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楊|《手藝蘇州》之一——人文山水的蘇州

本文系作者為中國外文出版社16種外文所出版對外發行的《Carving Arts in Suzhou》(中文名《手藝蘇州》)一書所作的序言,本號將分四次陸續推出,本期推出“之一——人文山水的蘇州”,小標題為編者所加。

朋友,你到過中國嗎?你到過被譽為中國的人間天堂的地方嗎?中國有句俗語:“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意思說的是蘇州就是人間最美麗的地方。當然,這種美麗不僅僅是指那些天生麗質的“小橋流水人家”的自然景觀,還在於那些底蘊深厚的燦爛文化以及那些巧奪天工的能工巧匠。

羅楊|《手藝蘇州》之一——人文山水的蘇州

如果你沒到蘇州,不知道蘇州的雕刻,不能不說是人生中審美經歷的一種缺憾。那麼你完全可以從這部《蘇州雕刻》中做一次美的巡禮,品味那些氣韻溫潤的玉雕,那些古樸雄渾的石雕,那些質樸天然的磚雕,那些鬼斧神工的木雕,那些精工奇巧的核雕,那些活靈活現的竹刻,那些栩栩如生的漆雕,那些形神兼備的象牙雕,那些風雅別緻的摺扇,那些……並與那些巧奪天工,來自民間的藝術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們溝通對話。從而通過他們的指尖觸摸到這個文明古國的文化脈搏,通過他們手上那把出神入化的刻刀的尖鋒去感知到蘇州雕刻的博大與細膩,領略到一個神奇的人文蘇州。

處處是風景,遍地是文化,是蘇州給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吳儂軟語、小橋雨巷盡顯優柔之美,白牆黑瓦、園林星布傳遞著安逸和靜謐。走在街頭,耳畔縈繞的崑曲評彈以麗曲清辭令人心曠神怡;古橋、古井、古民居則以斑駁的色相向人們昭示著蘇州歷史的厚重;七里山塘、虎丘廟會承續著昔日繁華,演繹著當今盛世;寒山古剎的鐘聲、閶門、胥門和滄浪亭的古樸吸引著中外遊客駐足尋幽;縱橫交錯的水系河岔倒映出城市的倩影。蘇州,其山水之靈秀、生態之恬靜、民風之淳樸,文化之厚重自古就被文人騷客所向往並以生花妙筆給予不盡的描繪。恰如白居易在《正月三日閒行》中讚美的那樣:“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鴛鴦盪漾雙雙翅,楊柳交加萬萬條。”蘇州的魅力是歷史沉澱和時代風采的結晶。

蘇州民間手工藝歷史悠久,工藝發達,門類眾多,妙手輩出,佳作不絕,別具風格。蘇州的織錦、印染、琢玉、陶瓷、泥塑、金銀器、漆器、木工、塑作等,佔全國手工藝品的半壁江山。鱗次櫛比的園林不僅是天下文人的夢境,也為蘇州的工匠們孕育了奇巧的哲思,成為一種收束心性的自我修養方式,一種自然適意的生活方式,一種內在的人格理想情操,一種活潑清幽的審美情趣與空靈澄澈的藝術境界。藝術也就有了“蘇作”的品質。

在這樣一個靜謐唯美、含蓄著文人風致的文化空間中,蘇州雕刻又以“異想天開刀超筆”的巧妙,以玉雕、石雕、木雕、竹刻、碑刻等不同的方式,體現著“精細雅潔”的蘇州風格。清代書畫家惲南田曾說:“一勺水亦有曲處,一片石亦有深處”,從容、平和、舒緩、細膩的東方氣質在蘇州雕刻的方寸之間流淌得汩汩有聲,純粹中國式工藝品的人文精神和生活品位在這裡不激不厲地傳遞著。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