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耐不是軟弱,而是一種策略

提起忍耐兩個字,人們都有這樣的心理,忍耐的核心價值是自我保護觀念,從小忍耐到大忍耐,再到無法忍耐,體現了人們驚人的承受程度,忍耐力的大小取決於一個人的心理素質強弱。

忍耐大概可以分為以下四種:

第一種、在生活和日常工作中一些小事自然忍耐

第二種、有意識的主動忍耐

第三種、違背自我情願的忍耐

第四種、忍無可忍的忍耐

忍耐不是軟弱,而是一種策略

下面我們先談談第一種忍耐:

人們在平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會不斷地出現不高興、不理想、不如願、不能說等等一些煩心事。比如:某件工作幹著不理想,不合心情,還有該辦的事因某種變故而辦不成,被耽擱,或者與某人之間出現誤會而沒法說請和溝通而導致的思想障礙,要麼受了一些這事那事的委屈,或者受到了他人的欺騙等等,這些拉拉條條的小細節造成自己的煩心和苦惱,並且無法說明白,也不值得去追究……,都一個一個的忍耐了。這叫做小忍耐,是人人都難免的忍耐。

再談談第二種忍耐:

是一種有意識的主動忍耐,比如:因為是自己的失誤造成了惡果,不得不忍耐,因他人的失誤或過錯給自己造成的惡果,為了表現自己的大度和風格而忍耐了,原諒了他人,或者因某件事讓自己蒙受了不白之冤而無法接受。如果追究起來可能導致自己會吃大虧,或者會更難看而忍受下來,有的事如果不追究就無法收場,可真的追究明白後會埋下無窮的後患,又忍耐了……;我認為這種忍耐是一種策略性的讓步,是一種冷靜而科學的忍耐,是為了保全自己的上策,這種忍耐會在將來給自己創造很多有利條件,會產生新的動力,為了今後更好,今天的一步後退,是為了明天前進兩步。俗話說得好:“小不忍則亂大謀”這就是一種有價值的忍耐,高素質,高智商的忍耐。

忍耐不是軟弱,而是一種策略

再談談第三種忍耐:

違背自我心願的忍耐,自己受了委屈,受了欺負,受了不白之冤,卻沒有能力去追究,沒有條件去平反,甘願忍受,任命認輸認吃虧。這就叫做軟弱無能,這種人實在是令人同情,為此,我也勸那些強勢的人不要給這種弱勢人找麻煩,“大人不記小人過”就是這個意思。在這裡我也祝願這些弱勢人們一生平安,你們無限度的忍耐我也認為是一種策略,但你們的人格價值無法評價。

再談談第四種忍耐:

忍無可忍的忍耐:是遇到了重大的不平之事,如受到了無法忍受的威脅和欺負,或者是受到了有人故意給自己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是自己的人格受到了無法接受的侮辱和踐踏……;這時的大腦會因極端惱怒而衝昏,容易失去理智,做出不切實際和報復行動,假如自己是處在弱勢的情況下,可能會拼上性命進行回擊,這是非常危險的行為,這樣會不達目的而吃大虧,甚至會搭上自己的性命,這就是無智的冒險。衝動的情緒處事定是一個賠本的行為,為了保本因衝動而造成了虧本,“雪上加霜”。

忍耐不是軟弱,而是一種策略

當一個人遇到重大挫折時,首先要分清是非,分清性質,應做好有理有據的準備,利用法律保護自己的權力,決不能再用他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要剋制著怒性和衝動的瘋狂,這樣並不是自己的示弱,而是一種正義而穩重的強大,真正的贏家不在於一時的高低之分,而在於結果是什麼。

綜上所訴:無論是小忍耐,大忍耐或是“忍無可忍”,只要學會忍耐,都是值得稱讚的,都是有價值的,忍耐能避免一切衝突再升級,忍耐能達到保全自己的目的,是為了換來長久的平安,只要人還在,就有明天。失去明天的努力無論輸贏都是徒勞的,都是毫無意義和價值的,這就是我對忍耐的高度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