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優質施工經驗,優良建築給排水工程都是這麼幹出來的!

分享優質施工經驗,優良建築給排水工程都是這麼幹出來的!

圖紙深化最關鍵

建築給排水管道安裝質量控制點

1.消防泵房、排煙機房、地下室走廊、夾層、管道井、管廊內管道事前深化設計,排列整齊有序。

分享優質施工經驗,優良建築給排水工程都是這麼幹出來的!

機房佈置合理有序


2.機房內水泵、管道及閥門儀表支架等安裝細部處理精細,質量上乘。

3.管道定位正確、安裝牢固、橫平豎直,有坡向要求的管道坡向正確,坡度符合規範標準。

4.管道、部件的佈置及支吊架的設置合理。

(1)支吊架間距符合規範要求。

(2)管道連接的法蘭、焊縫、閥門、儀表等應便於使用和檢修,不得緊貼牆面、樓面和管道支架。

(3)支吊架孔眼採用電鑽或衝床加工,支架和管座設在牢固結構物上。

(4)組合支架(多層支架)應進行受力計算,要求受力狀態合理無變形。

(5)管道支架不得設置在管道焊縫上,同時不能利用法蘭、螺栓、吊掛支撐其他設備。

5.當建築物是弧形時應將管道製作成同曲率的彎管,不得由法蘭來借弧形及其他不合理措施。

分享優質施工經驗,優良建築給排水工程都是這麼幹出來的!

標識齊全、醒目


6.各類管線按功能著色,管內介質、流向、通往區域等標識齊全、醒目。

7.豎井內的管道佈置、支吊架、油漆、保溫、標識、標牌、穿洞口進行封堵。

8.吊頂內管道佈置、支吊架、油漆、保溫、穿洞口應進行封堵。

9.螺栓連接管道安裝後的管螺紋根部應有2~3 扣的外露螺紋,多餘的麻絲應清理乾淨並做防腐處理。

10.管道穿牆、樓板處設置金屬或塑料套管。

(1)安裝在樓板內的套管,其頂部高出裝飾地面20mm。

(2)安裝在衛生間及廚房內的套管,其頂部應高出裝飾地面50mm,底部應與樓板底面相平。

(3)安裝在牆壁內的套管其兩端與飾面相平。

(4)穿過樓板的套管與管道之間縫隙宜用不燃密實材料填實,且端面應光滑。

(5)高層建築中明設排水塑料管道穿牆(樓板)使用阻火圈。

(6)管道的接口不得設在套管內。

11.管道穿過結構伸縮縫、抗震縫及沉降縫敷設時保護措施。

(1)在牆體兩側採取柔性連接。

(2)在管道或保溫層外皮上、下部留有不小於150mm 的淨空。

(3)在穿牆處做成方形補償器,水平安裝。

分享優質施工經驗,優良建築給排水工程都是這麼幹出來的!

管道成排成線


12.消防自動噴淋系統的管道連接形式及噴頭的安裝情況。噴淋頭等末端設施安裝牢固、成排成線、美觀實用。

13.消防分區用防火捲簾門或防火門安裝規範;消防栓箱安裝質量以及設施規範合理;消防設施的標設醒目。

14.室內消火箱、室外消火栓、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裝、標識情況;消火箱的配件齊全,佈置規範;消防通道暢通。

15.公共場所使用自動感應潔具的情況,地漏存水高度50mm,地漏下接管有存水彎。

16.衛生間的潔具佈置、安裝情況,五金件的安裝情況,沖水壓力及排水通暢情況。

17.屋面塑料透氣管的高度、固定情況。

18.屋面排煙機有45°彎頭及鋼絲網,採用防火軟接頭。

19.保護殼的質量情況,人橫跨管道時設置跨過設施。

20.排至屋面的雨水口有45°彎頭,屋面上有保護措施,管口設置防蟲網。


管道和設備的外保溫:

1.管道與支架結合部應設置軟木或同類材料,確保嚴密性。

2.管道與絕墊層應貼合緊密,不得有空隙。

3.金屬外保護殼應有效的咬邊連接,並縱縫應錯開,不應有其他措施強行連接。

4.設備保溫(絕熱)方式合理,便於操作,不得存在冷橋現象。

5.設備及管道保溫有效,有無結露現象;設備、管道保溫(絕熱)層包裹緊密、無空隙、封口嚴密且外形細膩美觀。

6.屋面管道保溫的成品保護情況。

管道吊鉤或卡箍安裝:

1.立管卡安裝高度,距地面應為1.5~1.8m。

2.2個以上管卡應勻稱安裝,同一房間管卡應安裝在同一高度上。

3.管道上的吊鉤或卡箍應固定在承重結構上。固定件間距:

(1)橫管不大於2m。

(2)樓層高度小於或等於5m,立管可安裝1 個固定件,每層必須安裝1 個。

(3)樓層高度大於5m,每層不得少於2 個。

4.立管底部的彎管處應設支墩或採取固定措施。

非金屬柔性接頭接地跨接處理;同類閥門、管件、支架安裝標高一致,整齊美觀;管道穿樓板套管處理細緻美觀;設備混凝土基礎設置合理;排水措施實用美觀。

水壓試驗

1)直埋在地坪面層和牆體內的管道,水壓試驗必須在澆搗和封堵前進行,試壓合格後方可繼續施工。

2)熱熔連接的管道,水壓試驗必須在管道連接24h 後進行。

3)水壓試驗應符合以下規定:

①水壓試驗宜分段進行,試驗管段的總長度不宜超過500m;

②試驗前,管道應固定,接頭需明敷,且不得連接配水器具;

③壓力錶安裝在試驗管段的最低處,壓力精度為0.01MPa;

④從管段最低處緩緩地向管道內充水,充分排除管道內的空氣,進行水密性試驗;

⑤對管道緩緩升壓,升壓宜用手動,升壓時間不小於10min;

⑥升壓至規定的試驗壓力後,穩壓1h,壓力降不得超過0.06MPa;

⑦在工作壓力的1~1.5 倍狀態下,穩壓2h,壓力降超過0.03MPa;

⑧試驗過程中,各連接處不得有滲漏現象;

⑨在30min 內允許兩次補壓,升至規定試驗壓力。

⑩水壓試驗合格後,將管端與配水件接通,以管網設計工作壓力供水,將配水件分批同時開啟,各配水點出水暢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