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 岔|糖果兒

打 岔

老媽的耳朵越來越背了,整天在家鬧笑話,但是很明顯,那是她在思考。八十五歲的她,敏銳的思維還活躍的像樹上的猴子,從這個枝頭盪到那個枝頭,不停的撲捉每一個信息,然後去研究,去分享。

除過睡覺,她幾乎從不讓自己的身心閒著。多年以來,他跟老爸每天中午都有兩三個小時的閱讀時間。一副老花鏡,一個放大鏡,一本養生雜誌或者華商報,讓他們的歲月豐饒的像闊酌飽滿的秋天,充斥著老年人少有的五彩斑斕。

打 岔|糖果兒

釣魚島事件,曾經讓她焦慮失眠,總擔心打起仗來天下亂了,我們的生活可怎麼辦。反腐開始,她又興慶的告訴我們,幸虧當初沒有繼續上班,要不然現在她肯定被當成老虎被抓起來,說不定還得讓我們給她送飯。

大家在一起說話,她會認真的聽,聽見聽不見逮著一個音就任意發揮,經常是你說東她說西,你說打狗她聽攆雞,並且是攆的滿天飛。

教媽媽使用智能手機,這曾經是一個很艱鉅的任務。有一次回去,媽說她又忘了怎麼按。我就一個鍵一個鍵給她講,這個是什麼,那個是什麼,她都會反覆跟著念。

打 岔|糖果兒

“媽,你看,紅色的是掛斷。”

“哦,紅色的是炸彈!哎呀!怎麼還有炸彈呀!”

老媽一臉驚恐,笑得我半天直不起腰。

乾脆就說:“是炸彈,一爆炸線就斷了,那邊就沒聲了。”

媽看我笑呢,知道自己又鬧笑話了,也開心的笑了,像個孩子。不過從此也就記下了。

有一年夏天,陪爸媽還有姐夫的媽媽一起回老家。開飯前,三個老人坐在那裡聊天,因為都聽不清,所以大家都要大聲喊,主要靠看口型猜測著去接對方的話。說的倒是天花亂墜很起勁,但是話題卻跑得飛快,大多數都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亂竄,你根本不知道她們聊天的主題是什麼。

這個說“擀麵”,那個說“火箭”,這個說“趕集”,那個說“買蓆”,往往自己一語驚人,還要嘲笑別人。

爸說:“樓上熱的太!”

阿姨笑著說“哦。”

媽說“你肚子餓了吧,菜還沒上桌你就聞見今天的菜香的太。”

爸說:“剛才打麻將贏了八塊”

阿姨依舊微笑著說:“哦”

媽說:“你想吃芹菜?玲玲,一會把芹菜炒熟點,你爸要吃。”

我們在一旁笑瘋了,阿姨看看這個,看看那個,也笑。我問她:“大家笑啥呢?”阿姨有點羞澀,慢悠悠的說:“我也不知道,反正看大家都笑呢。”

她的安靜、隨和,跟媽媽完全是極大的反差。

打 岔|糖果兒

老媽看大家笑她,趕緊自豪的說:“我雖然聽不見,好歹還會打岔,總比啥都聽不見強吧!”

我們醉了!笑聲在家裡擠堆堆,盛不下了就從周圍的窗口飛出去,惹得更多的熱浪湧進來看熱鬧。

老媽愛美,超愛美,從來都不服老。八十歲那年,姐姐給她買了雙很舒適的老年鞋,但她就是不上腳,隨後才悄悄告訴我:“你姐給我買的鞋,那麼老氣,明明是老婆子穿的,我才嫌難看呢!”

媽嫌老氣,姐自己穿了。

同樣,我給老媽網上買的棉衣,她穿了一個月後不喜歡了,就用袋子給我提了來:“這衣服太老氣了,先放你這,等我以後老了不得出門了在家裡穿吧”。

我提著衣服,看著認真的老媽,哭笑不得。知道媽敏感,不能讓她著急,急忙若無其事的說:“沒事,網上買的都能退,我給咱退了重買”。媽這才放心,那件衣服也就躺在櫃子裡至今,只是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受到媽媽的青睞。

打 岔|糖果兒

媽總說外婆當初太愛乾淨,八十多歲的小腳,還堅持自己洗衣服,怕別人洗不乾淨。出門好歹也不柱柺杖,她總說:“還小呢,柱個柺杖還不被人笑話死”,她比起外婆差遠啦。

唉,女人天生愛美不服老,到了她們這裡也算是表現到了極致了!

老媽的勤快也是絕無僅有的,無論別人做什麼她都不放心,跟在後面要指揮要幫忙。你煮麵,她就接點涼水等著;你切菜,她拿個盤子等著;你炒菜,她會不停的叮囑你蓋上鍋蓋,那菜葉子難熟的很!就連你洗個碗,她都會站在一旁等著,不停的給你幫忙調節水,看浪費多了,或者哪裡沒洗乾淨了。有時候我們說一句讓她去休息,別總跟著操心受累,她立刻敏感地說:“人見不得誰了才不愛聽她說話,不愛跟她在一起”!說得我們恨不得在嘴上貼個膠布,只有把一絲無奈壓在心裡,由著她去。

要開飯了,我在廚房大聲喊:“媽,辣子在哪裡”?媽從客廳急匆匆趕來,一臉疑惑:“啥?襪子?現在要襪子做什麼?”

窗外的太陽醉了,放逐一縷安暖從窗戶嘻嘻哈哈地探進來,視線卻越來越朦朧。

“哎呀!油冒煙了,我的媽呀,趕緊,要辣子,不要襪子”!

打 岔|糖果兒

【作者簡介】糖果兒,原名唐小玲,陝西商洛人,喜歡唱歌,更喜歡文字,雖不是生活的寵兒,卻永遠面向陽光。惟願在清淺簡單的生活中做真實的自己,保存一份溫暖的感動,不求優於別人,只求未來的每一天都優於昨天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