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奧迪四次考驗騰訊微信團隊智商均慘遭失敗

重磅|奧迪四次考驗騰訊微信團隊智商均慘遭失敗

辣椒汽車·熱點關注:近日,在杭州答謝門公關事件中大丟臉面的奧迪,又傳來向騰訊微信投訴遭遇失敗的消息。《辣椒汽車》統計發現,僅去年下半年,奧迪及其代理公司就向微信至少進行了四次侵權投訴,結果這四次投訴全部慘遭挫敗。

這意味著騰訊微信內容團隊強大的判斷能力,經受住了奧迪這個豪華品牌的屢屢考驗。奧迪的一些認知水平,根本無法在騰訊微信內容團隊面前矇混過關。

去年12月末,奧迪的代理公司——車立方文化發展(北京)有限公司,針對微信公眾號《車界熱評》發表的揭醜熱文《奧迪公關又火了:請杭州媒體吃答謝飯反遭多家媒體“轟炸”》,連續兩次進行侵權投訴,希望騰訊微信刪除文章。由於奧迪代理公司公然違背事實,只是一廂情願地自說自話,甚至缺乏基本的認知常識進行詭辯,《車界熱評》接到通知後就對其進行了詳細有力的反駁,並嘲笑其是不是小學數學或者中學語文沒有學好,是否在考驗騰訊微信內容團隊的智商。

例如:一位奧迪A3車主因奧迪4S店加裝的真皮座椅,在車禍中“肋骨斷七根”,遭杭州媒體曝光。奧迪代理公司卻認為加裝座椅與原廠質量無關,而不明白這種銷售環節出現的問題,同樣是奧迪的醜聞,竟然還振振有詞地進行投訴推脫。另外,奧迪在請杭州媒體吃年終答謝飯之際,明明有6家媒體進行了7次曝光,奧迪代理公司卻投訴說“‘被多媒體曝光’的說法不屬實”。這無異於睜著眼睛說瞎話,說其小學數學或者中學語文沒有學好,算是給面子解嘲了。

果然,微信內容團隊並不是吃素的,審核後就對奧迪代理公司的侵權投訴進行了否決。

重磅|奧迪四次考驗騰訊微信團隊智商均慘遭失敗

2018年12月26日,奧迪代理公司對《車界熱評》的侵權投訴內容。圖片由《車界熱評》提供。

重磅|奧迪四次考驗騰訊微信團隊智商均慘遭失敗

2018年12月29日,奧迪代理公司對《車界熱評》的侵權投訴內容。圖片由《車界熱評》提供。

重磅|奧迪四次考驗騰訊微信團隊智商均慘遭失敗

奧迪代理公司兩次對《車界熱評》的侵權投訴全遭否決。圖片由《車界熱評》提供。

有業內人士表示,騰訊微信內容團隊都是何等人士?有很多人都是來自傳統媒體的精英和資深法律人士。即使奧迪是豪華品牌,也不代表你就有道理,就能把人給唬住,人家也要以事實為依據。否則,騰訊微信的公信力和水準何在?人家可是全球知名平臺,人家可是很要臉面的,不會像有些企業,招聘一些聲音甜美的接待小姐,接受一點話術訓練,就在那裡處理投訴,能敷衍過去,就敷衍過去了。

另外兩起侵權投訴,則是奧迪針對《辣椒汽車》的。其中一起發生在去年8月,投訴對象同樣為當時轟動了整個汽車圈的揭醜熱文《奧迪公關遭遇滑鐵盧,汽車公關這潭水究竟有多深》,並且由奧迪公關部的人親自上陣。由於圈內對此人比較熟悉,這裡進行了遮擋處理,以免對其個人產生負面影響。還有一起侵權投訴,則發生在去年12月,而且在《車界熱評》被投訴的同一時間,同樣由奧迪的代理公司車立方進行投訴。估計是《車界熱評》的文章中又提到了《辣椒汽車》,又揭了奧迪昔日慘痛的傷疤,於是《辣椒汽車》再次遭到侵權投訴。

重磅|奧迪四次考驗騰訊微信團隊智商均慘遭失敗

重磅|奧迪四次考驗騰訊微信團隊智商均慘遭失敗

2018年8月20日、12月26日,奧迪及其代理公司對《辣椒汽車》的侵權投訴內容。圖片來源:《辣椒汽

重磅|奧迪四次考驗騰訊微信團隊智商均慘遭失敗

奧迪及其代理公司對《辣椒汽車》的兩次侵權投訴全遭否決。圖片來源:《辣椒汽車》

從奧迪對《辣椒汽車》的這兩起投訴來看,竟然連具體的侵權內容都沒有,只是在那裡亂扣帽子,自說自話,缺乏投訴應該用事實說話的基本常識,自然同樣落得個失敗的命運。

令人奇怪的是,奧迪公關代理公司去年12月對《辣椒汽車》的投訴內容,竟然與去年8月的投訴內容,一模一樣。而去年8月份的侵權投訴,在當時就已遭到微信團隊的否決。這次再把8月的投訴內容複製一遍,讓人感到就是一種飛蛾撲火,豈能不敗。

不知奧迪這樣的行為,是故意騷擾騰訊微信內容團隊,還是希望再僥倖一次。問題是:面對同樣的內容,如果騰訊那次否決,這次支持,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這簡直要成為轟動世界的一個大笑話了。但人家騰訊微信內容團隊工作嚴謹,並沒有犯這樣的低級錯誤,騰訊畢竟是騰訊。

但奧迪這樣做,反而讓人們看出了這個豪華品牌,究竟有多少水平了。這無異於再次獻醜,讓奧迪品牌在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和笑聲中,再遭受一次傷害。

多位業內人士指出,一個品牌的公關崗位,其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崗位,它關係到一個品牌的形象。公關人員不僅責任重大,而且還需要專業性和真正的水平,需要很高的判斷能力和處理問題的能力。並不是什麼人,都能夠勝任的。

奧迪的四次侵權投訴,不僅沒有為其挽回聲譽,反而再次讓自己有些名聲狼藉。這無疑是在上演偷雞不成蝕把米的遊戲。因此,為奧迪品牌服務的公關人員,水平和能力究竟是否與這個豪華品牌的水準相適應,確實有些令人懷疑。同時也說明,強大的騰訊微信內容團隊不是那麼容易挑戰的,不論你是什麼品牌,一切用事實和水平說話,才是硬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