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中心醫院被省衛健委評為“十大指標”綜合監管工作先進單位

1月24日,全省醫政工作會議在鄭州召開。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闞全程,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省紀委駐衛生健康委紀檢組長李剛,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巡視員黃瑋,省醫療保障局副局長王俊峰,解放軍中部戰區聯勤保障中心聯勤處處長王玉平出席會議。

鄭州市中心醫院被省衛健委評為“十大指標”綜合監管工作先進單位

會議對2018年度醫政工作先進集體進行了表彰,鄭州市中心醫院獲得“十大指標”綜合監管工作先進單位。

鄭州市中心醫院被省衛健委評為“十大指標”綜合監管工作先進單位

鄭州市中心醫院院長連鴻凱(右三)代表醫院領獎

鄭州市中心醫院以質量安全可持續發展體系和醫療服務持續優化為重點,結合當前醫改形勢和自身工作實際,認真制定了工作方案並紮實推進,全力帶動醫院整體工作實現提升。

鄭州市中心醫院被省衛健委評為“十大指標”綜合監管工作先進單位

1

建設十個快速救治綠色通道,急危重症救治水平持續攀升。以

以國家胸痛中心、國家高級卒中中心、鄭州市創傷救治中心建設為標杆,打造十個快速救治綠色通道,提供高效、規範的醫療服務,搶救成功率大幅提升。胸痛、卒中、創傷救治三大中心收治人次同比增加,關鍵環節時間消耗持續縮短,其他七大中心有序開診,醫院影響力和滿意度持續攀升。

2

加強重症醫學綜合實力建設,充分發揮重症醫學科的引領作用。

充分發揮重症醫學科作為省級重點學科的引領作用,細化亞專業,通過重症快速拓展團隊、重大疾病保障等機制,不斷提高危重患者的救治效果。制定《ECMO團隊管理辦法》,明確組織架構和技術應用流程,運用ECMO技術救治患者12例,總出院存活率43%,醫院的急危重症救治能力邁上新臺階。

鄭州市中心醫院被省衛健委評為“十大指標”綜合監管工作先進單位

3

大力支持開展新技術、新業務,專項培育高精尖特色技術。

以“科技創新月”活動為契機,每年評選新技術、新業務,並進行動態監管、月度考核,年終評選。通過專幹、專項行動、專項培育的方式,以3D技術、微創技術等先進技術為突破點,協調推進了3D技術、腔鏡技術、顯微技術、內鏡技術、椎間孔鏡技術等特色技術品牌建設。在保證醫療質量安全的前提下,鼓勵專科技術不斷創新提升。

4

促進多學科診療協作。

醫院通過引進知名專家團隊、建立以知名專家為引領的多學科診療團隊(MDT)提升複雜疾病診療水平,提供“一站式”醫療服務。加強與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院際合作,患者足不出豫即可享受國家優質醫療資源。

鄭州市中心醫院被省衛健委評為“十大指標”綜合監管工作先進單位

5

優化專業結構。

引入DRG評價系統,進行病區運行效率、收治疾病難易程度等評估,針對性壓縮常見病、慢性病病區床位。細化專業,新增或擴大部分專業、病區、分院。以病種為切入點,創建多學科診療(MDT)病房,深化與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的醫療合作,建設腫瘤外科,打造腫瘤中心,構建區域腫瘤防治網絡。

6

開展優質護理服務。

嚴格管理20項護理關鍵環節,建立護理專項管理機制,培養了一批具有專科護理能力的專管員隊伍。將“精”和“細”作為工作標準,護士日常行為細節更加規範,護理安全監控指標明顯改善。

鄭州市中心醫院被省衛健委評為“十大指標”綜合監管工作先進單位

7

開通社保卡診間支付功能。

醫院正式上線了社會保障卡就醫一卡通及醫保在線支付功能,是鄭州市市屬醫院中首家實現社保卡診間線上支付的醫院。就診不用攜帶就診卡、社保卡和現金,只需一部手機即可實現掛號、看病、繳費一站式支付。

8

引入多項管理工具。

重視管理工具的應用,將“品管圈”“OKR”“6S管理”根本原因分析法”及NEWS評估運用於相應護理工作。使護理管理在理念上與中心醫院的定位相匹配,管理效能大大提高。我院品管圈工作成績斐然,多個圈組獲得國家和省、市級獎項。

鄭州市中心醫院被省衛健委評為“十大指標”綜合監管工作先進單位

9

醫療護理“零缺陷”管理模式。

以保障急危重症為方向,開展醫療“零缺陷”7項、護理“零缺陷”6項,樹立了醫護人員在關鍵環節質量方面“第一次把事情做對”的理念,極大促進了醫療質量的提升,保障了患者安全。

10

採用MDT管理模式,促進多重耐藥菌管理精細化。

建立多重耐藥菌管理多部門協作機制,增設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個案督查表,利用清單式管理逐一落實防控措施,有效預防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

鄭州市中心醫院被省衛健委評為“十大指標”綜合監管工作先進單位

11

深化人文建設。

成立以院花命名的白玉蘭志願服務總隊,設立黨員、青年、專家、巾幗、文化、助老、社工和學生等8支各具專業特色的志願服務分隊,志願者註冊達4600多名。2018年醫院白玉蘭志願服務總隊先後被評為河南省優秀志願服務組織和全國最佳志願服務組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