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點|為什麼流言常常會有“科學”包裝?

“典贊·2018科普中國”十大“科學”流言終結榜,1月16日揭曉。這些“科學”流言,全都關涉日常飲食和健康,有些還是最近一個時期“活躍”於微信朋友圈的熱議話題。它們雖然看似頗有些“科學”的影子,但依照專家的解讀,卻有相當一部分很不靠譜。

视点|为什么流言常常会有“科学”包装?

前時,受邀參加“典贊·2018科普中國”的最終評審,議及候選項中的20個“科學”流言,我說自己真感到汗顏,因為其中幾個流言初聞之時,我還真信了。

视点|为什么流言常常会有“科学”包装?

譬如,一篇網傳文章《鹽裡面加了亞鐵氰化鉀》稱,一位教授發現自己轉氨酶、總膽紅素、肌酐升高,在排查所吃食品後認為“罪魁禍首”是鹽裡的抗結劑——亞鐵氰化鉀。因此得出結論:中國的食鹽有毒,不可食用。可揭示的真相是:亞鐵氰化鉀(別名黃血鹽鉀、黃血鹽)為淺黃色單斜體結晶或粉末,是一種合法的食品添加劑。其化學性質很穩定,在400攝氏度下才會分解。而人們平時做飯,溫度達到200攝氏度時菜就已經燒焦了,所以完全不用擔心日常吃鹽的安全性。

再如,說接觸超市購物小票會致癌,因為小票中的雙酚A嚴重超標,這種物質有極大的致癌風險。事實上,雖然購物小票上有雙酚A,但每克小票中的雙酚A含量僅為0.0139克,通過觸摸進入人體的量就更少了。以收銀員為例,每天接觸小票10小時,雙酚A的攝入量也比安全劑量低42倍。因此,消費者一天接觸幾張購物小票,致癌概率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近年來,微信就像個歡蹦亂跳的小精靈,在人們手指的點、寫之間,傳播著大量信息。尤其是有關科普方面的內容,更是鋪天蓋地襲來,其中不乏驚爆和顛覆性的流言。許多人由於缺乏基本的理性和判斷,感到無所適從,甚或持“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盲目地幫忙傳播。而在互聯網和傳統媒體中,不時也有假借“科學”之名傳播的流言閃現。

视点|为什么流言常常会有“科学”包装?

所謂“流言”,一般是指流傳較廣但卻沒有確切來源和可靠根據的消息。它往往是一種無意識的以訛傳訛,或是一種誇大乃至扭曲的想象性解釋。這一點與謠言有所區別,後者是指捏造的、沒有事實存在的話語,是一種有意識的毀謗中傷。不過,兩者的界限,有時候從表面上看似乎又很難明確,其傳播開來所造成的社會負面影響,時常也難分伯仲。

就拿前些年的一則流言“草莓有乙草胺殘留,吃了致癌”來說,儘管“殘留”一事被監管部門後來重做的檢測所證偽,有關專家也紛紛出面澄清——正常情況下種植草莓用不到乙草胺,國際權威機構也未將乙草胺列為可疑致癌物,但草莓產業已經受到嚴重影響,大批訂購計劃被取消。媒體報道稱,北京昌平的觀光采摘遊客一時間驟降21萬人次,河北省昌黎的莓農則損失上億元。如此來看,此事絕難言“小”。

還有一些流言,其實已傳播多年,且多次被澄清或“科普”過,其中以“食品添加劑=毒藥”最為典型。對於時常被誤解乃至“妖魔化”的食品添加劑問題,可以明確的是:正規的食品添加劑,其成分和添加量均經過嚴格的科學實驗論證,應用目的在於更好更長久地保持食物的狀態和營養,正常食用無損人體健康。而近年來發生的多起與“添加劑”相關的食品安全事件,幾乎都是不法商家超量添加、錯誤使用或違法使用非食品添加劑(化工原料)導致的後果。人們所熟悉的蘇丹紅、瘦肉精、三聚氰胺之類,實際上就不在食品添加劑之列。

视点|为什么流言常常会有“科学”包装?

為什麼流言(尤其是健康領域的流言)常常會有“科學”包裝?“科學”流言究竟留下了什麼?我覺得應該區分以下幾種情況。

其一,有的是商家出於造概念、引關注、搞營銷之需而刻意設計話題,近似於忽悠。此次上榜的流言“人的體質有酸鹼之分”即在此列。人體“酸鹼體質說”是一條流傳甚廣的偽科學理論,與之關聯的騙局2018年已在美國被戳穿,其理論炮製者(同時也是相關醫療的經營者)被處以鉅額罰款。

其二,早前因科學研究之方法、技術和視野等的侷限,得出了(後來被認定是)錯誤的結論或觀點,但卻未能適時地被歸謬或淘汰,反倒因由某個機緣在社會上被廣泛傳播,從而成為“科學”流言。

其三,它們或多或少投射出人們的一些錯誤觀念或粗淺認識,而一些過分追求即時性、不管不顧抓眼球的媒體,也為這類流言的泛起客觀上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视点|为什么流言常常会有“科学”包装?

上述第二種情形近年來在健康領域時有所見。2013年1月31日出版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了由美國和歐洲近20位肥胖研究領域的權威專家聯合撰寫的一篇文章,題目是《關於肥胖的流言、猜想和事實》。該文在列舉了7條影響廣泛的關於肥胖的流言後,告誡說:若任這些流言“流行”,不但會誤導公眾,還會影響政府部門和相關團體的醫療健康決策,導致醫療資源的浪費。這些流言,還真的“流”到我國併產生了影響。一位醫學專家告訴我,那篇文章作者列舉的與“肥胖”相關的流言,我國媒體確曾廣泛報道宣傳過,甚至還被寫進了國家發佈的相關“指南”中。

近幾十年來,由於誤解、誤讀和反應過度等所導致的疫苗恐慌事件在國內外也時有發生,甚至引發過公共健康安全危機。例如,接種麻疹-風疹-腮腺炎聯合疫苗加大了兒童患孤獨症(自閉症)幾率的流言,在歐美國家一度就弄得人心惶惶,然而,事後證明這完全是參雜了研究者私利和存在欺騙行為的無稽之談。

视点|为什么流言常常会有“科学”包装?

慣常所見之流言,或許大多無關痛癢,可以一笑了之。但經過“科學”包裝、事關大眾健康的“科學”流言,則不可小覷。而回擊這樣的“科學”流言,對相關部門如何積極主動地做好應急科普、熱點科普,並保持一定的持久性和系統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已有“百度真相問答機”“蝌蚪找真相”這類專注於探尋科學真相的闢謠平臺出現,這是好事。期待它們今後能夠更及時地發揮更大更有效的作用。

视点|为什么流言常常会有“科学”包装?


分享到:


相關文章: