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海釣」瞭解了這些魚,磯釣收穫槓槓的

1、黑鯛(hēidiāo)

「去海釣」瞭解了這些魚,磯釣收穫槓槓的

黑鯛


又名黑棘鯛,學名為Sparusmacrocephlus,英文名blackporgy(blackseabream)。俗稱有海鮒、青鱗加吉、青郎、烏頰、牛屎鱲、烏翅、黑加吉、黑立、海鯽、銅盆魚、等。黑鯛呈長橢圓形,體側扁,體背部灰黑色,腹部銀白多光澤,背鰭鰭棘堅硬,臀鰭第二鰭棘尤甚,除胸鰭為灰色,其餘各鰭邊緣均為黑色。體被櫛鱗,體側通常有5~7條黑色橫帶。黑鯛吻尖口小上下頜牙齒排列緊密,頭部外緣平直,眼上方頭骨不隆起。一般體長10~30釐米,最大個體長45釐米,重3000餘克。

中文學名:黑鯛

別稱:黑棘鯛、烏格、黑格、厚唇

 2、黃鰭鯛(huángqídiāo)

「去海釣」瞭解了這些魚,磯釣收穫槓槓的

黃鰭鯛

黃鰭鯛

學名sparuslatus,(潮汕俗稱)膠辣魚、又名黃腳立、赤翅、黃立魚。屬海魚。適應力強,生長快,為中國南方網箱養殖的重要對象。黃鰭鯛體長橢圓形,側扁,背面狹窄,腹面鈍圓。體高,頭部尖。背鰭鰭棘部與鰭條相連。尾叉形。體色青灰帶黃,體側有若干條灰色縱走線,沿鱗片而行。背鰭、臀鰭的一小部分及尾鰭邊緣灰黑色,腹鰭、臀鰭的大部及尾鰭下葉為黃色。該魚廣泛分佈於日本、朝鮮、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紅海及中國臺灣、福建、廣東、廣西沿海。在河口半鹹水域亦有分佈。

中文學名:黃鰭鯛

別稱:黃鰭棘鯛、黃鰭,鮫臘魚。

3、真鯛

「去海釣」瞭解了這些魚,磯釣收穫槓槓的

真鯛


(pagrosomusmajor),硬骨魚綱,鱸形目,鯛科,真鯛屬。地方名:加吉魚、紅加吉、銅盆魚、大頭魚、小紅鱗、加臘、赤鯽、赤板、紅鯛、紅帶鯛、紅鰭、紅立、王山魚、過臘、立魚。是中外馳名的名貴魚類。真鯛肉含有大量的蛋白質,每百克可食部含蛋白質19.3克,脂肪4.1克,味道特別鮮美,素有“海雞”之稱。真鯛體色鮮紅,日本稱紅加吉,有吉祥喜慶之兆。真鯛兩側臼齒2行,體紅色。紅加吉。後鼻孔橢圓形。體扁平橢園形。背鰭12棘10軟條,臀鰭3棘8軟條,側線鱗婁53—59,尾鰭邊緣黑色。

中文學名:真鯛

其他中文名:嘉鱲魚、正鯛、加臘、加蚋

地方名:加吉魚、紅加吉、銅盆魚、大頭魚、小紅鱗、加臘、赤鯽、赤板、紅鯛、紅帶鯛、紅鰭、紅立、王山魚、過臘、立魚,有的地區還叫海鯽魚。

4、石鯛

「去海釣」瞭解了這些魚,磯釣收穫槓槓的

石鯛


屬鱸魚目,石鯛科的一種。無毒,經濟型食用魚,又稱條石鯛。最大體長80cm。本科已知的有7種。石鯛大部分棲息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溫、亞熱帶水域,具有強壯的牙齒和鳥喙般的口部,可將海螺、蚌類、海膽等咬碎吞食,而不能吃水草。有很強的好奇心,被認為是魚類中智慧型的一種。

中文學名:石鯛

別稱:條石鯛,海膽鯛,黑嘴,硬殼仔

外形特徵

體呈長橢圓形到卵圓形,稍側扁,體輻高。頭小,前段鈍尖。吻短,眼大,側位,上頜達眼之前緣下方。

小型櫛鱗,側線單一且完全,依背緣彎曲。口小不能伸縮,齒癒合形成類似鸚哥魚之鳥喙狀齒板,且非常強壯有力。但幼魚時齒為分離的門齒狀齒。前鰓蓋骨邊緣有鋸齒。

背鰭1枚,基底長,具11~12棘,且硬棘部較軟條部之鰭為低。臀鰭基底短,具3棘,和背鰭軟條相當。腹鰭在胸鰭基底略後,有腋鱗。尾鰭截平或凹入。

5、斑石鯛


「去海釣」瞭解了這些魚,磯釣收穫槓槓的

斑石鯛


(學名:Oplegnathuspunctatus)為石鯛科石鯛屬的魚類,屬石鯛科(Oplegnathidae),石鯛屬(Oplegnathus),俗稱黑金鼓、斑鯛。體黑褐色,有不規則黑斑。分佈於朝鮮、日本、臺灣島以及中國南海、東海、黃海等海域,屬於熱帶魚類。

斑石鯛繫戀礁型魚類,又被稱為“磯釣之王”,強大的牙齒咬合能力往往能將釣線咬斷,專業人士在合適的地點苦守一天也未必能釣到,已是磯釣愛好者公認的最具挑戰性、最有興趣釣捕的魚種。

中文學名:斑石鯛

別稱:斑鯛、黑嘴、硬殼仔

世界分佈:太平洋

6、五線雀鯛


「去海釣」瞭解了這些魚,磯釣收穫槓槓的

五線雀鯛


魚體側邊有4~5條寬黑橫帶,但本種魚體色略黃且尾鰭上下葉也沒有黑帶,。分佈較廣。白天喜三五成群在水層中覓食浮游動物。也吃小蝦、蟹、海藻等,易飼養。

中文學名:五線雀鯛

別稱:厚殼仔五間雀

分佈區域:印度-太平洋

名稱:五帶豆娘魚尾斑豆娘魚

7、花尾鷹螉

「去海釣」瞭解了這些魚,磯釣收穫槓槓的

花尾鷹螉


花尾鷹(魚翁)俗名:鷹斑鯛、咬破布、三康、金花、萬年瘦三刀綱目:鷹羽鯛科拉丁名:Goniistiuszonatus(CuvieretValenciennes)英文名:flagfish,spottedtailmorwong中文名:花尾鷹(魚翁)香港名:斬三刀三刀魚生於珠江口流域,后海灣及青山灣及南丫島一帶,因魚背前部分隆起;型似刀而得名。每逢七至九月最當造,只生活於水質清美的地方,常於岩礁活動,捕捉極其困難,故非常罕見

中文名:花尾鷹(魚翁)

分佈地域:西太平洋、南中國海

名稱俗名:鷹斑鯛、咬破布、三康、金花、萬年瘦三刀

 8、橫帶髭鯛(héngdàizīdiāo)

「去海釣」瞭解了這些魚,磯釣收穫槓槓的

橫帶髭鯛


體呈橢圓形,側扁而高。一般體長10~15釐米,體重200~400克、背鰭前高度隆起,前鰓蓋骨後緣具細鋸齒,體被細櫛鱗,呈現黃褐色,頭和體側具7條深褐色橫帶,下頜前部密生小髭,頭小,眼大而圓、背鰭2個、分離,第一背鰭為粗壯硬棘,其中第3鰭棘最長,第二背鰭鰭條圓形,臀鰭鰭棘堅硬;尾鰭楔形。第2背鰭、尾鰭及臀鰭為黃色、邊緣褐色,腹鰭淺黑色。體側扁而高,背部隆起。眼大。體色灰褐,體側具5條深色寬橫帶。背鰭第三棘與臀鰭第二棘特別強大,背鰭、臀鰭軟條部及尾鰭為鮮黃色並具黑緣,尾鰭圓形。

中文學名:橫帶髭鯛

別稱:十六枚、海猴、黑鰭髭鯛等

9、雀鯛


「去海釣」瞭解了這些魚,磯釣收穫槓槓的


雀鯛科(Pomacentridae)海產小型魚類的統稱,約250種,主要分佈於大西洋和印度洋-太平洋熱帶水域。雀鯛生活在熱帶海洋中,是十分美麗的魚,體形像鯛,但卻不屬於鯛科,身軀很小,如麻雀般大,所以被稱做雀鯛。它們通常以附著在珊瑚礁上的小型甲殼類和浮游動物為食物。

中文學名:雀鯛

10、斑魢(bānjǐ)

「去海釣」瞭解了這些魚,磯釣收穫槓槓的

黑毛


學名斑魢,輻鰭魚綱鱸形目舵魚科。又稱瓜子鱲,俗名黑毛、菜毛、粗鱗黑毛,為輻鰭魚綱鱸形目舵魚科的其中一個種。分佈於全球各大洋之熱帶、亞熱帶海域。深度:類棲息深度自潮間帶至數十米皆有,水深1~30米。

斑魢,屬於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

11、皮氏叫姑魚

「去海釣」瞭解了這些魚,磯釣收穫槓槓的

皮氏叫姑魚


Johniusbelangerii,石首魚科叫姑魚屬。小白魚、赤頭、黑耳津、叫吉子、小叫姑。

叫姑魚與白姑魚相似,體長而側扁,尾柄細長,一般體長7~15釐米、體重10~20克、吻鈍圓而突出,口小下位,上頜牙外行稍大,排列稀疏,內行及下頜牙都很細小。頜下有5個小孔、頭部被圓鱗、體被櫛鱗、背側灰褐,腹面銀白色、背鰭較長,前部有一較深缺刻.背鰭鰭條部和臀鰭被多行小圓鱗一直伸達鰭條頂端,臀鰭第二棘長而粗,尾鰭楔形。

中文學名:皮氏叫姑魚

別稱:小白魚、赤頭、黑耳津、叫吉子、小叫姑

12、海鱸魚

「去海釣」瞭解了這些魚,磯釣收穫槓槓的

海鱸魚


海鱸魚有別於淡水鱸魚,體型較大,分為白鱸和黑鱸。海鱸魚體型粗而較長,鱗片十分粗糙,一般身長110-120cm,體重15-18kg,下頜長於上頜,魚嘴較尖。白鱸背部呈青灰色,腹部較白,體側有不規則黑色斑點;黑鱸顏色較黑,整體顏色深黑灰色,黑色斑點不明顯。

中文學名:鱸魚

13、鯔魚(ziyu)

「去海釣」瞭解了這些魚,磯釣收穫槓槓的

鯔魚


鯔形目,鯔科。又名:烏支、九棍、葵龍、田魚、烏頭、烏鯔、脂魚、白眼、丁魚、黑耳鯔。體延長,前部近圓筒形,後部側扁,一般體長20~40釐米,體重500~1500克。全身被圓鱗,眼大、眼瞼發達。

中文學名:鯔魚

別稱:烏魚,俗名青頭仔(幼魚)、奇目仔(成魚)、信魚、正烏、粗鱗魚

14、紅友魚


「去海釣」瞭解了這些魚,磯釣收穫槓槓的

紅友魚


中文學名:紫紅笛鯛

別稱:紅友魚

生境:熱帶,亞熱帶近海近底層魚類,喜棲息於貝殼、泥沙底質海區,或岩礁、珊瑚礁附近水深80米以內海區,有時進入河口或海灣

15、綠鰭馬面魨

「去海釣」瞭解了這些魚,磯釣收穫槓槓的

綠鰭馬面魨


(學名:Thamnaconusmodestus),硬骨魚綱,單角魨科。,俗名橡皮魚、剝皮魚、豬魚、皮匠魚。分佈於朝鮮、日本、印度洋非洲東岸以及中國東海、黃海、渤海、上海地區見於長江口等海域,屬於外海近底層魚類。其常生活於棲息水深50-120米。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煙臺

中文學名:綠鰭馬面魨

別稱:橡皮魚、剝皮魚、麵包魚

馬面魚、象皮魚、孜孜色、皮匠刀、麵包魚、燒燒魚、扒皮魚、羊魚、老鼠魚、迪仔(潮汕地區)、沙猛。

16、青衣魚(qīngyīyú)

「去海釣」瞭解了這些魚,磯釣收穫槓槓的

青衣


(青衣魚)妾魚的異名。又稱鰟魮魚。遊江河間,常一、二相隨,猶如青衣婢女,故稱。

中文學名:舒氏豬齒魚

別稱:青衣魚,黑斑豬齒魚、青衣寒鯛

17、褐菖鮋

「去海釣」瞭解了這些魚,磯釣收穫槓槓的

褐菖鮋,石狗公


(西公格),學名,褐菖鮋主要分佈於北太平洋西部。我國產於南海、東海和渤海,為我國自雷州半島以東沿海一帶習見魚類。虎頭魚屬暖溫性底層小型魚類,常棲息於近岸岩礁海區。常見體長約100毫米左右,體重約50克~150克,大者可達300毫米,屬卵胎生,魚身80%呈桔紅色,猶如身披晚霞,體側有多條不規則暗色橫紋,色彩相當豔麗,背鰭棘,胸鰭鰭條寬大。虎頭魚肉質鮮嫩,潔白,含脂肪少,味美,無小刺,營養豐富,故也稱“假石斑魚”。

中文學名:褐菖鮋

18、泥猛魚

「去海釣」瞭解了這些魚,磯釣收穫槓槓的

臭肚


泥猛又名褐籃子魚,俗名:籃子魚、泥猛、臭肚、象魚、雉魚、羊嬰、娘咼(閩南叫法),是輻鰭魚綱鱸形目藍子魚科籃子屬的一個種。產地及產期:泥猛是廣鹽、廣溫、植食性為主的雜食性魚,生息在印度洋、太平洋的礁石和珊瑚中。喜食海藻、海中浮游生物和附著物,故肉質有獨特風味。

中文名:泥猛魚

又名:褐籃子魚

俗名:籃子魚、泥猛、臭肚、象魚、雉魚

19、米魚

「去海釣」瞭解了這些魚,磯釣收穫槓槓的

鮸魚


同義詞鮸魚一般指米魚

大米魚,一作鮸魚(音miǎn),形似鱸魚,體色發暗,灰褐並帶有紫綠色,腹部灰白。背鰭鰭棘上緣黑色,鰭條部中央有一縱行黑色條紋。胸鰭腋部上方有一晴斑。其餘各鰭灰黑色。大米魚體形為兩側扁平向後延長狀,背、腹部淺弧形。

中文學名:大米魚,簡稱米魚

別稱:鰵魚、敏子、敏魚、鮸魚、毛常魚

20、鰹魚:(jiānyú)

「去海釣」瞭解了這些魚,磯釣收穫槓槓的

鰹魚


炸彈魚,英文名:Bulletmackerel,又名鰹魚,炸彈魚屬皮剝純科魚類。魚體20--30釐米,卵圓形,頭大,嘴部黃色,頭部呈圓錐狀,像個槍炮的子彈頭。中國出口最多的魚之一,常用來冒充金槍魚做罐頭。

中文名:炸彈魚

學名:鰹魚

炸彈魚,學名稱鰹魚bonito又稱小金槍魚,西瓜皮,洋包魚,屬鱸形總目,金槍魚亞目,金槍魚科,舵鰹亞科,鰹屬。鰹魚全長1米,身體為紡錘形,粗壯,無鱗,體表光滑,尾鰭非常發達。

21、章紅魚

「去海釣」瞭解了這些魚,磯釣收穫槓槓的

章紅


最大體長150cm,一般在35-50cm左右;體型呈長圓形,稍側扁,腹面圓;成魚體色變化大,魚背藍灰或橄欖色,有時帶粉紅色光澤。

中文名:章紅魚

俗名:紅甘魚,在日本亦稱為kanpachi(勘八魚)。

22、藍點馬鮫魚

「去海釣」瞭解了這些魚,磯釣收穫槓槓的

藍點馬鮫魚


鮁魚(學名為藍點馬鮫)體長而側扁,呈紡錘形,一般體長為25釐米~50釐米,體重300克~1000克,最大個體長可達1米、重4.5公斤以上。

中文學名:藍點馬鮫魚

基本介紹

鮁魚身上佈滿藍色斑點,腹部呈銀灰色,帶藍點的鮁魚為北方海域獨有,南方的鮁魚少有藍點。鮁魚現在是黃海、渤海產量最高的經濟魚類。鮁魚產量高,是因為它成長快,上市的一般是兩年魚。鮁魚產卵季節結群向近海洄游。主要漁場有舟山、連雲港外海及山東南部沿海。每年的4~6月份為春汛,7~10月份為秋汛,5~6月份為旺季。

23、青佔魚

「去海釣」瞭解了這些魚,磯釣收穫槓槓的

青佔魚


屬鯖科,鮐屬。為海洋洄游性上層魚類,游泳力強,速度大。分佈於太平洋西部。近海均產之。主要有海洋島、連青石、大沙及沙外等漁場,漁期一般春汛為4~7月份;秋汛為9~12月份。南海沿海全年都可捕撈。

中文學名:青佔魚

別稱:花池魚、花巴、花鯷、青磚、青佔、花鯡、花生、花仙

 24、秋刀魚

「去海釣」瞭解了這些魚,磯釣收穫槓槓的

秋刀魚


是頜針魚目,竹刀魚科,秋刀魚屬的唯一一種,也是重要的食用魚類之一。其學名Cololabissaira取自日本紀伊半島當地對此魚種的名稱,其中saira系俄語(сайра)。中文與日文的漢字都是'秋刀魚'可能是源自於其體型脩長如刀,同時生產季節在秋天的緣故。秋刀魚在部分東亞地區的食物料理是種很常見的魚種。體型細圓,棒狀;背鰭後有5-6個小鰭,臀鰭後有6-7個遊離小鰭;兩頗多突起,但不呈長緣狀,牙細弱;體背部深藍色,腹部銀白色,吻端與尾柄後部略帶黃色。

中文學名:秋刀魚

 25、白姑魚

「去海釣」瞭解了這些魚,磯釣收穫槓槓的

白姑魚,瓜寶


為石首魚科白姑魚屬的魚類。俗名:白米魚、鰃仔魚、白梅、白姑子、沙衛口。白姑魚口前位,斜形。上頜外行與下頜內行牙較大。無須。頦部有3對小孔。鰓孔大。頭體蒙櫛鱗,背,臀鰭有一行鱗鞘。二背鰭間有一深凹。第二臀鰭棘約等於眼徑。胸鰭側位。腹鰭胸位。尾鰭短楔狀。背側淡灰,下側銀白。第一背鰭黃灰。後背鰭有一白縱紋,偶鰭淡黃,尾鰭灰黃。為中下層海魚。生殖期聚群向近岸洄游,是無毒、經濟型食用魚。

中文學名:白姑魚

26、帶魚(dàiyú)

「去海釣」瞭解了這些魚,磯釣收穫槓槓的

帶魚


帶魚屬於脊索動物門下脊椎動物亞門中的硬骨魚綱鱸形目帶魚科。又叫刀魚、裙帶、肥帶、油帶、牙帶魚等,性兇猛。青島、日照黃海沿岸城市稱魛魚。帶魚的體型側扁如帶,呈銀灰色,背鰭及胸鰭淺灰色,帶有很細小的斑點,尾巴呈黑色,帶魚頭尖口大,至尾部逐漸變細,身高為頭長的2倍,全長1米左右。性兇猛,主要以毛蝦、烏賊為食。主要分佈於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在中國的黃海、東海、渤海一直到南海都有分佈,和大黃魚、小黃魚及烏賊並稱為中國的四大海產。

中文學名:帶魚

別稱:刀魚、牙帶魚

27、針魚

「去海釣」瞭解了這些魚,磯釣收穫槓槓的

水針


頷針魚有兩種。尾斑圓頜針魚和黑背圓頜針魚。針魚體呈長圓柱形,稍側扁。側線在尾柄部不形成隆起崎。側線鱗142~157個。背鰭鰭條12~15,臀鰭鰭條15~18;尾鰭後緣圓形,基部有一黑斑。暖水性中上層魚類。體長一般200~450毫米。喜棲息在近海內灣或河口附近,為頜針魚中個體較小的一種。

中文學名:針魚

28、八爪魚(bāzhuǎyú)

「去海釣」瞭解了這些魚,磯釣收穫槓槓的

八爪魚


又名章魚,英文名(octopus)。章魚,不是魚,它屬於軟體動物,是從頭足綱軟體動物中進化而來的。章魚身體一般很小,八條觸手又細又長,故又有“八爪魚”之稱。章魚與眾不同的是,它有八隻像帶子一樣長的腳,彎彎曲曲地漂浮在水中。

中文學名:章魚

別稱:八爪魚(bāzhuǎyú)

29、烏賊(wūzéi)


「去海釣」瞭解了這些魚,磯釣收穫槓槓的

烏賊


軟體動物門頭足綱烏賊目動物更多義項

烏賊,本名烏鰂,又稱花枝、墨斗魚或墨魚。是軟體動物門頭足綱烏賊目的動物。烏賊遇到強敵時會以“噴墨”作為逃生的方法並伺機離開,因而有“烏賊”、“墨魚”等名稱。其皮膚中有色素小囊,會隨“情緒”的變化而改變顏色和大小。烏賊會躍出海面,具有驚人的空中飛行能力。與魷魚和章魚一樣屬海洋軟體動物,三者均不屬於魚類。

別稱:烏鰂,花枝,墨斗魚,墨魚

30、槍烏賊(魷魚)

「去海釣」瞭解了這些魚,磯釣收穫槓槓的

魷魚


魷魚,又稱句公、柔魚或槍烏賊,是軟體動物門頭足綱管魷目開眼亞目的動物。身體細長,呈長錐形,有十幾只觸腕,其中兩隻較長。觸腕前端有吸盤,吸盤內有角質齒環,捕食食物時用觸腕纏住將其吞食。喜群聚,尤其在春夏季交配產卵期。魷魚在中國唐代始見記述。

中文學名:槍烏賊

別稱:魷魚,句公,柔魚

 31、斑點雞籠鯧

「去海釣」瞭解了這些魚,磯釣收穫槓槓的

斑點雞籠鯧


體側扁而高,呈菱形、背緣在背鰭起點處和腹緣在臀鰭起點處最高、口小,眼大。體被櫛鱗,並伸展至背鰭與臀鰭上、體呈淺灰褐色,體側有4~10條成橫帶狀排列的淺黑色斑點、背鰭連續,前半部有9~10鰭棘,第4棘最長,胸鰭大,延長至尾柄;臀鰭有3鰭棘;尾鰭弧形、各鰭均呈淡豆綠色。

中文名:斑點雞籠鯧

 32、金鯧魚

「去海釣」瞭解了這些魚,磯釣收穫槓槓的

金鯧魚


學名卵形鯧鯵,地方名稱黃臘鯧,金鯧,屬硬骨魚綱,鱸形目,鰺科,鯧鰺屬。該魚體側扁,卵圓形,臀鰭與第二背鰭略相等,都顯著比腹部為長。頭側扁,尾柄細,體披小圓鱗,不易剝落。魚肉為白色,細嫩,鮮美可口,為南方沿海名貴海產經濟魚類之一。

中文學名:金鯧魚

別稱:卵形鯧鯵,黃臘鯧,金鯧

33、銀鯧魚

「去海釣」瞭解了這些魚,磯釣收穫槓槓的

銀鯧魚


原產於亞馬遜河。又名銀盤鯧、銀盤魚。體形和習性體形和食人鯧相似。長20釐米左右。全身銀白色,發情期下鄂至腹部、臀部及臀鰭前幾根鰭條,均為紅色。銀鯧性情溫和,不襲擊它魚,可以和其他大型魚混養。喜微酸性軟水,生活條件不苛刻。雜食性,愛吃水草,是養水箱中不宜植草否則會被其吃光。也食動物性餌料。愛成群結隊游泳,體格強健,容易飼養。

中文學名:銀鯧魚

別稱:銀盤鯧、銀盤魚

34、短吻絲鰺(duǎnwěnsīshēn)

「去海釣」瞭解了這些魚,磯釣收穫槓槓的


為鰺科絲鰺屬的魚類,俗名絲鰺、白鬚鰺。分佈於印度洋北部沿岸、紅海至太平洋熱帶海區,包括南海、臺灣海峽、東海、黃海等海域。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印度。

中文學名:短吻絲鰺

35、赤魟(chìhóng)

「去海釣」瞭解了這些魚,磯釣收穫槓槓的

赤魟


屬軟骨魚綱,下孔總目,燕魟目,魟科,魟屬。是沿海一帶常見魚類,有的地方稱黃鱝、黃魴,舟山沿海漁民稱黃花。此魚體盤上、下平扁,尾部細長如鞭,尾前部背面有鋸齒狀硬棘一枚,棘基部有毒腺,被蜇後引起劇烈腫痛,因此垂釣者必須特別提防。

中文學名:赤魟

別稱:鯆魚,草帽魚,蒲扇魚,黃貂魚

36、多寶魚

「去海釣」瞭解了這些魚,磯釣收穫槓槓的

多寶魚


和大菱鮃是同種魚類,大菱鮃(Scophthalmusmaximus),是鮃科,菱鮃屬魚類。為硬骨魚綱鰈形目鮃科菱鮃屬海洋底棲魚類。俗稱歐洲比目魚,在中國稱“多寶魚”。

中文學名:多寶魚

別稱:多寶魚、歐洲比目魚

37、比目魚

「去海釣」瞭解了這些魚,磯釣收穫槓槓的

比目魚


又叫鰈魚,硬骨魚綱鰈形目魚類的統稱。體甚側扁,呈長橢圓形、卵圓形或長舌形,最大體長可達5M。成魚身體左右不對稱。兩眼均位於頭的左側或右側。口稍突出。鰭一般無鰭棘。背鰭和臀鰭基底長,與尾鰭相連或不連。廣泛分佈於各大洋的暖熱海域中,主要以底棲無脊椎動物和魚類為食。種類繁多,全世界有540餘種,中國產120種,主要類別有鰜、鮃、鰈、鰨、舌鰨等,為經濟魚類。[1]棲息在淺海的沙質海底,捕食小魚蝦。它們特別適於在海床上的底棲生活。由於它們的身體扁平。雙眼同在身體朝上的一側,這一側的顏色與周圍環境配合得很好;它們身體的朝下一側為白色。比目魚的身體表面有極細密的鱗片。比目魚只有一條背鰭,從頭部幾乎延伸到尾鰭。它們主要生活在溫帶水域,是溫帶海域重要的經濟魚類。

中文學名:比目魚

別稱:鰈魚

38、大黃魚

「去海釣」瞭解了這些魚,磯釣收穫槓槓的

大黃魚


(Larimichthyscrocea),硬骨魚綱,鱸形目(Perciformes),石首魚科(Sciaeni-dae),黃魚屬,又名黃魚、大王魚、大鮮、大黃花魚、紅瓜、金龍、黃金龍、桂花黃魚、大仲、紅口、石首魚、石頭魚、黃瓜魚,為傳統“四大海產”(大黃魚、小黃魚、帶魚、烏賊)之一,是我國近海主要經濟魚類。

中文學名:大黃魚

別稱:黃花魚、黃瓜魚、黃金龍

39、河魨

「去海釣」瞭解了這些魚,磯釣收穫槓槓的

河豚


(Tetraodontidae;pufferfishes),為硬骨魚綱魨科魚類的統稱,俗稱河豚。(注:河豚的叫法存在錯誤,但被廣泛使用,河豚也可以指一種淡水哺乳動物。)自古以來中國食用的河豚皆生息於河中,因捕獲出水時發出類似豬叫聲的唧唧聲而得名河"豚"。另有“氣泡魚”、“吹肚魚”、“河豚魚””、“氣鼓魚”(江蘇、浙江)、“乖魚”(廣東)、“雞抱”(廣東)、“龜魚”(廣西)、“街魚”(用閩南話讀)(福建)、“蠟頭”(河北)、“艇鮁魚”等稱呼。古時稱“肺魚”。

中文學名:河魨

別稱:氣泡魚、吹肚魚、氣鼓魚、乖魚、雞抱、龜魚、街魚、蠟頭、艇鮁魚

40、龍頭魚

「去海釣」瞭解了這些魚,磯釣收穫槓槓的

龍頭魚


(Bombayduck),燈籠魚目,龍頭魚科,學名Harpadonnehereus;分佈於太平洋、印度北部的河口,為沿海中、下層魚類,是中國沿海常見食用魚類。體長達41公分(16吋),色暗,淡灰色或褐色,具黑色細點。

中文學名:龍頭魚

別稱:忒魚(潮汕話)、狗母魚、蝦潺、龍頭鮳、豆腐魚、狗奶,龍兔魚

41、彈塗魚

「去海釣」瞭解了這些魚,磯釣收穫槓槓的

跳跳魚


(學名:PeriophthalmusmodestusCantor,1842[1]),為刺鰭魚科,世界上共有25種彈塗魚,根據其形體和行為特點可將其歸為四個種類;斯卡特勞斯、波爾奧弗撒爾墨斯、佩瑞奧弗撒爾墨斯和佩瑞奧弗撤爾墨頓。中國沿海主要有3屬6種,分別為彈塗魚、大彈塗魚、青彈塗魚、大青彈塗魚。常見的種類有彈塗魚、大彈塗魚,青彈塗魚。彈塗魚有鰓,是真正的魚,一類進化程度較低的古老魚類小動物。

中文學名:彈塗魚

42、飛魚[fēiyú]

「去海釣」瞭解了這些魚,磯釣收穫槓槓的

飛魚


銀漢魚目飛魚科生物更多義項

銀漢魚目(Atheriniformes)飛魚科(Exocoetidae)約40種海洋魚類的統稱,以“能飛”而著名,所以稱飛魚。但飛魚不是飛翔,感覺上好像是在拍打翼狀鰭,其實只是滑翔。

中文學名:飛魚

43、龍躉(lóngdǔn)

「去海釣」瞭解了這些魚,磯釣收穫槓槓的

龍躉


學名中巨石斑魚,別名豬羔斑,為暖水性海洋底層魚類,它呈長橢圓形,側扁,口較大,魚頭部、體側及各鰭均散佈著很多青黑色斑點,為大型名貴食用魚類。在天然海域,成魚一般體長60釐米~70釐米,最大體長可達2米,體重一般在30千克~40千克左右,大者可達100千克~160千克以上。據記載,1999年7月,香港漁民在東沙群島曾活擒一頭母龍躉,體重180千克,曾被視為龍躉王。而最新報道稱,2014年1月5日夜,馬來西亞漁民以拖網方式捕獲一條重達200公斤的野生龍躉,並以1.1萬令吉的高價賣給一家食肆華人東主。

中文學名:龍躉

 44、東星斑

「去海釣」瞭解了這些魚,磯釣收穫槓槓的

東星斑


鮨科鰓棘鱸屬。東星斑顏色鮮豔,很適合飼養在兇猛魚的混養缸。石斑是很兇猛的掠食者,會吞掉任何它能吞掉的魚。也會吃掉觀賞用的蝦及其他甲殼類動物。不像炮彈魚,石斑魚會整個吞下獵物而不是咬食。不會騷擾它們吞不下去的魚,可以和其他品種的石斑魚混養,但會和其他星斑打架。食物包括各種海魚、魷魚、貝類及蝦。需要經常提供一些活食,足夠的營養會保持它的色彩。

中文學名:東星斑

別稱:星斑東星斑

45鬼頭刀[guǐtóudāo]

「去海釣」瞭解了這些魚,磯釣收穫槓槓的

鬼頭刀


一種廣泛分佈於各大海洋之熱帶及亞熱帶區海域的魚類。學名:鯕鰍,體延長側扁,前部高大,向後漸變細。頭大,背部很窄,成魚頭背幾呈方形,額部有一骨質隆起,隨成長而越明顯,尤以雄魚為甚。口大,端位;下頜略突出上頜。上下頜、鋤骨、顎骨及舌面均具齒。

中文學名:鯕鰍

別稱:鬼頭刀

47、細刺魚

「去海釣」瞭解了這些魚,磯釣收穫槓槓的

細刺魚


體呈卵圓形,側扁。頭甚小而眼較大。體金黃色,體側有4-6條較寬的黑褐色縱帶,形成黃黑相間的明顯對比。

中文學名:細刺魚

俗名:五色雞,

國內分佈:海南,廣東,臺灣,福建,廣西,

48、旗魚

「去海釣」瞭解了這些魚,磯釣收穫槓槓的

旗魚


屬於鯖亞目(或寫“鱸形目”Perciformes)旗魚科,又名芭蕉魚,亦稱平鰭旗魚太平洋熱帶及亞熱帶大洋性魚類,是公認的短距離內游泳速度最快的魚類。旗魚全年均有產量,一般市面常見的有雨傘旗魚(芭蕉旗魚)、立翅旗魚(白旗魚)、黑皮旗魚(黑旗魚)、紅肉旗魚。

中文學名:旗魚

別稱:芭蕉魚、平鰭旗魚

49、藍鰭金槍魚

「去海釣」瞭解了這些魚,磯釣收穫槓槓的

藍鰭金槍魚


為硬骨魚綱輻鰭魚亞綱鱸形目鯖亞目鯖科的其中一種,廣泛分佈於北半球的太平洋和大西洋海域中,棲息深度0-9850米,體長可達458釐米,為大洋性洄游性魚類,成群活動,屬肉食性,以魚類、頭足類、甲殼類為食,可做為食用魚、遊釣魚及養殖魚類。

中文學名:藍鰭金槍魚

50、黃鰭金槍魚

「去海釣」瞭解了這些魚,磯釣收穫槓槓的

黃鰭金槍魚


大洋暖水性名貴上層魚類。是金槍魚的一種,因其背鰭和臀鰭呈黃色而得名。屬於金槍魚中產量最高的一種。

中文學名:黃鰭金槍魚

別稱:魚串子、黃鰭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