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華》取景地:滿滿法式風情的邊境小城

《芳華》終於上映了,一部備受爭議的電影。

《芳華》取景地:滿滿法式風情的邊境小城

有人說,這是近年最動情的電影,也有人說,這是馮導無趣的回憶錄。

《芳華》取景地:滿滿法式風情的邊境小城

也許《芳華》裡厚重的情感,我們這一代人,需要時間的沉澱才能明白。但卻沒有妨礙我們去了解,電影裡的法式小城——雲南蒙自。

《芳華》取景地:滿滿法式風情的邊境小城

在風景大美的雲南,如果不是《芳華》這部電影,蒙自這座小城恐怕還是默默無名,你可能沒有聽過它的名字。

《芳華》取景地:滿滿法式風情的邊境小城

也可能不知道,雲南第一個海關、第一個電報局、第一個郵政局、第一個外國銀行、第一條民營鐵路等,全都在這裡誕生。

《芳華》取景地:滿滿法式風情的邊境小城

這座小城不大,人口也不多,與紛繁喧鬧的大城市相比,這裡舒適清淨。只要你去過一次,就會情不自禁的愛上這裡。

南湖——文人雅士會集之地

南湖,猶如一顆多彩的玉翠,嵌鑲在雲南蒙自縣城南面。因有文人學士常來相聚,吟詩作賦,攻讀詩書,又有“學海”之稱。

《芳華》取景地:滿滿法式風情的邊境小城

在南湖遊船是最舒服的體驗,《芳華》男主角黃軒,一到蒙自就去了南湖,租了一個船劃了兩小時,聽著亭簷上的風鈴聲,看著當地人悠閒的下棋。

《芳華》取景地:滿滿法式風情的邊境小城

《芳華》取景地:滿滿法式風情的邊境小城

碧色寨——承載了一個世紀的回聲

百年前由法國人出資修建的滇越鐵路,為雲南這座邊境城市帶了一段開放繁榮的時段。

《芳華》取景地:滿滿法式風情的邊境小城

而作為滇越鐵路上中國國內唯一的特等小站,碧色寨車站成為了洋人的聚集地,成為了歐洲巴黎咖啡店裡,中國印象的話題。

《芳華》取景地:滿滿法式風情的邊境小城

一百年後,風起雲湧的歷史沒有讓碧色寨成為上海一樣的東方巴黎,也沒有成為像內地的其他火車拉來的城市那樣的繁華。

《芳華》取景地:滿滿法式風情的邊境小城

但卻成為電影裡,小萍苦苦尋覓劉峰,卻在這座車站無緣錯過。

《芳華》取景地:滿滿法式風情的邊境小城

西南聯大蒙自分校——中華文脈之存

蒙自分校作為西南聯大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只存在了短短180天,卻留下了無數美好留存。

《芳華》取景地:滿滿法式風情的邊境小城

沿著湖邊漫步,會看到一座又一座的法式風情建築,蒙自海關舊址、法國領事館、哥臚士洋行和周柏齋的“頤樓”。

《芳華》取景地:滿滿法式風情的邊境小城

慢慢走,細細看,在這裡的時光不用急,好好品味聯大這杯濃而純的下午茶。

《芳華》取景地:滿滿法式風情的邊境小城

蒙自大峽谷——人少景美的神秘聖地

蒙自大峽谷全長13公里,對峙的山崖形成千奇百怪的動物造型。

《芳華》取景地:滿滿法式風情的邊境小城

豐富的神話故事、民間傳說,賦予它們鮮活的生命,使人產生無窮的遐想。

《芳華》取景地:滿滿法式風情的邊境小城

峽谷中風走雲動,谷底江河奔湧、吼聲震天,兩邊光滑而又險峻的山崖更襯托它的雄偉,像帝王一樣的威儀無比。

《芳華》取景地:滿滿法式風情的邊境小城

紅河州博物館——小城裡的“最炫民族風”

紅河州博物館陳列以民族文化為主線,兼顧地方歷史、人文景觀等內容。

《芳華》取景地:滿滿法式風情的邊境小城

每一張照片,每一件文物,都記載了雲南多年來的人文歷史。

《芳華》取景地:滿滿法式風情的邊境小城

馮導之所以選擇蒙自拍攝,也是大有深意呀,不僅具有不可多得的風景,還有著厚重並值得銘記的歷史記憶。

《芳華》取景地:滿滿法式風情的邊境小城

蒙自的N種美食——品嚐最正宗的米線

來到蒙自,過橋米線是絕對不可以錯過的!

《芳華》取景地:滿滿法式風情的邊境小城

這裡有各種口味的米線,過橋米線、菊花米線、麻辣的、清淡的...花樣多到數不過來!

《芳華》取景地:滿滿法式風情的邊境小城

除了米線之外,蒙自還是著名的“石榴之鄉”,所以,果實飽滿的石榴也不可錯過!

《芳華》取景地:滿滿法式風情的邊境小城

《芳華》取景地:滿滿法式風情的邊境小城

汽鍋雞也是不可錯過的一道美食,做法十分講究,所以口感也與眾不同,雞塊鮮嫩,湯汁甜美,十里飄香,讓人回味不覺。

《芳華》取景地:滿滿法式風情的邊境小城

趁著《芳華》熱映,不妨去蒙自吃一碗米線、看一回古老的浪漫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