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老想辭職去旅行的你

如今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很多人一直在“做加法”,拼命工作、充電,因此感覺很疲憊。大部人表示自己因工作失去了時間、健康等很多東西。

寫給老想辭職去旅行的你

於是,不知從何時起,“世界是一本書,不旅行的人只能看到其中的一頁。出去走走,看看不同的風景,接觸不同的人和事,你會發現,你的煩惱原來是那麼微不足道。”此類話語頻頻出現在媒體報道中,各種宣揚旅行的書廣為流傳。

工作向左,生活向右,辭職去旅行似乎成為一種時髦。

然而,辭職旅行,是對還是錯?

寫給老想辭職去旅行的你

“辭職旅行的代價極大,自己能否承受所帶來的後果,應該先有所瞭解。”俞慰,曾經是一個揹包客,旅行3年後,突然厭倦了這樣的生活,回來後發現自己原來從事的IT業已日新月異,自己以前所做的努力基本歸零,一切又要從頭開始。

“辭職去旅行的另一個結果是,回來後會變得更不想工作。就像是瞳孔發散後就很難收回一樣,很多人回來後變得更不想面對現實。”阿嵐曾經也為了尋找自由而放棄工作,直到一天男朋友離開了自己。“生活需要勇氣,不能總是逃避。要知道生活的真諦就是平淡流淌,這樣你的心就不會無著無落了。”回首過往,她這樣總結。

其實,對於旅行者來說,不單單要走出去,還要想著怎麼走回來,或者怎麼走得更遠。那種不管不顧地衝出去,然後讓別人來給你收拾爛攤子的遠行,無論如何都是失敗的。所謂的走回來,不是說遊走一定要有一個終點,迴歸到原來的生活狀態,而是這一趟沒有使你更迷茫,讓你迷戀“自由”、喪失自我,變得不敢承擔。

辭職旅行莫衝動 合理減壓最關鍵

國家職業指導師分析認為,“80後”職場人幾乎沒有經歷過父輩年輕時為生計而奔波的艱難,更多地考慮如何儘快過上自己喜歡的生活,敢於打破常規而不去考慮後果。然而,“夢想與現實的懸殊使他們在職場上遇到接二連三看似無法突破的瓶頸,放棄原本可以令他們邁步的機會。”

寫給老想辭職去旅行的你

不少人辭職去旅行的真正原因是對現有工作和生活的不滿,只是需要一段時間來調整。“因為一時喘不過氣就撂挑子,並不是一種明智的選擇。”一些年輕人旅行回來,依然無法調適心態,甚至會因久久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反而壓力更大。

心理諮詢師建議,在辭職前應三思,如果只是想調適身心,可以請年假或申請適當延長年假,利用休假做個短途旅行一樣可以排解壓力。

最佳旅行方式

如果你問我,這年頭最酷的旅行方式是什麼?那肯定是房車旅行了。那是另一種生活方式。

房車裡面最舒服的姿態就是“像住在家裡一樣”

寫給老想辭職去旅行的你

一日,三餐,慢下來的生活多了另一番滋味

寫給老想辭職去旅行的你

累了可以隨時隨地停下休息

寫給老想辭職去旅行的你

住房車過夜比住酒店更隨性,你可以隨時隨地欣賞到風景

寫給老想辭職去旅行的你

體驗一種神奇而美妙的清晨醒來:晨光從遠山那頭升起,暖黃色的光波悄悄來敲開家裡的門

寫給老想辭職去旅行的你

寫在最後

“我每天很努力地工作,所以我值得擁有這樣美好又溫馨的旅行!”這是臺灣知名綜藝主持人小S在和家人去香港看煙花時所發的一條微博。

對於日復一日那些苦逼的生活,我想引用周杰倫《稻香》的歌詞:對這個世界如果你有太多的抱怨,跌倒了就不敢繼續往前走,為什麼人要這麼的脆弱墮落。

多少人為生命在努力勇敢的走下去,我們是不是該知足珍惜一切,就算沒有擁有。

(更多精彩文章,關注微信公眾號:龍之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