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電池率先“迎春”

“ofo小黃車”總部被圍堵,賈躍亭資產被凍結;傳統汽車銷量急速下降,純電動汽車補貼繼續退坡……

“兩年前如果大家意識到冬天要來,可能大部分人都想幹我這個活(生產燃料電池)。”第九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上,安徽明天氫能公司總經理王朝雲信心十足地表示。

燃料電池率先“迎春”

在這個信心比黃金重要的時期,王朝雲的信心來自近期釋放的重大信號。

新能源領域亟待“補短板”,燃料電池汽車迎來重大發展機遇。12月15日,全國政協副主席、致公黨中央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在《人民日報》撰文稱:“純電動汽車的短板是續駛里程和充電時間,尚不能滿足量大面廣的遠程公交、雙班出租、城市物流、長途運輸等市場需求。為此,應及時把產業化重點向燃料電池汽車拓展。”

在純電動汽車補貼繼續退坡的大趨勢下,燃料電池被高度重視,不但是因為其技術門檻高,產業化推進困難,更因為燃料電池汽車是真正的零排放新能源產品,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終極方向。

燃料電池率先“迎春”

萬鋼指出:“燃料電池汽車具有清潔零排放、續駛里程長、加註時間快的特點,經過多年研發積累,我國已形成自主特色的電—電混合技術優勢,並先後經歷了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期間的規模示範運行,實現全譜型汽車‘零排放’的關鍵技術方案。我國氫能來源廣泛,既有大量的工業副產氫氣,又有大量的棄風棄光電、低谷電等可供製氫的存量資源。”顯然,發展燃料電池汽車不僅環保,還可以帶動多個產業實現協同發展,因而成為國家重點支持的戰略方向。

各大主機廠紛紛佈局並加大投入,燃料電池汽車研發和商業化發展前景看好。萬鋼表示:“上汽、濰柴、福田、長城等骨幹企業已經明確規劃、加大投入。”話音剛落,在WEY品牌兩週年發佈會上,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高調宣佈:“WEY已在德國慕尼黑的研發中心和保定的國家級氫能創新中心聯合組建了一支超過600人的世界級氫能技術研發團隊,併入股了全球最大的加氫站運營商——H2M。計劃在2022年,WEY品牌將推出首款氫燃料電池量產車型。”《選車網》瞭解到,2018年多家主機廠都加快了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節奏,2019年起登上新能源產品公告的車型會逐漸多起來。

燃料電池率先“迎春”

骨幹配套企業快速崛起,燃料電池即將在我國率先實現規模化生產。雖然燃料電池被德、美、日、韓等國列為戰略項目,但即使在上述發達國家實現規模化生產同樣困難不小。有專家稱,總理去日本考察,想看豐田燃料電池的生產線,結果沒能如願,估計全球大規模的生產線也不多。

然而,位於安徽六安的明天氫能公司已經率先建成了萬臺級燃料電池工廠。據瞭解,2018年11月,明天氫能公司的工廠全部完工,生產線正在調試中。王朝雲介紹說:“明天氫能公司立足於燃料電池自主研發及系統製造,技術主要來源於中科院大連化物所以及同濟大學這兩支‘國家隊’。目前已經掌握了四個層級的技術,一是燃料電池的運用;二是可以自主製造和組裝燃料電池系統;三是可以自主製造電堆;四是可以製造電堆的組件,並且接近了國際先進水平。”

新能源汽車走向市場的首要問題是降低生產成本,規模化生產將大大降低燃料電池的成本。王朝雲認為:“補貼退坡是正常現象,誰讓成本降低速度那麼慢?快一點不行嗎?肯定有快的,慢了就是自己的問題了,總有傳統電池廠家在補貼退去的時候能生存下去。燃料電池發展同樣面臨挑戰,所以我們燃料電池從現在開始每年必須降本30%。”

燃料電池率先“迎春”

國家對燃料電池的支持力度不變,燃料電池汽車將成為新能源多元化發展的重要方向。萬鋼指出:“在國家2020年電動車補貼結束之後,應該對氫能源汽車給與一定補助,目前有關部門正在研究這一政策的可能性。”王朝雲表示:“未來,燃料電池汽車與純電動汽車可以遠近結合,協同發展。你做城市內短途車輛動力,我做城際及遠郊長途車輛動力;你做小的,我做大的,新能源汽車發展一定是動力多元化。”

2019年,宏觀經濟面臨下行壓力不小。近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短期穩增長壓力的表述有所加重,從“穩中有變”到“穩中有變、變中有憂”,增加了“憂”字。可見,市場寒冬期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既然冬天已至,春天必然不遠。 作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方向,燃料電池汽車有望率先迎來蓬勃發展的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