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傳》中賭徒形象是如何塑造的?為情節逼真,魯迅拜師學藝

1921年,魯迅創作《阿Q正傳》時,由於故事情節的需要,小說裡涉及了一些賭博的細節。但魯迅從來不賭博,對賭博的方法和技巧一竅不通。如何才能把小說中賭博的情節寫得逼真呢?思來想去,魯迅打算找一個人“拜師學藝”。

經人介紹,魯迅認識了一位名叫王鶴照的人。此人雖然非好賭之徒,但善於觀察,對於市井平民的生活非常熟悉。於是,魯迅帶著禮物登門拜訪,說明了拜師緣由。王鶴照爽快地答應下來,不僅把自己知道的賭博規則等細節耐心地講給魯迅,還給魯迅哼唱了賭博時唱的歌謠。

魯迅像小學生聽老師講課一樣,一邊認真聽講,一邊做筆記。遇到不明白的細節,他還向王鶴照提問,態度認真而誠懇。經過幾天的學習,魯迅對賭博規則已經瞭解得一清二楚,又結合這些親自去賭場觀察了賭博者的形態等。

有了這些準備工作魯迅寫起賭博的情節來就非常順手。在《阿Q正傳》裡,魯迅將阿Q賭博時的細節描寫得生動而到位,其中一處是阿Q押牌寶時的情景。“阿Q即汗流滿面的夾在這中間,聲音他最響:‘青龍四百!’樁家揭開盒子蓋,也是汗流滿面的唱:‘天門啦,角回啦,人和穿堂空在那裡啦,阿Q的銅錢拿過來……”這一系列的精彩描寫,給人的感覺魯迅就是一個精通賭博的高手,字裡行間完全沒有漏洞。

正所謂“書痴者文必工,藝痴者技必良”。為刻畫好小說中的人物形象而專門拜師學藝,魯迅的認真精神確實值得敬佩和讚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