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奔馳涉“渠道歧視”奔馳商務車專屬經銷商抱團維權

2018年12月28日上午,奔馳商務車專屬經銷商在北京召開了一場維權發佈會,控訴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公司(以下簡稱“北奔銷售公司”)某些高層管理者居功自傲,漠視經銷商,甚至將私權凌駕於公權力之上,主觀臆斷、混淆視聽、為所欲為,“我們奔馳商務車專屬經銷商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原本相濡以沫、以夥伴關係相處的北奔銷售公司與奔馳商務車專屬經銷商,為何突然反目成仇?

1“渠道歧視”從何而來?

一位參與維權的奔馳商務車經銷商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該事件最早源於2016年3月北汽集團收購福汽集團旗下所持福建奔馳35%的股權。據瞭解,此次交易完成後,北汽集團將持有福建奔馳35%的股權,福汽集團持有15%股權,戴姆勒輕型汽車香港有限公司持有福建奔馳50%股權。

同時,福建奔馳所有經營管理工作由北京奔馳負責,北京奔馳徹底實現奔馳兩條產品體系在品牌、渠道方面的“大一統”。

鑑於2009年至2016年期間,奔馳品牌在中國市場一直採取的都是“專屬專賣”的渠道模式,即商務車由商務車的專屬經銷商經營,乘用車由乘用車的經銷商經營。因此,北奔銷售公司當時與奔馳商務車經銷商約定,在奔馳商務車經銷商沒有覆蓋到的地區,可以將渠道開放給北京奔馳乘用車經銷商,這意味著奔馳乘用車經銷商可以同時銷售商務車和乘用車。

但是,今年4月份,北奔銷售公司卻在已有奔馳商務車經銷商經營的地區,授權乘用車經銷商銷售奔馳商務車。上述奔馳商務車經銷商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北奔銷售公司的行為嚴重損害了商務車經銷商的利益。

首先,原來的商務車經銷商為了獲得兩款商務車的經營權,投資了數千萬元,並建立專屬團隊,而乘用車經銷商幾乎不需要進行任何投資,只要通過很低門檻的資格審查就拿到了商務車的經營授權。這種授權門檻的差別,對奔馳商務車經銷商而言極不公平。有商務車經銷商向《國際金融報》記者透露,每家商務車的建店投資在2000萬元至5000萬元不等,且不包含後期經營投資。

其次,北奔銷售公司並沒有向奔馳商務車經銷商授權銷售乘用車。

再次,奔馳乘用車經銷商同時銷售20多款車,為了完成銷售任務,並不在意單個車型的利潤。因此,在銷售商務車的時候,其價格較商務車經銷商的售價低。而商務車經銷商有且只能銷售兩款商務車,既要完成任務,還要維持店面運營,為了完成銷售任務,商務車經銷商也只好跟著降價。

一位奔馳商務車經銷商預估,2018年,奔馳乘用車渠道600多家4S店將銷售60餘萬輛,而商務車渠道(包含乘用車經銷商)204家4S店將只能銷售2.4萬輛。在銷售體量及資金規模上,奔馳商務車經銷商根本無法與乘用車經銷商抗衡。

上述奔馳商務車經銷商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2017年之前,奔馳還沒有大規模向乘用車經銷商開放商務車授權,我們的日子還算比較好過。今年,我們店的銷量預計下滑60%-70%,利潤跌幅還要更高。”

2經銷商無奈抱團

為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今年10月,奔馳商務車16家經銷商發起成立商務車專屬經銷商聯盟,並得到了中華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常務理事會三屆三次會議的批准。

北京奔馳涉“渠道歧視”奔馳商務車專屬經銷商抱團維權

有商務車經銷商向《國際金融報》記者透露,奔馳全國商務車專屬經銷商共56家,投資人有26人;加入聯盟的經銷商有16家,投資人有15位。

“其餘未加入聯盟的經銷商,大多數為大經銷商集團,他們有的旗下有乘用車4S店,有的不想跟北京奔馳發生衝突。從投資人數目來看,經銷商聯盟內的投資人超過總投資人數一半。”一位商務車經銷商表示。

奔馳商務車經銷商試圖通過聯盟的方式與北奔銷售公司達成妥協:雙向開放授權,允許奔馳商務車經銷商銷售乘用車,大家公平競爭;或者恢復到原來的狀態,奔馳兩條產品線“專屬專賣”,井水不犯河水。

2018年10月19日,奔馳商務車經銷商聯盟致函北奔銷售公司,但北奔銷售公司未提供任何解決方案,反而質疑奔馳商務車聯盟的合法性;11月21日,雙方進行了首次溝通,北奔銷售公司否定了商務車經銷商聯盟的兩種解決方案,同時否認商務車經銷商遇到不公平待遇;12月18日,雙方進行二次溝通,奔馳中國總裁倪凱再次否定了這兩種解決方案,雙方依舊未能達成共識。

此外,北奔銷售公司致函商務車經銷商,要求商務車經銷商在不晚於2019年1月10日前簽署2019年第一季度目標協議,以便能夠繼續保持合同關係。

12月28日,奔馳商務車經銷商聯盟的16家經銷商在北京簽署了一致行動“承諾書”,隨後陸續返鄉。

北京奔馳涉“渠道歧視”奔馳商務車專屬經銷商抱團維權

針對奔馳商務車經銷商的訴求及後續處理等問題,《國際金融報》記者與北京奔馳方面取得聯繫,但截至發稿前,尚未得到任何回應。

商務車經銷商聯盟與北奔銷售公司的“溝通”仍在繼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