疲勞。

國內戶外紀錄片的“四宗罪”和“一副面孔”

甚至有一些片子,主人公永遠只有一副面孔,到結束也沒有什麼喜怒哀樂,如果有的話,或許就是結尾成功了那個慢動作的微笑。

往往更讓人尷尬的是,這些主人公們,做的事情往往沒有那麼極限,能獲得的共鳴非常少,那些極致的動作和超越想象的難度,大多數中國玩家都做不到。

第一次拍攝很難找到那種鏡頭感,也是很神秘的,但在現場可能瞬間就進入到那個拍攝的氣場和氛圍裡了,那種氛圍是你的拍攝被接受了的感覺。

二、 一味烘托意義,缺乏細節。

開場一來就是“人為什麼要旅行”、“人為什麼要去挑戰”之類的雞湯講述,全片充斥著價值輸出。那些體現人物動機的關鍵性事件一個沒有,“為什麼”成了一大堆靠嘴說的“讀者文摘”。

“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追求極致人生”;“換一種生活,尋找自我”;“挑戰自己”;“找到活著的感覺”;“城市生活太壓抑”……

國內戶外紀錄片的“四宗罪”和“一副面孔”

然後就是一堆好看的空鏡,配上煽情的音樂,作者們似乎不知道在現場還可以記錄聲音。最常見的就是在停下來吃吃喝喝的時候說幾句,聊聊人生。他們拍著好看的空鏡,現場那些真正動人的細節一個也抓不住,一到關鍵時刻,攝影機就開始慌張了。

這個時候全靠採訪救場。

人的細節抓不住,有時候連環境的細節也沒有。

最常見的問題是缺特寫。看了許多國內的戶外紀錄片,發現最缺的特寫是關鍵時刻被拍攝對象的表情,在遇到困難時他真實的應對,這個表情裡寫滿了他的過去,寫滿了片子邏輯成立的重要因素,但是這個鏡頭奇缺無比。

我知道,在這樣的情況下拍攝往往是單機,能拍到這個動作已經很不容易了。

沒有抓人眼球的情節,這個時候,主人公就會出來說他的夢想,說他的人生追求,導演開始輸出價值觀,如果說的無趣,那自然就看不下去。

在拍攝現場抓取細節的能力,是一個好的紀錄片導演(攝像)的分水嶺。

國內戶外紀錄片的“四宗罪”和“一副面孔”

紀錄片《搖搖晃晃的人間》劇照

三、創作者缺乏專業性

我認識的拍戶外運動的紀錄片導演中,許多都不是真正做紀錄片出身的,他們是戶外運動愛好者,有了DV和數碼相機以後,他們拿起設備開始拍片子,上面的兩個問題,在剛進入紀錄片領域的導演都會犯,他們也不例外。

他們缺乏的專業性大多不是來自於拍攝技術,不是來自於剪輯技術,而是來自於對紀錄片美學的認識,紀錄片是什麼都沒有搞清楚就開始拍了那麼多片子,他們有時候也不講究敘事的邏輯,甚至不講究鏡頭的組接,能夠拍到過程拿出去炫耀就夠了,哪管什麼紀實美學。而這,就出現了缺表達、缺細節的問題。

於是也就造就了擺拍和念臺詞,為了好看的畫面,為了導演的劇情,他們開始設計橋段和畫面,甚至設計說詞,因為他們現場抓不住細節,抓不住關鍵點。拍攝對象又不是專業演員,所以常常能看到尷尬的神情,從而丟掉了紀錄片最重要的“本真”。

四、缺人才

這個缺的人才不僅是製作者,還有技術牛人。

這兩點,國內的“人才”們都無法和國外那些大神們相提並論。

從紀錄片拍攝者來說,許多半路出家,沒有紀錄片製作的專業背景,對於紀錄片導演來說,鮮少有把戶外運動做得那麼牛的導演,即要運動技藝高超,甚至超過你的拍攝對象,又要拍攝能力強,目前國內這樣的人才基本處於個位數階段。

國內戶外紀錄片的“四宗罪”和“一副面孔”

另外說到技術牛人,國內確實有很多技術牛人,能實現多種超高難度動作,但跟國外那些看似“玩命”的技術大咖來說,也沒有幾個能比。這一點跟中國人的體質相關,還和從小接受的體育教育相關。

另外一個層面也可以看出為什麼中國缺這種人才,因為中國人的束縛太多了,我們沒有那麼多精力去冒險,我們的探險精神從小就會被家長的過度保護壓抑起來,而且大多數中國人的骨子裡從古至今就缺那種敢於冒險、獨立自我的精神。

做的片子出現問題,有很多時候導演也很無奈,因為拍戶外運動特別是極限運動題材的片子,跟其他拍攝不一樣,異常艱苦不說,在現場發生的事情就足夠讓攝製組為難了,再要把片子拍好,實在困難。有時候週期也短,環境的條件也不允許多機位拍攝,錯過精彩鏡頭都是常有的事,能拍到就不錯了。

前兩天為了寫這篇文章,又特意找了近幾年各大戶外影展的片子來看,許多獲獎的影片都各有特色,但是或多或少依舊有上面提到的問題。其中有一部影片印象比較深刻,是挑戰者自己用相機自拍完成,大部分的時間一個人對著鏡頭講話。

這部接近40分鐘的片子叫《穿越貝加爾湖》。迄今,世界上只有七個人在冬季南北穿越貝加爾湖,徐江軍是第七位,也是唯一一位中國人。在整整23天的無人區穿越中,他把相機當作自己旅程中最親近的朋友,紀錄下了穿越過程中欣喜、絕望與苦中作樂的美妙瞬間。

國內戶外紀錄片的“四宗罪”和“一副面孔”

有意思的是,我本想著跳著看個大概,以為會像其他同類片子一樣,都是滿滿的敘事套路。沒想到的是,從開始到結尾,我竟然沒有一點快進。片子記錄過程完整,該有的事件細節也都不缺。雖然也沒有什麼特寫鏡頭,但他畢竟不是專業攝影師,後期的剪輯幫了很大的忙,節奏一點不冗長拖沓。最難能可貴的是人物狀態,徐江軍在鏡頭前的表現真實自然,個性鮮明,非常可愛真摯,這些,是很多同類影片都十分欠缺的。

這段時間騰訊上播了一個《奇遇人生》,看了講竇驍爬查亞峰的那集,看出來純粹紀錄片導演拍出來的真人秀,有不一樣的味道。當然,其中也有一些原因是拍攝的運動並不是十分極限,有調度的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