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為了滅口而殺死了父親楊堅嗎?

公元604年正月,大隋皇帝楊堅離開京師,在一個叫做仁壽宮的行宮度假,並將大小事務都託付給皇太子楊廣處理。四月,楊堅在仁壽宮病倒。七月十日,楊堅病重,在仁壽行宮中與群臣一一握手,唏噓訣別。三日後,一代開國之主楊堅駕崩於京師之外的仁壽宮大寶殿,享年六十四歲。

關於楊堅的死因,在正史《隋書》中還堂而皇之的記錄了另一個駭人聽聞的版本,暗示楊堅是被楊廣滅口殺害的。

事情起因是楊廣趁楊堅臥病在床時,試圖去非禮楊堅晚年最寵愛的妃子陳夫人。雖然非禮未遂,但陳夫人回到楊堅身邊後神色卻不正常。在楊堅一再追問之下,陳夫人哭著說“太子無禮”。盛怒之下的楊堅立即找來自己的女婿柳述與另一大臣元巖,讓兩人持密詔火速回京師,去找廢太子楊勇繼承帝位。提前截獲消息的楊廣盟友——楊素立即將柳述、元巖逮捕。同時,楊廣則派親信張衡將楊堅病床旁的所有人趕出病房。沒過多久,隋文帝即駕崩了。

隋煬帝為了滅口而殺死了父親楊堅嗎?


這個故事確實駭人聽聞,但靠譜嗎?

按楊堅去世前三天與群臣一一握手訣別的情況看,此事一定發生在訣別之後(否則楊堅在握手時當眾就把猛料抖出來了)。那麼,問題就來了。一個處於彌留之際的老人居然有精神去發現愛妃的神色不正常,不知這是否合乎常理?

其次,楊廣一貫持重,在女色方面自律了很多年。結果,最後那麼幾天就忍不住了?而那位告狀的陳夫人其實與楊廣的關係一直密切,併為楊廣奪取皇太子之位出過大力。可見,這位陳夫人並非是如林黛玉一般純潔無瑕的冷美女,而是像薛寶釵一樣善於審時度勢的活絡人。如今,眼看楊廣就要登基,作為長期同盟者並即將要享受勝利果實的她卻要因為一次“非禮未遂”而把自己未來的靠山出賣掉,以便讓自己參與攻擊過的廢太子楊勇上位?不知這又是否合乎常理?

隋煬帝為了滅口而殺死了父親楊堅嗎?


好吧,如果以上的疑點都不算事,那還有一個最大的疑點無法解釋:按當時情況看,手握隋文帝“密詔”的柳述被抓獲後是必定要被滅口的。但事實是,柳述只是被免職流放。楊廣就不怕他把事情兜出去?一個為了滅口連老爹都不得不幹掉的人,會如此輕易的放另一知情者柳述一條活路?這未免太不合邏輯。

因此,楊廣非禮陳夫人,並殺死隋文帝的說法肯定是胡編亂造的產物。

不過,楊堅自然病逝並不代表楊廣就是個善良的軟柿子。在隨後的一系列事情上,楊廣表現出了相當狠毒的一面。

隋煬帝為了滅口而殺死了父親楊堅嗎?


為避免隋文帝死訊傳出後引起變故,楊廣決定秘不發喪,並立即展開行動。他不希望給予他的政敵任何有利可圖的機會。

首先,還在仁壽行宮的楊堅女婿柳述與另一大臣元巖被楊廣秘密控制起來。柳述是楊堅晚年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擔任兵部尚書,分管軍隊。而元巖則擔任黃門侍郎,分管詔書撰寫與發佈。從楊堅病重時,身邊同時由楊素、柳述、元巖三人共同照顧看,這三人扮演的角色非常類似顧命大臣。

但老皇帝指定的顧命大臣與新皇帝的關係通常都比較微妙,特別是柳述與楊廣、楊素都曾有過很大過節,再加上他又掌管軍隊實權,所以首先被拿下也在情理之中。

而元巖被拿下的原因除了自身與楊廣、楊素不是一派外,可能還有一個原因是楊廣需要從他手中奪過撰寫詔書的便捷權力。因為楊廣馬上就將冒用隋文帝的名義,向兩個關鍵人物分別發出一份詔書。

一份詔書發往京師,接受者為廢太子楊勇,詔書內容是賜死,執行者為楊素的弟弟楊約。由於楊勇已被廢為庶人,身單影孤,自然無力反抗。

另一份詔書發往幷州(今山西太原),接受者為楊廣弟弟——手握數萬雄兵,卻對楊廣一貫不服氣的漢王楊諒,詔書內容是速速來見隋文帝。由於該詔書中沒有楊諒與楊堅事先約定的防偽暗號,所以被楊諒鑑別為贗品,並最終導致了楊諒率兵反叛。但孫悟空再牛也鬥不過如來佛,老謀深算的楊素只帶著五千人馬就以摧枯拉朽之勢擊潰了數萬叛軍。楊諒本人也落了個終身被幽禁的下場。

隋煬帝為了滅口而殺死了父親楊堅嗎?

通過短期內的一系列運作,楊廣控制了兩個與自己不同派系的顧命大臣——柳述、元巖,賜死了隨時可能引爆的火藥桶——廢太子楊勇,幽禁了不大聽話卻又掌握軍隊的弟弟——楊諒,最終穩穩坐上了新皇帝的寶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