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養生牢記“三二三”

今日15時31分迎來立夏節氣。專家表示,立夏後天氣漸熱,人們易煩躁不安,情緒波動,此時節養生需遵循靜心養肝戒躁怒的原則,牢記“三二三”這個口訣。

養生首先要養心

四季中夏天屬火,火氣通於心,易煩躁不安,夏季氣候炎熱,汗液外洩,易耗傷心氣,因此立夏養生首先要養心。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中醫科主任張桂芬介紹說,夏季養心一定要記住內關穴、伏兔穴和天泉穴這三個穴位。

內關穴位於前臂正中,腕橫紋上兩寸,約兩個半橫指處,對心絞痛的治療和調節血壓高低都很管用,按揉內關穴所起的作用如同“開閘放水”一般,能幫心臟減輕負擔。

伏兔穴位於大腿前面,正坐屈膝成90度,對方以手掌第一橫紋抵其膝上中點,手指併攏壓在大腿上,中指到達的地方就是此穴,按揉有緩解心慌和心跳過速、補養心血的功效。

掌心向上握拳,屈臂時在大臂上會有凸起的肌肉,肌肉上方兩寸的位置為天泉穴,有些人經常感覺胸悶氣短,診斷是心臟供血不足,可在19時到21時之間,在天泉穴位置進行按摩或刮痧,隔日胸悶氣短的症狀即可得到有效緩解。

需防口瘡紅眼病

說完養生,再說防病。張桂芬主任解釋說,初夏時節氣候乾燥,人易上火,所以口瘡患者在這一時節會陡然增多。發生口瘡的誘因除了乾燥的氣候,還與焦慮、緊張、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攝入不足有關。

此外,初夏還要注意預防流行紅眼病。需要注意的是,流行紅眼病潛伏期短,感染後24小時內發病,症狀主要是雙眼劇烈疼痛,畏光流淚,有異物感。得了紅眼病,一要防止傳染;二要及時治療。

多吃“紅色食物”

從陰陽五行角度來說,紅為火,入心,補氣補血。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營養科副主任張明介紹說,夏季養心,“紅色食物”最為適當,建議多吃三種食物。

一是番茄,國外研究發現,從番茄籽周圍黃色果凍狀的汁液中分離出來了一種被稱為P3的物質,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功效,可以防止腦血栓的發生,患冠心病及中風的病人每天適量飲用番茄汁有益於疾病的康復。

二是胡蘿蔔,胡蘿蔔所含的某些成分,如槲皮素、山奈酚能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降低血脂,促進腎上腺素的合成,還有降壓、強心作用,是高血壓、冠心病患者的食療佳品。

三是紅豆,夏日多吃紅豆,可緩解夏天出現的口渴煩躁等症,尤其正午時分,是“心火”最旺之時,容易出現心煩易怒,因此這個階段,避免心火過亢,食用紅豆最適宜不過了。(記者 張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