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道勤儉廉政的官員,後被朝廷重用,任命他為宰相

馮道,被稱為“長樂老”,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他對百姓的苦難有著深刻的瞭解。因此,當他是一名官員時,他“勤儉節約”。在過去的20年裡,他一直對當地風俗有著堅定的看法。未嘗以片簡擾於諸侯,他的生活很簡單。當百姓陷入困境時,他會盡最大努力幫助他們。馮道擔任節度掌書記時,他所居住的只是用茅草搭建而成的簡陋房子,裡面連床蓆都沒有,只是在地下鋪上一些乾草作為床蓆。每次發下薪俸,他都會買來東西和僕人們一同分享,而不介意和他們一起吃飯。

馮道勤儉廉政的官員,後被朝廷重用,任命他為宰相

每一次戰爭勝利之後,將軍們俘虜的人都會被交給他,他會把他們安排得井井有條,如果有機會的話,他就會把他們送回家。馮道當了翰林學士後,有一天,傳來父親去世的消息,馮道立即從洛陽到景城,為父親守孝。馮道離開時沒有時間帶什麼東西,衣服和袋子都是由一個下人寄給他的。回到景城後,當地正在鬧饑荒,馮道把所有的銀子都給了當地的窮人。當地官員得知馮道已經返回家鄉時,陸續派人去送禮,馮道拒絕了。

馮道勤儉廉政的官員,後被朝廷重用,任命他為宰相

在為父親守孝期間,馮道親自到田間耕作,天色很晚才會歇下來。景城距契丹地域不遠,契丹人聽說馮道的事蹟後,便想將他擄去為己所用。有人向馮道告知這件事,馮道才得以逃脫。後來,馮道被朝廷重用,任命他為宰相。他為相期間,特別注重人才選拔,凡是有才能的人,不分身份高低責賤,馮道一律平等對待:凡孤寒士子,抱才業、素知識者,皆與引用,唐末衣冠,履行浮躁者,必抑而置之。因為這樣,馮道得罪了不少達官貴族。

馮道勤儉廉政的官員,後被朝廷重用,任命他為宰相

有一次,退朝出來,工部侍郎任贊在馮道後邊對其他官員說:他身上裝著《免園冊》,要是他走快了,肯定會掉下來。一般人認為《免園冊》內容膚淺,是鄉間塾師教授兒童的書,受到士大夫們輕視,任贊用此挖苦馮道出生卑微。馮道知道這件事情後,就將任贊叫到面前斥責道:《免園冊》怎麼了,那也是名儒所集,我能將其全部背下來。那些只會幾句詩詞歌賦的人,自以為學識淵博,就想以此竊居公卿之位,孰不知他們只是淺陋之人!

馮道勤儉廉政的官員,後被朝廷重用,任命他為宰相

當時,有一位名叫李琪的大臣,贈送《賀平中山王都表》,其中提到了復真定之逆城。馮道看了看,罵道:昨天收復的不是真定,是定州,你怎麼能夠將這兩者混淆呢。?馮道是一位公正的官員。他會直接提出錯誤的事情。漸漸地,朝臣們開始服從馮道,他們不敢再輕視這位出身貧苦的宰相。後唐明宗統治期間,百姓安居樂業,天下富足,朝廷無事。馮道常告誡皇帝不要放縱疏忽。

馮道勤儉廉政的官員,後被朝廷重用,任命他為宰相

馮道說:想當時我在先帝的幕府任掌書記,受人派遣出使中山,途中經過井陘險要的地方,我總是擔心馬倒人摔,總是非常小心地抓住韁繩,得以順利通過險要地段。可是後來到了平坦的道路上,我便放鬆韁繩,任馬自由奔跑。只行了很短一段距離,我就摔了下來。我覺得一國君主治理國家的道理跟這一樣,得要居安思危。後唐明宗明白馮道話中的意思。於是問馮道說:今年天下獲得豐收,是否所有人都能衣暖飯飽?馮道說:災害之年,百姓顆粒無收就會餓殍滿道,豐收之年,糧食價格又低,所以不管是災年還是豐年,百姓生活都很困苦,這就是莊稼人啊!

馮道勤儉廉政的官員,後被朝廷重用,任命他為宰相

我記得“進士聶夷”中有一首詩說:二月賣新絲,五月賣新糧,現在治瘡,挖出你的心肉。雖然語言很通俗,但真正說出農民的苦澀。農民在土、農、工、商四種人中最勤苦,陛下您對這些情況一定要清楚啊!“唐明宗聽後很高興,隨從將這首詩抄錄下來,時常誦讀給他聽。唐末明宗時期,馮道任宰相8年。後來唐明宗病得很重,其子嗣們發生了內江,馮道對當局失去信心,其忠國之心受到極大挫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