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的日本,假如不侵略其他國家,全力進攻外國,會怎麼樣

我實在是很難想象,二戰中日本不進攻別的國家的話,為啥要進攻美國?這就好像說,你是一個劫匪,你放著村裡手無寸鐵的土財主們不搶,非要去搶武警大隊。

日本人的“大陸政策”,從幾百年前的豐臣秀吉時期就定下來了——先佔領朝鮮,再佔領東北,最後佔領中國。

但日本人從來不能按照步驟來走。因為日軍中有“下克上”的傳統,基層日軍從來都不是很聽話。無論是918事變還是七七事變,日本高層其實都是不知情的,完全由一些中級軍官們擅自行動。日本本來沒有鯨吞中國的計劃,他們打算步步蠶食,而兩次意外的事變迫使日本提前開啟了全面侵華戰爭。

日本本土,面積狹小,資源極其匱乏。日本之所以不斷地擴張,就是為了充實他的戰爭機器。通過佔領朝鮮,日本獲得了大量的朝鮮勞動力。通過佔領東三省,日本想打開了一個金礦一樣,得到了糧食、木材、黃金、煤炭等等,東三省讓日本真正開始了侵略之路。

所以說張學良絕對是民族罪人,將來必將遺臭萬年。因為沒有東三省,日本根本沒有能力進行大規模侵略。東北現在的“老工業區”地位,是日本人打下來的。

日本人大量開發了東北的山林礦產,1943年,東三省公路里程6萬公里,而1949年除東北外全國的公路才2萬公里。瀋陽、長春等城市被日本人建設成了成片的工業區,聯通了國際電報。長春還普及了抽水馬桶和電線主幹線入地。什麼概念呢?日本東京當時都沒這待遇。

到1945年,偽滿洲國煤產量佔全亞洲的49.4%,生鐵產量佔全亞洲的87.7%,鋼材產量佔全亞洲的93%,發電量佔全亞洲的93.3%,硫酸產量佔全亞洲的69%,蘇打灰產量佔全亞洲的60%,水泥產量佔全亞洲的66%,機械工業產量佔全亞洲的95%。

日本人陷入了戰爭泥潭,他們驚訝的發現,在中國大陸的侵略區,無法轉換成資源。跟東北不同,抗戰開始之後,由於敵後戰場的激烈抵抗,日本在中國大陸無法獲得糧食、礦藏等重要物資,反倒開始面對正面和敵後兩個戰場。

日本必須獲得資源,才能繼續侵略中國。日本人有一個特色是——他們為了掩蓋一個矛盾,不惜引發另一個更大的矛盾!為了獲得橡膠,他們就敢進攻東南亞。跟荷蘭、法國開戰。為了切斷滇緬公路,他們就進攻緬甸,跟英國開戰。

為了獲得石油……怎麼辦呢?打美國咯!與現在不同,現在一說起石油,大家都想到中東的阿拉伯人。可是二戰的時候波斯灣的石油還沒被發現,美國才是世界最大產油國(現在也是,只不過不是第一大出口國)。

珍珠港之前,日本把家底都算上,滿打滿算有五百萬噸石油,只能支撐半年的使用。小日本孤注一擲,準備拼了。

拼了以後的結果,我們都知道嘍~美國人不僅沒有退出戰爭,反而開動戰爭機器,碾壓了日本。二者根本不是一個等級的對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