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黑帮电影概述(五):江湖再见

97回归以后,黑帮电影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一方面是由于古惑仔浪潮过盛而引发的反对呼声越来越强烈,观众已然审美疲劳甚至心生厌恶;另一方面港片市场整体萧条,导致曾经为利而来的黑帮背景投资方一哄而散。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彼时香港本土的黑帮开始失去生存土壤,社团运营逐渐转入地下,黑帮电影的发展缺少了基本的素材条件和必要的现实基础。巧妇安可为无米之炊?


香港黑帮电影概述(五):江湖再见


1997《一个字头的诞生》

在这种大环境下,黑帮电影开始把侧重点由外放的帮会厮杀逐步转为内敛的精神反省,由对江湖道义的推崇转为对个体人性的思考。

故世纪末的香港黑帮电影褪去了以往江湖片的烈火情仇和热血燃烧,平添了一丝沉闷低调和高深禅意。

所以我们也就看到了《野兽刑警》、《江湖告急》、《江湖》、《黑白森林》等黑帮小品,一步步对这个江湖进行亦庄亦谐的嬉笑怒骂和彻底决绝的颠覆解构。


香港黑帮电影概述(五):江湖再见


1998年《野兽刑警》

这股非主流力量,让我们不再盲目崇拜风衣墨镜、手执双枪的本色英雄,不再跟风堕入砍刀劈友、烈火街头的古惑迷途。

我们开始居高临下,我们开始一览众生,我们开始恍然大悟且略带轻蔑地说:他们也不过是市井浮沉里的平凡人物哦!


香港黑帮电影概述(五):江湖再见


2000年《江湖告急》

在我看来,这无关于发展或退步、升华和腐朽,只是事物发展到一个阶段所呈现的必然结果。在这样的环境下,仍然推动或者说维持黑帮电影发展的,《无间道》和银河映像做到了最好。

虽然银河映像在1996年便已经建立,早期不乏《一个字头的诞生》、《暗花》等精品佳作,但奈何当时刘伟强的风头强盛,头脑发热的观众朋友似乎并没有多少静下心来品一品这位“黑帮片王家卫”的深度电影。


香港黑帮电影概述(五):江湖再见


1998年《暗花》

直到1999年,银河映像才真正迎来了创办以来第一个高峰期。这一年,杜琪峰的《暗战》、《枪火》、《再见阿郎》三部作品同年上映,在各大电影节上也是威风八面。

杜琪峰凭借《枪火》夺得双金最佳导演奖,并且借助这三部电影帮刘德华、刘青云、吴镇宇等几位爱将在一年之内打破得奖绝缘体的传说,如此本事除了杜sir更无第二人。


香港黑帮电影概述(五):江湖再见


1999年《暗战》

香港黑帮电影概述(五):江湖再见


1999年《枪火》

巅峰过后总有低潮,在1999年创下票房和口碑的双赢之后,杜琪峰走过了几年商业时期。与此同时,刘伟强在《胜者为王》之后也进行了短暂的商业调整。

什么是商业调整?其实不需要多费口舌,一句话解释就是:拍好片子容易赔钱,就要拍几部烂片来赚钱,然后再去拍好片。


香港黑帮电影概述(五):江湖再见


2000年《孤男寡女》

当然也有例外——王家卫和王晶!前者不顾投资方死活、拍出多少经典票房扑街,后者不管观众胃口、盛产无数烂片盆满钵满。这两种极端人格自然都缺乏借鉴性。

相比之下,杜琪峰把商业和艺术的界限和分寸把握得非常好。银河映像的作品分为两类:一类是为赚钱而拍,一类是为理念而拍。

两类作品分工合理、各司其职,偶有交汇、但时常分离。用一句当下的流行语来说就是:文体两开花吧!


香港黑帮电影概述(五):江湖再见


2002年《全职杀手》

话说回来,经过几年的商业调整期,杜琪峰和刘伟强先后进入了全新的黄金时期。2002年刘伟强导演的《无间道》上映,打破了香港电影票房记录,在低迷的港片市场注入一剂强心剂。

如《英雄本色》引领黑帮电影二十年一样,《无间道》对警匪片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延续至今。麦兆辉、庄文强组成的黄金搭档也就是从此时开始锋芒毕露,为日后的香港警匪片撑起一片又一片的“风云”。


香港黑帮电影概述(五):江湖再见


2002年《无间道》

刘伟强一鼓作气、乘胜追击,接连推出了《无间道2》和《无间道3终极无间》。这种速度非常符合导演香江第一快枪手的美誉!

《无间道2》是新千年以来不可多得的黑帮史诗电影。而吴镇宇的教父式表演亦成就了一个香港黑帮电影史上最成功的角色之一。


香港黑帮电影概述(五):江湖再见


2003年《无间道2》

而2003年,也是银河映像重振雄风的一年。《大块头有大智慧》和《PTU》这两部影片的相继问世,次年《大事件》在戛纳进行全球首映。

虽然说这三部电影都不属于黑帮片范畴,但它们的作用在于把银河映像推向了又一个高潮阶段,尤其《大事件》更是吹响了其进军国际的号角。


香港黑帮电影概述(五):江湖再见


2003年《PTU》

终于在2005年,杜琪峰执导《黑社会之龙城岁月》上映;次年,续集《黑社会2以和为贵》上映。

《黑社会》系列以香港黑帮叙事史诗的面貌,从香港本土现实上升到更加广阔的社会历史角度去描摹黑帮的复杂斗争,在对港人心态的描摹上达到一种露骨的真实。


香港黑帮电影概述(五):江湖再见


2006年《黑社会2以和为贵》

2006年10月,《放逐》上映。时隔7年,杜琪峰再次集齐《枪火》原班人马回归枪火、忘记枪火、继续枪火。

《放逐》连同《黑社会》系列集齐了全港实力派演员对银河映像十年发展进行了阶段性的回顾,对香港黑帮电影进行了历史性的总结。


香港黑帮电影概述(五):江湖再见


2006年《放逐》

从1981年《舞厅》,到1984年《省港旗兵》;从1986年暴力美学的独领风骚,到1991年枭雄传记的雄霸天下;从1996年战无不胜的乱世巨星,到2003年因果循环的终极无间。

最终,杜琪峰用《放逐》全军覆没的结局为了香港黑帮电影二十年落下了最后的注脚——江湖再见!


香港黑帮电影概述(五):江湖再见



自2006年以后,虽然说香港仍然在产出一些诸如《飞沙风中转》、《江湖新秩序》等黑帮片。但私以为这类所谓的黑帮片只是为了致敬曾经的黑帮文化,而没有立足于现实根基。换句话来说,炒冷饭来的东西怎么能称之为艺术呢?

当然一千个影迷心目中有一千个江湖,笔者所写也仅为一家之言,难免会有疏忽遗漏。还请各大观众多多包容。


香港黑帮电影概述(五):江湖再见


银河映像


香港黑帮电影概述(五):江湖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