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10億賭約,揭曉在即,格力與小米勝負已分?

曾有專家用“魚大水大”評論中國經濟近十多年來的發展,並且認為,生於上個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的中國人,是改革開放四十年最大的獲益群體,“他們經歷了野蠻生長的財富大爆炸,當今中國的所有商業場景和價值觀模型,幾乎都來自他們的創造。”

5年10億賭約,揭曉在即,格力與小米勝負已分?


1954年出生的董明珠和1969年出生的雷軍是其中極具代表性的兩位。2013年前的12月13日,在央視的年度經濟人物的頒獎晚會上,他們二人作為實體經濟與互聯網經濟的代表,被“巧合”地安排在一起並有瞭如今的“10億賭約”

2018年中國企業領袖年會期間,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與雷軍的賭局已經基本勝出。

董明珠還說,其實與雷軍的賭局本身並沒有什麼意義,因為兩者不具備可比性,格力是做實體經濟的,而小米是做互聯網的,屬於輕資產。

01

豪賭十億的原由

事實上,這場賭約要從5年前說起。

2013年12月12日,雷軍和董明珠二人同時獲得央視財經“中國經濟年度人物”榮譽。

在頒獎典禮上,董明珠對小米的商業模式有自己不同看法,風頭正盛的雷軍自然不服,兩人互相嗆聲,並現場打賭。

雷軍:小米模式能不能戰勝格力模式,我覺得要看未來五年。請全國人民作證,五年之內,如果我們的營業額擊敗格力的話,董明珠輸我一塊錢就行了。

董明珠:第一,我告訴你不可能;第二,要賭就賭10個億。

一家做實業,一家做互聯網,頗有些“關公戰秦瓊”的意味,總是被人津津樂道。這場賭約經常會被翻出來,“監督”兩人履行賭局。

而在那一年的企業家中,雷軍無疑是其中風頭最勁的一位。

那一年,全球的智能手機出貨量首次突破10億部,同比增長38.4%;而在中國出貨的智能機達到3.5億部,同比增長84%,也佔了全球的1/3以上。在那一年,手機市場已經成為增長最快的領域之一。

在諸多的國產智能手機中,小米賣出了1870萬臺,增長率達到了160%。在2013年的雙十一天貓購物節上,小米三分鐘就賣出一億元的銷售額,24小時銷售額5.5億元。這些神話般的數據,即便是放在今天,都足以讓無數製造業者望洋興嘆。

但是,當時放出“豪言壯語”對於“網紅”董明珠來說,並不是意外的事。

1954年出生的董明珠1975年在南京一家化工研究所做行政管理工作。但命運弄人,她的丈夫在兒子2歲的時候病逝,這一事件成為董明珠人生的轉折點,直接導致了她此後離開家鄉,前往南方打拼。1990年加入格力前身時,董明珠已經36歲。

2014年,她嗆聲同行美的;對於格力做成世界五百強企業,她說“我從來沒有犯過錯”;為了“讓世界愛上中國造”,她會親自為格力產品代言。霸道、強硬、敢言,一直是外界給她貼的標籤。以至於她在今年在不被看好、股價下跌的情況下依然堅持做芯片。2016年,在股東反對時又選擇個人出資入股新能源汽車企業銀隆新能源。

02

勝負已見分曉?

兩人賭的是營業額,這一點尤其受關注。搬磚牛 注意到,格力電器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486.98億元,同比增長34.1%。同期,小米累計營收為1304.46億元。

5年10億賭約,揭曉在即,格力與小米勝負已分?


兩者僅僅相差182.52億,並不算大。也就是說,兩家企業今年第四季度的表現,就是決定兩人勝敗的關鍵。

所以2018年更是賭局的決勝期。

“格力是民族工業做實業的,而小米打造的是基於物聯網和生態鏈的互聯網公司。”產業經濟評論家洪仕斌認為,正如董明珠所言,兩人打賭本就不在同一賽道。

對董明珠聲稱自己贏了,洪仕斌並不認可,其一是兩人賭局要有一個衡量標準,不是誰說自己贏了就贏了;其二,雷軍和小米未來產生的價值將大過董明珠,要說發展邊界的話,無疑小米未來更有想象力。

5年10億賭約,揭曉在即,格力與小米勝負已分?


5年10億賭約,揭曉在即,格力與小米勝負已分?


誰輸誰贏,網民看法各異。有人力挺“董小姐”,有人為雷軍點贊。

“小米從一家初創企業到營業額接近格力,無論最終誰高誰低,我都認為小米不輸。”

“其實雷軍已經贏了,小米已經不是當初的小米了。”

有些米粉兒甚至覺得小米雖敗猶榮,“因為明年營收必然會超過格力,而格力今年為了推動營收達到2000億元,可謂使盡了吃奶的力氣。”

也有人認為,這場對賭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五年來,在各方“監督”之下,格力和小米各自努力,有低谷有高潮,但最終都在“五年之期”的最後一個年份站在同一起跑線,又同時回到高速增之路。

在這5年裡,“擴界”是格力和小米共同的關鍵詞。

2014年12月,雷軍曾想憑藉互聯網思維打入空調領域,半年後,青年智能空調問世;2015年,小米與美的發佈“美的i青春智能空調”;2017年,小米推出第二代空調產品,並將其命名為“芝米空調”;2018年7月,小米又發佈了Millet Home互聯網空調系統,正式進入大型電器行業。

5年10億賭約,揭曉在即,格力與小米勝負已分?


董明珠也不甘示弱,格力電器在2015年也開始正式進軍手機領域。而後三年,格力手機一、二、三代逐年推出,董明珠親自代言,並將手機寫入格力電器財務報告。

5年10億賭約,揭曉在即,格力與小米勝負已分?


然而格力手機做了三代依然沒有完全面向市場。董明珠稱,格力的手機更加註重安全和品質,而不是靠龐大的售後服務體系來維護,格力做手機押的是“手機+智能家電”的大趨勢,用戶通過手機操作,可以遠程控制家中的空調、冰箱、電飯煲等。“格力做手機,是要做智能家居生態閉環。”董明珠說。

格力還在2016年年報中首次披露要“研發自主知識產權的芯片”。董明珠也曾在2016年4月份對外界透露,“(格力)正在研究芯片,還要做新能源。”

5年10億賭約,揭曉在即,格力與小米勝負已分?


多個場合,董明珠都公開表述,即使股票下跌,格力也要“搞芯片”。“好空調格力造”的口號已經深入人心,但“格力造”的芯片如何,還尚需時間的檢驗。0

03

‍誰是賭局贏家?

5年10億賭約,揭曉在即,格力與小米勝負已分?


搬磚牛 看來,格力和小米,一家是傳統制造的民族領軍品牌,一家是互聯網領域新經濟寵兒,這兩家明星企業間的隔空較勁兒,其實算得上一種良性競爭,給企業、給行業帶來的,是更多創新發展的動力。

這樣的競爭,不管結局如何,對中國而言,都是一件好事兒。正如網友所言:誰贏都行,都是我們中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