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道與F1之間是幾錘子的買賣?

賽道與F1之間是幾錘子的買賣?

我們正面臨一個臨界點,不能再讓我們對這項運動的熱情衝昏我們的頭腦了!

讓我們先從英國銀石賽道的母公司,BRDC(英國賽車手俱樂部)主席John Grant(約翰·格蘭特)自我檢討的這句話開始。


賽事Promoter的無解之題

即使擁有了目前頂尖的世界冠軍劉易斯·漢密爾頓,英國大獎賽落地的銀石賽道,在錢這個終極問題上依然困難重重。外界透露的賽道母公司BRDC最近兩年的財務狀況顯示,2015年舉辦大獎賽虧損了440萬美元,2016年虧損額增長到640萬美元。還沒有2017年的數字,但是John Grant去年夏天公開表示銀石賽道需要“提前結束合同”的態度表明了一切。

文章開頭這句話涵蓋了一個財務負責人面對一項虧損業務所有的情緒,他繼而表達:“這不僅會危及銀石賽道和BRDC的未來,也會影響依賴於我們的英國賽車運動界!”

我們來看一下BRDC面臨的“全局性”問題。這份從2010年開始的合同,每年支付

1150萬美元,年遞增為5%,到2026年將需要支付約2400萬美元!這意味著BRDC每年都必須賺更多的錢來平衡開支,這顯然不可能的!

賽道與F1之間是幾錘子的買賣?

John Grant

當家的越來越難,於是最近出現了一條傳聞,今年的英國大獎賽可能會從常規的4天流程縮減到3天。怎麼縮減?不知道……也許我們能想到的是所有周四的常規安排挪到週五,比如車手新聞發佈會、車隊媒體活動、車迷活動等等,這意味著推廣方能節省一天的成本。這個傳聞中沒包括自媒的反應,邏輯上,美國人要保持全年賽事一致性的話,不太可能同意這種特例。

賽道與F1之間是幾錘子的買賣?

銀石賽道

如果銀石在美國人的計劃中不得不成為一顆棄子的話,那麼他們強烈希望在賽歷中保留英國大獎賽的願望會變得異常困難,因為在遊戲規則不變的情況下找到一個銀石替身幾乎沒有可能;而修改遊戲規則,那銀石又何必撂挑子呢。

John Grant去年的退出宣言,實際上啟動了合同中的“退出機制”條款,即任何一條賽道要提前終止舉辦合同,需提前兩年告知,以便F1有充足的時間尋找替補。那麼2019年銀石真將成為絕唱了?


目前賽歷的存亡之變

這個“退出機制”條款引發的很多分站的前景問題要多說幾句。

賽事推廣方在與F1的合同中保密條款是標配,確保他們不向外界透露合同細節。可有趣的是,一條賽道的合約期限幾乎不是秘密。細心觀察,你還會發現,這些賽道的合約到期年份整體上都是錯開的,因為要避免多數分站同時到期,同時重新談判,這個壓力太大!必須保證F1賽歷一定程度的穩定。

以下這張賽歷表單通過各種信息彙總而成,並不保證完全正確。“退出機制”指的是如果有一個大獎賽推廣方希望提前終止合同,那麼它必須提前兩年告知F1。比如,巴庫特別想在2020年分站結束後退出賽歷(不是假設,他們確實這麼想),那麼它得在今年阿塞拜疆大獎賽之前通知自媒集團。從理論上說“退出機制”應該覆蓋所有分站合同,但我也沒有確切的證據,姑且這麼認為。

賽道與F1之間是幾錘子的買賣?

表格顯示,今年合同到期有3場分站。幾乎一致的觀點是日本站肯定會續約,因為鈴鹿本就屬於本田,況且今年跟小紅牛搭配後已經開始翻身。當然哪一天本田心灰意冷拜拜了,日本站就要重新考量了。

斯帕是個老大難問題。目前比利時大獎賽是機遇和挑戰並行,積極的一面無疑是維斯塔潘和範多恩兩位比利時血統車手的崛起;另外,斯帕賽道所屬的瓦隆-布魯塞爾聯邦政府的經濟部長Jean-Claude Marcourt去年夏天辭去了自己13年的職務,他在過去一直是大獎賽的大力支持者,接替他的是一個叫Pierre-Yves Jeholet的傢伙,不過他之前是一位體育記者,並被認為是會繼續支持大獎賽舉辦的實權派人物。據估計,F1賽事每年可為比利時創造1800萬美元的直接旅遊收入,而政府的投入大概只有這個數字的三分之一。所以外界認為2018年以後再續3年應該沒太大問題。那麼變數在哪兒?2019年夏季,該地區將舉行選舉,新任政府是否認可目前的成本收益比就不得而知了。看起來,這屆政府需要儘快開展工作。

賽道與F1之間是幾錘子的買賣?

經典斯帕

德國的光景跟比利時恰恰相反,它跟英國一樣得不到政府的任何財政支持。霍根海姆進入到了今年的賽歷,但吃一頓沒一頓,最好的結果也就是每兩年辦一次。紐伯格林是徹底沒有政府資金的,它現在的擁有者是俄羅斯富商Victor Kharitonin,想讓他虧本辦大獎賽為全世界車迷做慈善,門兒都沒有……

那麼其他賽道呢?Lausitzring已被出售成為行業測試賽道,而Oschersleben和Sachsenring則專注於摩托車,辦F1還是沒錢。一個可能的選擇是紐倫堡的Norisring,交通方便,每年DTM賽事也積累了足夠的經驗,可以回溯到1947年的足夠的歷史底蘊,它還有一片能容納30,000個座位的永久看臺。DTM的比賽週末能吸引到125,000人。

賽道與F1之間是幾錘子的買賣?

Norisring俯瞰

賽道與F1之間是幾錘子的買賣?

Norisring近景

政府有沒有可能支持?首先賽道區域由紐倫堡市擁有。其次,政府正在尋求保護這個1947年的城市歷史遺蹟的方法。另外,紐倫堡位於巴伐利亞州,德國最富有的地區之一,也是眾多全球性公司的所在地,如寶馬、奧迪、安聯、西門子和阿迪達斯等。如果政府協同可靠的投資人一起投入,那麼完全可以創造另一場類似阿爾伯特公園的半街道賽事。

不過這純粹是一種建議。


F1賽歷的“區塊鏈”模式

說實在的,每次說起這些賽歷中的分站就像開追悼會,一片哀樂。可那些沒受過切膚之痛的新興賽事推廣者們都有著美好的願望和遠大的理想,急著要趟這灘渾水。

關於今後的賽歷有這麼些傳聞。

首先是以中國站為基本點的“亞洲戰役”將會有新的詮釋。越南的河內街道賽已經不是新概念了,但你還真別看不起這些彈丸小國,政府絕對是大力支持的啊,目的非常明確,為了旅遊業的振興,集中力量辦一件大事絕不在話下。考慮到氣候因素,4月是最佳時機,所以這意味著與2000多公里之外的上海形成背靠背賽程就十分合理了。

賽道與F1之間是幾錘子的買賣?

河內夜景

這種邏輯十分符合目前自媒集團對F1賽歷的願景,那就是將賽事“區域化”,以便產生“集群效應”、降低成本、避免全員舟車勞頓,他們這是為把全年賽歷擴大到25站做資源的優化配置。

捲入“亞洲戰役”傳聞的還有韓國,當然不是那個全羅南道木浦地區的“荒廢鬼城”,而是首爾或附近的某個地區(這裡允許你們吐槽)。據說還有中國澳門,傳統的東望洋賽道是不可能的,似乎國際機場旁邊讓人們產生了靈感……

對自媒來說,美洲應是重中之重,他們正在盡最大努力來促成邁阿密街道賽。這在這個佛羅里達的夢幻之城不是第一次了,比如那條繁華的Biscayne 大道,過去經常用於賽車賽事,最近一次是第一季的FE;紐約也是目標,但非常困難,之前跟Governor’s Island和Liberty State Park兩個區域談論賽事可行性都未達成一致,因為F1在環保指標方面需要改進。無論如何,F1如果能在美國主流城市開闢第二戰場,那麼算是提升一大步了。

賽道與F1之間是幾錘子的買賣?

FE邁阿密街道賽

阿根廷上一次舉辦F1比賽時盛況空前,極受歡迎。因此在巴西大獎賽遇到麻煩的時候,在布宜諾斯艾利斯重建阿根廷大獎賽變得十分必要。馬克裡總統過去兩年一直致力於降低國內通貨膨脹和力促經濟增長,成效顯著。對F1促進阿根廷旅遊業的前景,馬可裡心知肚明。

賽道與F1之間是幾錘子的買賣?

布宜諾斯艾利斯Autodromo改造升級示意圖

你可以看到,理想狀況,在美洲大陸的縱向線上,加拿大、美國、墨西哥、巴西和阿根廷形成合縱之勢,開闢了嶄新的“美洲戰役”。

於是,F1中的“區塊鏈”越來越明晰。

這一定不會在短時間內完成,但你們一定和我一樣,就想看自由媒體接下來是怎麼Play這個Game的,對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